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针对免疫实值检测器的黑洞和边界入侵问题,分析规模对检测性能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Monte Carlo估计的检测器分布优化算法,以Monte Carlo方法估计检测器对非自体空间的覆盖效果作为算法结束的条件,通过优秀子代替代不合时宜的父代来完成检测器的分布优化处理。经实验测试表明,该算法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黑洞,而且能够以更少的检测器更精确地覆盖非自体空间,从而提升检测器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2.
针对免疫异常检测一直被忽视的实值自体集多分区、样本重叠率高和噪声等现象,以及造成的检测器生成代价高和边界漏洞等问题,提出一种实值自体集优化算法。算法通过模糊聚类算法处理集合多分区问题,利用高斯理论对自体集中的噪声样本、高重叠率等问题进行处理。通过Iris数据集和网络数据验证,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问题,提高生成检测器的效率和系统检测率。  相似文献   

3.
刘锦伟  唐俊 《计算机工程》2011,37(14):195-196
通过分析已有实值负选择算法检测率不高的原因,提出一种通过鉴别边界自体样本的改进负选择算法,以提高对检测黑洞的覆盖事.给出算法的改进思想、具体实现过程及优势分析.采用人工合成数据集2DSyntheticData和实际Biomedical数据集对算法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率较高,所需的检测器数量较少,综合性能较...  相似文献   

4.
席亮  姚之钰  张凤斌 《软件学报》2021,32(10):3104-3121
人工免疫系统(artificial immune system,简称AIS)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分支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异常检测、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多个领域.检测器是其核心知识集,其生成、优化和检测操作决定了人工免疫的应用效果.目前,人工免疫的问题空间以实值形态空间为主,但实值非自体空间“黑洞”、检测器生成速率慢、检测器高重叠冗余、“维度灾难”等问题,使得人工免疫检测的效果不甚理想.鉴于此,使用邻域形态空间,并改进邻域否定选择算法(neighborhood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简称NNSA),引入混沌理论和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多源邻域否定选择算法(multi-source-inspired NNSA,简称MSNNSA),并基于此提出邻域形态空间多源免疫检测器生成与检测方法,改进邻域形态空间下检测器的构造与生成机制,使其更具靶向性,并使获得的检测器具有更好的分布性,提高其生成效率和整体的检测性能,解决以上实值形态空间下存在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提高了检测器生成效率以及检测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有效的检测器生成算法是入侵检测的核心问题。针对现有算法存在检测率低、匹配阈值固定、检测器集合庞大等问题,通过对人工免疫系统中否定选择算法原理的分析,提出一种生成最有效检测器集的变阈值模糊匹配否定选择免疫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到入侵检测系统中。算法采用随机生成和基因库相结合的候选检测器生成机制,在保证检测器多样性的同时,提高了候选检测器成为成熟检测器的比率。为了消除冗余检测器的产生,提高检测器集的检测效率,算法在模糊匹配的基础上生成有效检测器集。同时,匹配阈值可变,可大幅降低黑洞数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高了入侵检测率,降低了虚警率,整体检测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6.
席亮  蒋涛  张凤斌 《控制与决策》2019,34(5):1032-1036
网络安全已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层面,入侵检测技术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已得到广泛关注.在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研究中,针对传统实值否定选择算法不利于高效分析数据而造成的检测器生成速度慢、检测效率低等问题,引入局部线性嵌入算法,借鉴其能对高维数据进行映射降维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线性嵌入的免疫检测器优化生成算法,利用局部线性嵌入对高维数据预处理优化降维,并结合实值否定选择算法生成检测器.将该算法用于检测模型,从而提升检测器的生成速率,并可保证生成的检测器高效地处理高维数据.该算法在降维前后可保证样本的局部线性结构不变,具有可变参数少、计算时间短的特点.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算法在显著提高检测器生成速率和对数据检测效率的基础上,检测性能也表现出很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一种可变模糊匹配阴性选择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人工免疫系统中阴性选择算法机理的分析,定义了连续相似度与背离度,提出了一种可变模糊匹配阴性选择免疫算法.算法通过调整匹配阈值的方法降低黑洞数量;利用模糊思想,实现了具有一定连续相似度的模糊匹配,模糊程度可控;为了消除检测器间的冗余,提高检测器集的检测效率,算法在模糊匹配的基础上,生成了有效检测器集.仿真实验表明,可变模糊匹配阴性选择算法生成的成熟检测器检测范围较大,空间覆盖率明显提高,黑洞数量大幅下降,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采用低级别的二进制检测器,妨碍了有意义的知识提取,对Nonself空间的覆盖也不完备。对二进制Self集的确定和有效检测器的生成方法进行了改进,研究了实值否定选择算法,加入了实值检测器,构成混合检测器集合,在检测阶段对会话和数据包同时进行异常检测。实验结果ROC曲线表明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报率。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模式分类问题中,数据往往存在不相关的或冗余的特征,从而影响分类的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Shapley值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混合特征选择算法,以利用最少的特征获得最佳分类效果。在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局部搜索中引入博弈论的Shapley值,首先计算粒子(特征子集)中每个特征对分类效果的贡献值(Shapley值),然后逐步删除Shapley值最低的特征以优化特征子集,进而更新粒子,同时也增强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最后将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算法运用于特征选择,以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分类性能和选择的特征数目作为特征子集评价标准,对UCI机器学习数据集和基因表达数据集的17个具有不同特征数量的医疗数据集进行分类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有效地删除数据集中55%以上不相关的或冗余的特征,尤其对于中大型数据集能删减80%以上,并且所选择的特征子集也具有较好的分类能力,分类准确率能提高2至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模糊免疫的检测器生成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网络入侵方法和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入侵越来越难以防范和检测。针对当前入侵检测过程中检测器生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免疫机制和模糊理论的检测器生成算法。该算法利用改进的否定选择算法来提高生成的检测器为成熟检测器的概率。通过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有效地改善了系统的性能,大大减少了不可避免的"黑洞"数量,黑洞数量大幅下降,检测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免疫计算中复合检测集生成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工免疫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时,检测器集合的大小和漏检率的高低关系到检测的效率和精度,尽管希望构造一个完整的有效检测器集合,但是由于“洞”的存在,总会有一些非自身字符串无法被检测到,文章在分析“洞”的存在原因的基础上,使用不同匹配长度检测器的集合,提出了复合检测器集生成算法,与其它算法相比计算复杂性降低,同时可以使系统的检测精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2.
The original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 (NSA) has the disadvantages that many “black holes” cannot be detected and excessive invalid detectors are generated. To overcome its defects, this paper improves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of NSA and presents a kind of bidirectional inhibition optimization r-variable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 (BIORV-NSA). The proposed algorithm includes self set edge inhibition strategy and detector self-inhibition strategy. Self set edge inhibition strategy defines a generalized radius for self individual area, making self individual radius dynamically be variabl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critical antigens close to self individual area are recognized and more non-self space is covered. Detector self-inhibition strategy, aiming at mutual cross-coverage among mature detectors, eliminates those detectors that are recognized by other mature detectors and avoids the production of excessive invalid detectors. Experiments on artificially generating data set and two standard real-world data sets from UCI are made to verify the performance of BIORV-NSA, by comparison with NSA and R-NS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BIORV-NSA algorithm can cover more non-self space, greatly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s and obtain better detection performance by using fewer mature detectors.  相似文献   

