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决在泥石流易发性评价过程中的随机性和模糊性的问题,选取了一次最大冲出量、泥石流发生频率、流域面积、主沟长度、最大相对高差、松散物源储量、泥砂补给段长度比、日最大降雨量、人口密度、植被覆盖率1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正态云的评判模型。并以三条实测泥石流沟为例,对熵权法进行改进获取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实测值利用正态云发生器得到评价指标的隶属度矩阵,再结合权重求得综合确定度,从而判断各条泥石流沟的易发性。  相似文献   

2.
为准确评价海绵城市项目绩效考核等级,考虑到项目绩效考核评价的模糊性和随机性,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的绩效评价方法。首先,确定海绵城市项目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计算评价指标的组合权重;其次,给出海绵城市绩效考核等级标准云模型与综合评价云模型的计算方法,通过计算云相似度来确定项目绩效评价等级,以完成绩效定性评价值与精确数值之间的转换;最后,以某项目为例完成绩效评价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项目绩效考核等级为优秀,与实际情况相符,并与用BP神经网络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的结果基本相同,同时比传统方法更加客观和准确。  相似文献   

3.
洞室岩体质量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岩体质量评价受分布在有限区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模糊和随机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应用传统正态云模型虽可统一描述洞室岩体质量评价指标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但在云模型数字特征确定方面存在主观性与假设指标为正态分布的局限性。为更客观准确评价洞室岩体质量等级,探讨了基于熵权的洞室岩体质量多维联系云评价模型,以实现统一定量表征洞室岩体质量评价指标的多重随机模糊性、相互作用及实际分布特征。实例应用及与一维传统云模型和其他方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洞室岩体质量等级评价是有效可行的,且具有计算过程清晰和快捷的优点,并可综合考虑各评价因素间相互作用与刻画指标的有限区间内随机模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4.
基于云模型的围岩稳定性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岩稳定性分类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特点。基于云模型理论探讨了围岩稳定性分类新模型,以综合分析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模糊性和随机性。该模型依据围岩稳定性评价因子分类标准,计算各评价因子隶属于不同围岩稳定性等级的云数字特征,并结合评价因子权重和正向正态云发生器,得到待评样本的综合确定度,以确定围岩稳定性级别。实例应用结果及与其它评价方法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围岩稳定性分类是有效可行的,且具有计算过程简便,结果可靠的优点,也为其他类似问题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围岩稳定性评价具有模糊随机性及评价指标的区间离散分布特点,构建了基于联系云的围岩稳定性可拓评价模型,该模型首先依据评价指标的分类标准确定联系云数字特征,并通过联系云表达物元和标准可拓域,以模拟分析待评样本与评价标准间的关系,进而由云贴近度构建可拓综合评判矩阵,结合主、客观组合权重评定围岩稳定性类别,实现统一定量表征待评样本与等级间的动态联系,并给出待评样本所属等级的可靠度。实例应用及与其他方法对比的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围岩稳定性评价是有效可行的,为多重不相容指标的随机模糊性不确定分析提供了可能,克服了正态云模型不能有效模拟区间分布数据的缺陷。  相似文献   

