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沟通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重要纽带。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实现不同教育类型间的衔接,福建开放大学在学分银行建设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但是在稳步推进过程中,面临参与积极性不高、学分互认受限、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不完善等问题,亟须出台相关配套政策,确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开展学习成果认证试点、完善学分银行信息平台功能,推进学分银行稳步和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形成统一的计算机程序去处理各类岩石力学问题,本文根据两类位势层的物理意义,阐明了各类边界元间接法在形式上的一致性与原理上的共同性。不同性质的点源引起不同特征的基本解,由此区别不同方法。根据上述原理形成的源程序可以同时处理无限平面问题,复合平面问题、半平面问题、非均质问题(包括各种节理单元)及粘弹性问题等。给出了几个矿山应用实例。本文的原理适用于复杂材料模型,如材料非线性及各向异性介质等。  相似文献   

5.
Stoker问题,即均布荷载作用下搁支矩形板的弯曲,属自由边界问题。本文利用线性互补方程与边界无法结合进行求解,提高了解题的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转型升级与创新驱动是我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调,这一转型对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教育体系暂不能完全满足与适应产业发展要求与社会需求,迫切需要构建服装专业人才发展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体系。探索了通过服装行业调研,基于工作过程将产业链各个流程进行碎片化分解,形成认证单元,将各个碎片按学习逻辑进行组合,构建开放式一体化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同时建立校内学分银行,使学历教育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能力等能够相互承认,实现不同教育形式之间的互通。  相似文献   

7.
8.
根据纵、横向荷载作用下厚板问题的受力特点, 引入等效荷载的概念[1] , 以边界元法理论建立了该问题的边界元求解线性方程组。这为解决复杂荷戴作用下厚板问题,以及上部结构与基础及地基共同作用问题等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BEM法对包含有体积力和温度函数项的弹性平面问题,分别从位移法和应力函数法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对位势边值问题和弹性薄板问题的应用。在假定非齐次项是m次调和的情况下,对城内积分,给出了将其化为边界积分,以及求位移和应力特色的方法。此外,在局部直角坐系下还给出了边界积分的解析算式。  相似文献   

10.
特解边界元法及其在若干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1.
应用有限元/边界元混合方法计算复杂结构的二维散射问题。有限元处理虚拟边界内部区域,边界元引入辐射条件。采用内视法求解有限元/边界元方程组,减轻了边界元满阵带来的不利影响。文中给出了一般情况下TE、TM 波的求解公式,算例结果与公开文献一致。  相似文献   

12.
采用边界单元法对薄板焊接瞬态温度场进行了计算,算例表明了边界单元法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性和适应性,在焊接过程中,即使当焊件较小时也形成准稳态温度场。为计算机模拟焊接热过程提供了新的数值分析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边界元方法在声辐射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对对半平面问题,在进行数值计算时,如果不考虑无限远处对近场的影响,则计算精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构造无限边界单元,可以在不增加大量单元的基础上考虑无限远处的影响,这样能更好地模拟实际问题,为数值计算带来方便和有效的数值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导出方程(μ)=0的解的积分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导出边界元算法的计算格式。算例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这一方法将在算子识别的逆问题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导出了椭圆型微分方程的正问题的边界元算法,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求解k的参数识别问题的一种迭代算法。算例表明,这种方法是正确有效的,并具有对于初值依赖程度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多孔介质学的逆问题,从多孔介质的边界元弹性动力学方程出发,结合改进的滤波算法,提出了多孔介质边界元动力学逆分析方法,数值算例验证了本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边界元法,对轴对称问题进行弹性分析,导出轴对称问题的边界元基本解公式,提高了弹性问题的求解精度,并给算例。  相似文献   

19.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学分制在复合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有明显的优点,而学分的科学分配在学分制中具有重要意义。从广西实际出发,探讨了为中国-东盟服务的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学分分配问题。  相似文献   

20.
物元转换与问题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物元转换与问题转换的形式刻划,分析了传导转换的作用机理,并给出了物元转换的形式分类与问题转换的形式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