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无线充电技术及发展历程作了阐述,并对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无线电波式和电场耦合式等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在目前无线充电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状况下,展望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前景,将在医用植入设备、无线传感网和防水密封电子设备等特殊领域将会有更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实现高效率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研究,基于Simulink建立了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的闭环控制仿真模型,实现了激光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点追踪、降压电路搭建和锂电池智能充电控制,并结合激光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和锂电池多阶段恒流充电方法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功率密度闭环信号控制的新型锂电池多阶段恒流充电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实现传统锂电池多阶段恒流充电效果,而且节省了62.9%的光能,系统转换效率提高了62.96%。该结果对研究高效率激光无线能量传输系统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军事、农业、交通运输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广阔前景。受电池能量密度和能量利用效率等因素的制约,无人机机载电池没有足够的续航能力,发挥不了最大优势。为提高无人机的飞行续航能力,采用无线充电基站对无人机进行充电。为达到无线充电的最大充电效率,需要实现无人机精确降落。为了实现无人机的定点降落,提高定点飞行能力,提出了一种GPS和视觉识别相结合定点降落方法。首先通过pixhawk飞控模块配合M8N模块来进行GPS定位,使无人机到达充电基站附近,然后通过再启用视觉辅助(openmv)实现较精准的降落。实验结果表明,无人机能够准确识别充电基站从而实现定点降落。  相似文献   

4.
锂电池充电控制器件是近几年的热门器件。本介绍了LTC公司推出的锂电池充电控制器LT1513的电路特点,详述了器件的构成原理及引脚功能,描述了该器件的应用范围及方法。  相似文献   

5.
锂电池充电控制器件是近几年的热门器件.本文介绍了LTC公司推出的锂电池充电控制器LT1513的电路特点,详述了器件的构成原理及引脚功能,描述了该器件的应用范围及方法.  相似文献   

6.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充电设施的研究已经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首先,对充电桩充电原理及蓄电池的快速充电基本原理进行了分析,介绍了锂电池的充电方法并指出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其次,对电池的充电策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基于分段式快速充电策略;然后,以磷酸铁锂电池为试验对象,采用3种不同的充电方式对其进行充电;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分段式快速充电策略能够明显地提高充电速度,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从而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对于提高电动汽车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简述无线充电的发展情况,分析磁耦合谐振式与电磁感应式两种无线充电工作原理,用实验的方式从线圈匝数,线圈线径,两线圈之间的角度等方面探究了不同的因素对这两种充电方式效率的影响,最后利用了MATLAB绘图软件对这两种无线充电进行仿真研究,根据仿真结果探讨如何提高充电效率和分析两种无线充电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8.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无线充电技术,在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中加入超介质,可以提高系统传输效率。文章首先构建该系统的集总电路模型,分析影响传输效率的因素;其次阐述将超介质应用于磁耦合谐振无线充电系统的原理;最后设计出工作在9.6MHz的磁耦合谐振无线充电系统,提出一款在9.599MHz等效磁导率m=-1的超介质结构,经过仿真分析得出结论:超介质应用于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能提高系统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9.
手提式电话现今均以轻薄细巧以及长备用/通话时间为其主要卖点,因此各大制造商正改用锂电池以解决这个矛盾的问题。虽然锂电池可采用轻巧的单电池式设计,但由於充电方面有极严格的规定,因此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若短路情况出现,使用锂电池会有严重火警与爆炸的潜在危险。若不按照正确方式充电或放电,锂电池的能源储存量会大为削弱。’97功率会议是专为推介新一代无线  相似文献   

10.
随着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便携设备以及物联网的迅猛发展,无线充电技术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阐述了无线充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对无线充电技术的不同原理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对电磁波无线充电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是一个热门研究方向。依据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原理,设计了一种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装置,对传输功率以及传输效率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系统设计。最后制作了一台功率为1 kW,磁耦合谐振频率70 kHz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实验装置。样机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稳定,运行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根据锂电池的原理及特点确定正确的充电模式,利用微控制器对锂电池包的整个充电过程进行智能化管理,在充电过程中实时采集充电电流、电压及温度信息,动态调整充电电流。核心是智能控制系统和功率转换系统,同时兼具智能报警、温度自动调节、实时监测、充电保护等多种功能。实验表明,所设计的智能充电器安全可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冯锟 《现代传输》2014,(3):63-66
本文介绍了无线充电技术,指出了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技术的优点,分析其原理,搭建了设备实体,通过研究发射功率和负载获得功率与充电间隔距离之间关系的实验,发现近距离充电时耦合因数会使最佳谐振频率漂移,远距离充电转换功率会减小,从而得出寻求合适的距离能使充电功率保持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正联发科技宣布推出业界领先的多模无线充电接收技术,适用于感应式无线充电和基于带内(inband)通信的共振式无线充电。传统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采用紧耦合技术,通称为感应式充电,而联发科技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则采用松耦合技术,也就是通称的共振式充电。与传统方式比较,共振式无线充电技术的主要优势包括:需充电的装置可自由放置,相较于感应式充电,降低了对安放位置的要求。单一无线充电线圈可同时对多个装置进行充电。单一无线充电线圈可  相似文献   

15.
基于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充放电的特点,为平衡锂电池的充电效率,消除其极化关系。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以及建立模糊控制器得出五阶电流的优化值、去极化脉冲的幅值以及正负脉冲的间隔时长,最终消除极化负脉冲产生的宽度以及时机,从而实现锂电池的快速充电,并通过实验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基于田口法的锂电池快速充电的方法有效,相比传统方法速度提升8.89%,效率提升0.6%,发热量降低17.6%。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无线充电系统中,每种充电器只对应着一种终端设备,更换其它终端设备时充电效率明显下降,这样既浪费资源又增加成本。本系统采用了基于射频识别的无线充电技术,该技术通过身份识别、硬件编码与软件解码的方法,有效的提高了无线充电效率。其通用充电、成本低廉、低功耗、环境友好等特点可能会代替传统意义上的充电设备,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无线充电技术是近年新出现的一种充电方式,其极大的方便性在很多方面有重要的应用,所以扩展无线充电器的应用功能必不可少。基于电磁耦合共振原理设计一种充电过程中可同时进行音频信号传输的无线充电装置,实现信号、能量同时传递的多功能化。针对无线充电器的电磁场分布和发射电路的设计,从工作原理到电路逐步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此装置的可行性,为无线充电器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8.
阐述智能追踪交互无线充电桌面现状和充电模板设计原理,探讨智能追踪交互无线充电桌面的硬件和软件设计,从而保证其实际应用功能能达到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19.
刘霞  张心  肖峰  王太辉  李其源 《电子质量》2011,(9):42-44,52
针对特殊环境下锂电池装置充电过程中产生火花、造成短路从而影响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技术来实现锂电池装置无线充电的方法。该文所设计的系统有能量变换发送回路和能量接收回路两部分.运用软开关技术和功率补偿技术,并利用AVR单片机实现系统的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发展,无线充电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比如在手机、电脑、相机、汽车等行业的部分最新产品中已经使用了无线充电技术。介绍了一种简便高效的无线充电方案,应用于埋入式图像采集粮虫检测系统,以确保传感器网络节点能够方便、安全、稳定地工作。该系统的工作环境特殊,无线充电技术有无需物理接触的优势,可以合理有效地替代传统的有线充电方法。使用高度集成的XKT-408A作为系统的发射芯片,再配合极少的外部元件就可以制作可靠稳定的无线充电器,不仅保证了无线充电的传输效率,也大大降低传感器网络节点的体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