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结晶器足辊在使用中受到很大的应力作用,通过对结晶器足辊采用药芯焊丝D226 HJ260焊剂堆焊,使其硬度和耐磨性有了显著提高,使用寿命延长了近两倍。  相似文献   

2.
直弧形板坯连铸机辊列系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析研究直弧形板坯连铸机机型的特点,连续弯曲连续矫直密排辊列的基本组成及辊列特点;设计并确定了结晶器长度,铸机基本弧半径,弯曲段、扇形段支承导向辊等主要技术参数,并介绍了连铸机辊列系列化、标准化、通用化的设计研究在连铸工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对热轧卷取区域夹送辊磨损机理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堆焊材料,并制定相应的堆焊修复工艺,提高夹送辊的在线使用周期,在线试验表明,不同焊材及焊接工艺对使用寿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针对炼钢厂矩形坯连铸机结晶器足辊寿命短、更换频繁的现状,通过对润滑方式、材质选择及对弧方式等的改进,大大延长了足辊寿命,降低了维修成本。  相似文献   

5.
连铸机设备中的密排辊段位于结晶器足辊下方,主要由内外弧框架、侧框架、辊子、喷淋架等组成。一般钢厂用的密排辊段共有四排辊子,用于支撑钢坯,防止铸坯变形,保证铸坯外形尺寸。改造后的密排辊段为7排,辊子排布由上到下,辊子直径由小到大,保证了辊道的空间尺寸,喷淋效果好,拉速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热矫直机矫直辊及支撑辊进行改造,增设吹扫装置,提高矫直辊的使用周期及矫直辊的表面质量,从而提高矫直钢板表面质量和矫直效率。  相似文献   

7.
对管坯连铸机结晶器中结晶器管、水导向套管、水外套钢管和足辊段等部分结构以及对材料的选择、部分参数的确定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热卷箱可减少中间坯头尾温差、降低精轧机组能耗、改善产品表面质量、去除部分氧化铁皮的功能,更有利于提高薄规格奥氏体不锈钢精轧轧制稳定性,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卷偏而发生废钢的现象。为了减少卷偏问题,通过对热卷箱动作原理和自动化控制原理,对热卷箱弯曲辊初始辊缝设定、弯曲辊打开时序、打开速度、弯曲辊磨损补偿、热卷箱各辊系的速度差等进行重新优化,成功地解决了卷偏问题。  相似文献   

9.
连续铸钢导致结晶器铜管损坏严重,结晶器铜管修复可减少铜及能源的浪费。本文设计了一种修复结晶器铜管用四辊轧机,阐述了其结构及其功能。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某钢厂220x160规格方坯结晶器的高效化改造过程,分析了组合式与管式结晶器的优劣,通过对铜管的计算、导流水套改进、足辊及冷却机构的设计,完成了改造任务,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某钢厂220×160规格方坯结晶器的高效化改造过程,分析了组合式与管式结晶器的优劣,通过对铜管的计算、导流水套改进、足辊及冷却机构的设计,完成了改造任务,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根据结晶器足辊的实际工作状况,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足辊与铸坯的综合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热分析,得到足辊的温度场分布。在温度场分析的基础上,对足辊施加机械载荷,得到足辊在热载荷和机械载荷共同作用下的耦合应力场。根据分析得到的温度场及应力场对足辊进行失效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连续辊压成形是一种板料成形新方法,采用两个弯曲的成形辊可加工出三维曲面零件。对连续辊压中从板料到曲面的变形过程进行力学分析,并对变形与材料模型进行简化,根据成形曲面中的内力平衡方程,建立控制纵向(成形辊滚动方向)弯曲变形的基本方程,给出由辊压应变计算纵向弯曲曲率半径的公式及上、下成形辊之间辊缝的设计方法。分析表明,当辊压初应变在截面高度方向线性分布时,最终的成形曲面中没有残余应力,纵向弯曲变形的曲率由横截面上的最大高度差及横截面上压缩率差这两个参数来决定。通过分析得到实现曲面辊压成形的条件,获得横截面上压缩率差以及成形曲面几何参数对纵向弯曲的影响规律。通过曲面连续辊压成形的实例,说明所提出理论与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二辊薄壁管材矫直机矫直质量,求解出一种等曲率二辊矫直机辊型曲线。二辊矫直机辊型曲线的主要参量是曲率半径和塑性变形区,曲率半径主要影响薄壁管材进入辊缝后受压弯曲变形程度,塑性变形区主要影响辊型曲线长度。以弹塑性弯曲理论为基础,求解出曲率半径的计算公式,并基于VB语言,设计出辊型参量计算程序,确定塑性变形区。通过辊与薄壁管接触点切线斜率相同,求解出辊型曲线方程,运用MATLAB、CAD软件设计出凹辊、凸辊辊型曲线图。  相似文献   

15.
辊型在线测量是提高轧机效能和实现在线磨辊的关键技术.应用最小二乘法作为获取辊型的数据处理方法.在实验中,应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处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王旭 《机械工程师》2006,(12):103-105
四辊轧机的板形控制能力有限,边部减薄也很严重。虽然采用了很多方法来改善板形,但效果都不太理想。在四辊轧机基础上发展的六辊轧机,采用了一个可移动的中间辊,并采用了工作辊弯曲和中间辊弯曲。采用这些技术减少了带钢的边部减薄,带材的精度和板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因此六辊轧机有着广泛的市场潜力,文中设计的是中间辊移动的HC轧机(MS六辊轧机)。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中板厂粗轧机机架辊存在寿命较短的问题,经多次分析发现,主要问题是轴承选用不当、密封效果不理想等所致。通过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使机架辊寿命由原来的30天提高到了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18.
新型四辊冷轧机工作辊双向移动技术极大地提高了板形控制能力,降低了板带轧制过程中产生的边降,延长了轧辊使用周期,可广泛应用于板带轧制。  相似文献   

19.
根据某热轧带钢厂横切机组中11辊矫直机的工艺参数,运用曲线拟合的基本思想,分析1#辊压上量的改变对2#辊处相对反弯曲率产生的影响,得出1#辊压上量的改变使得1#辊与2#辊间零弯矩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使2#辊处产生最大相对反弯曲率。并且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该矫直机的有限元模型,分析比较不同的1#辊压上量所对应的板材矫后残余应力和平直度,发现在设定好上排辊的压下规程后,适量地改变1#辊压上量可以提高板材整体质量,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不锈钢连铸弯曲段φ150自由辊修复的熔覆特性分析,提出了对表面耐热合金熔覆修复工艺的改进,使修复辊表面的气孔等缺陷率全面控制,解决硬度不均的问题,避免熔覆过程中热迁移现象,使熔覆表面具有更耐磨、耐高温、耐疲劳及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