6.
《土工基础》2019,(2):173-176
针对高寒、高海拔、高地震烈度"三高"地区岩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的特殊性和随机性,提出了基于正态云模型的"三高"地区岩质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综合考虑工程地质特征、地形地貌、工程环境等要素,选取岩土风化程度、地震烈度、抗冻系数和植被覆盖率等11个影响该类特殊地区岩质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指标,运用正态云模型和指标权重计算各评价指标隶属于各等级的确定度,并判定边坡稳定性等级。将该评价模型应用于乌尉高速公路k53~k78区段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评价结果能客观地反映项目的实际状况,为这类地域岩质边坡的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参考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建筑安全管理评价中各评价指标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将熵值和集对分析理论应用于建筑安全管理评价中,依据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界限值的关系,对建筑企业安全管理状况进行同一、差异和对立的集对分析,计算各评价指标联系度,并采用熵权赋值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建筑企业的综合联系度,经实例分析表明,基于熵权集对分析模型的评价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8.
由于 PPP 项目参与方众多、运行周期长、投资额大等因素导致项目风险因素间具有高度的模糊性和随机性,为精准进行 PPP 项目风险评价研究提出云模型与熵权法结合的综合评价法。此方法在风险评价过程中运用云模型实现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相互转化,熵权法确定风险因素的权重,将两种方法结合最终获得 PPP 项目风险综合评价结果。将模型运用到实际案例中,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PPP公租房项目建设在全寿命期内风险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基于社会资本方的视角提出一种改进TFAHP-二维云模型的综合风险评价方法.首先应用德尔菲法识别关键风险,然后运用改进的TF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基于此,运用二维云模型综合考虑风险发生的后果和概率,引入风险云相近度的计算方法明确风险等级.应用上述方法对某公租房PPP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价,得出该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需提前采取一定控制措施方可接受,验证了基于改进TFAHP-二维云模型的风险评价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0.
针对PPP公租房项目建设在全寿命期内风险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基于社会资本方的视角提出一种改进TFAHP-二维云模型的综合风险评价方法。首先应用德尔菲法识别关键风险,然后运用改进的TFAHP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基于此,运用二维云模型综合考虑风险发生的后果和概率,引入风险云相近度的计算方法明确风险等级。应用上述方法对某公租房PPP项目进行了风险评价,得出该项目具有一定的风险,需提前采取一定控制措施方可接受,验证了基于改进TFAHP-二维云模型的风险评价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21,(1)
地铁的建设可有效缓解城市地面交通的压力,满足城市居民出行的需求,但地铁施工面临的风险因素较复杂且具有不确定性。针对施工风险因素的模糊性和随机性等特点,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法和云模型的地铁施工风险评价方法。着重考虑地铁施工的安全性问题,建立了地铁施工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首先采用偏好系数法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组合,进而根据云模型给出风险等级标准云及综合评价云图,对比两图的相似度确定风险等级。最后以某地铁8号线为例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有效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12.
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是现行道路运行及修复所采用的基础性数据.对沥青路面从路面功能、结构和安全三方面介绍了目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常用的指标及指标计算方法和应考虑的问题;并提出了利用向量形式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结合《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装配式建筑特点,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从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运营管理、报废与回收 5 个阶段建立装配式建筑绿色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云物元评价模型,并运用主观赋权法—AHP和客观赋权法—熵权法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指标与绿色性等级之间的关联度计算,根据隶属度最大原则,由此得出装配式建筑绿色性等级。并通过案例验证了云物元模型能够克服了绿色性评价的随机性、离散性和不确定性,为装配式建筑绿色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针对 PPP 项目风险因素模糊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和 D-S 理论的 PPP 项目风险评价方法。先确定合理的 PPP 项目风险评价指标,运用云模型理论划分 PPP 项目风险等级,运用 D-S 理论确定各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建立 PPP 项目风险评价综合模型。实例检验表明:采用云模型和 D-S 理论综合评价体系能够实现对各种风险因素定性与定量评价的相互转化,更加精确地确定各风险指标的权重大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此外,云数字特征图能够清晰直观地反映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对于项目决策者客观评价项目风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用云模型与前景理论构建天然气管道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方案评价模型。即用熵权法得各应急阶段的主客观时间权重,用云模型得兼顾随机性与模糊性属性指标评价信息定量分析,以其他优化方案为动态参考点,用前景理论得方案云前景决策矩阵,建立了最大前景价值优化模型求得最优属性权重进行方案的加权优选。并且以某城市天然气管道的爆炸事故为例,验证了该决策方法在确定非常规突发事件动态应急方案方面的优越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考虑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选取多项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与分级标准的集对体系,建立评价系统的单指标与标准等级的同、异、反联系度,确定边坡安全等级。基于集对分析理论,依据效益型指标与成本型指标,进一步计算多指标与各评价标准组成的不同形式的多元集对联系度;基于熵理论,确定各评价指标的熵与权重,耦合进入集对联系度函数中,建立边坡熵权–集对综合联系度评价模型,进行多指标多元联系度的深层次剖析,最终采用置信度准则进行稳定性等级的综合判定。研究结果表明,评价结果满足工程要求,二期边坡稳定性现状与实际相符,开挖后的三期边坡工程基本稳定,且较二期工程稳定性有所提高,有利于现场三期工程开挖预测与维稳避险。提出的熵权–集对评价体系能深入客观地对露天矿边坡及开挖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7.
工程爆破项目具有风险性高、敏感性强等特点,现阶段主要通过安全表检查法等定性方法对工程爆破项目进行风险评价。为进一步定量分析该类项目风险因素,避免人为评价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建立IAHP和云模型相结合的风险评价模型。首先,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的工程爆破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IAHP方法计算各指标权重;最后,基于云模型算法确定某工程爆破项目评价风险等级。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风险属于较低风险等级;人的因素和装药特性风险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8.
坝基岩体质量综合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协同影响效应的系统过程,针对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进云模型、投影寻踪法、层次分析法及模糊熵理论,提出一种基于云模型和组合赋权的岩体质量二维评价模型。该模型依据岩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分级标准,计算各评价指标隶属于不同质量等级的云模型参数;基于层次分析与投影寻踪法求解各指标的组合权重;代入岩体实测资料,得到待评岩体隶属于各质量等级的综合确定度;以模糊熵E作为辅助参评量,结合等级评价共同构建岩体质量的二维评价模式。最后将模型应用到某水电站坝基岩体质量评价中,将评价结果与其他评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运用于岩体质量评价有效可行,且评价结果直观,为岩体质量评价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沥青路面是常用的路面类型,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车辆和自然因素等的作用,容易出现各种病害,选择合适的养护时机能够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并能节约投资,选择养护时机的时候就需对路面使用性能进行评价。本文选取了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指标,建立了沥青路面使用性能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证明该种方法可以作为确定养护时机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佳衡 《山西建筑》2007,33(32):284-285
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路况调查内容和方法出发,对路面使用性能的各个单项指标进行了评价,采用加权几何平均值计算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指标,形成了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方法,将这种评价方法用于实验,效果良好,可供路面养护工作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