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反演资料分辨率低,识别薄层精度差。本文根据地质、测井资料,以波阻抗反演资料为约束条件,应用序贯指示模拟方法建立了薄互层储层模型。结果表明,在薄互层储层建模中合理应用测井、地震资料能够发挥地质统计学优势,综合井资料的纵向高精度信息和地震资料的横向信息,提高了储层模型的纵向分辨能力,建立的模型能够解决开发阶段的薄互层储层精细描述问题。  相似文献   

2.
综合测井信息、录井信息、地震资料进行沉积环境分析,应用测井相和沉积微相、地震属性分析技术追踪砂体,利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落实构造。通过该技术的运用,对不同类型的薄层砂体及含气砂体进行了预测,较准确地刻画了薄层砂的分布形态,为部署井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非线性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是一种多参数地震反演技术,它可以综合地质、地震、测井等各类信息,建立三维储层模型。其基本思想是充分考虑地震波场的各向异性分布与变化因素,通过主组份分析及模型优化的方法,将不同频率成分进行有效的合并,依据从三维面元中提取的地震特征信息来迭代修改反演结果,并且将优化所得合成地震道与原始地震道进行比较,残差最小的反演结果即为最终反演结果。反演结果即包含了地震资料的中频信息,又包含了测井资料的高低频信息。因此,可以更加有效地进行储层横向预测。  相似文献   

4.
在隐蔽油气藏勘探中,地震属性的实际运用使得地震信息的充分利用成为可能。地震属性分析就是以地震属性为载体从地震资料中提取隐含的信息,并结合地质、钻井资料,进行储层岩性及岩相、储层物性和含油气性分析。本文针对松辽盆地河山地区三维地震数据提取了营城组和沙河子组的地震属性,通过地震属性与测井曲线和连井剖面对比结合分析了两个时期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在松辽盆地断陷层的火山岩中发现了大量的天然气藏,为了探索火山岩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天然气藏的有利区位预测,作者选取了松南长岭地区火山岩发育的营城组为研究目的层,以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建立火山岩测井相;利用成像测井资料分析火山岩裂缝发育带,进行单井裂缝评价;以地震资料的三瞬反演技术为手段,通过多种地震属性参数的计算和选取,建立了火山岩储层及天然气识别模式。应用测井资料与地震反演资料结合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火山岩及天然气预测的难题,实际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综合研究区地质、地震、测井、录井等各类信息,从测井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的反演技术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了反演过程中测井资料的标准化处理、地震子波的提取、时深关系的转化以及初始波阻抗模型的建立等四个主要的技术环节。综合分析了研究区双阳组二断重点圈闭区块砂体的发育和分布情况,探讨了同一构造圈闭上不同井位失利的原因,为精细的油气储层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运用三维地震资料迭前深度偏移处理、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3700测井曲线岩性识别、相干体数据裂缝预测、岩性反演、测井裂缝识别等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地震学、地质学、测井学、岩石学及地质力学等多学科理论的指导下,落实潜山顶面构造特征、岩性分布特征、裂缝发育规模,搞清潜山油藏的本质特征,将其研究成果运用于生产实践,取得较好的勘探开发效果,从而为古潜山油藏的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喇嘛甸油田厚油层主要发育在萨、葡油层,萨、葡油层以河流相沉积为主,储集砂体空间变化比较频繁,仅依靠单井测井资料难以有效预测沉积砂体的变化,无法准确预测河道边界及其它沉积微相的空间配置关系。为提高井间砂体的认识程度,把地震和测井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地震资料在横向上和测井资料在纵向上分辨率高的特点,针对不同地震属性开展储层预测适应性分析和对比,提高储层砂体描述和预测精度,为井间加密调整及制定挖潜措施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9.
塔南凹陷是塔木察格盆地一个主力生油凹陷,针对塔南凹陷构造复杂、岩性多变等特殊地质条件,应用JA SON地震反演软件,将地震、测井、地质信息有机结合起来,采用地震-测井联合反演,通过对地震反演资料补充测井数据高低频成分、拟声波曲线的构建以及建立合理准确的地质模型,提高该区储层预测的纵向分辨率,加强对薄互层砂体的识别能力,提高储层预测的可靠性,落实有利圈闭。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合测井、钻井和地震资料,在地质背景和基准面约束原则下,通过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三、四级层序地层解释,并以测井曲线小波变换时频分析为核心,对佳木河组佳二段砂砾岩体进行沉积基准面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