13.
Li  Zhiyong  Li  Tao 《Applied Intelligence》2022,52(1):482-500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 is the core algorithm of artificial immune system. It only uses the self for training and generates detectors to detect abnormalities. Holes are feature space areas that the detector fails to cover, it is the root cause of th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of the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generates a large number of detectors randomly to repair the holes, which is time-consuming and not effective. To alleviate the problem, we propose a V-Detector-KN algorithm in this paper. V-Detector is the abbreviation of the real-valued negative selection algorithm with Variable-sized Detectors, KN represents Known Nonself. The V-Detector-KN algorithm uses the known nonself as the candidate detector to further generate the detector based on the V-Detector randomly generated detector, so as to realize the repair of hole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to randomly generate detectors to repair holes, our proposed V-Detector-KN method uses known nonself to repair holes, reducing the randomness and blindness of hole repair. Theore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detection rate of our algorithm is not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V-Detector algorithm. The results of experiment comparing with other 6 algorithms on 7 UCI data sets show the superiority of our proposed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4.
P2P环境提供了便捷的资源共享和直接通信,但也使病毒等获得了更为方便的传播和感染渠道.提出一种基于免疫协作的混合式对等网络病毒检测模型,利用对等节点间的协作实现记忆检测器的共享,通过在中枢节点建立疑似病毒库降低病毒检测的漏检率和误栓率.在检测器生成阶段,提出基于二次成熟的否定选择算法以降低检测器集的冗余度;在病毒检测阶...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有检测器生成算法存在效率低、自适应性差、生成的检测器集庞大且冗余等问题, 借鉴生物免疫系统中抗体的克隆机制和亲和度变异机制, 并融合小生境策略以及检测器的变异和优化等, 构建基于免疫软件人(ISM) 特性的检测器生成算法及模型. 与传统算法相比, 该算法能够降低检测器的冗余度, 减少检测器集的规模, 保持检测器的多样性; 通过合理地改变其匹配阈值, 能够实现以较小的检测器集检测出更多的异常行为的目的. 实验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算法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 且拥有较高的检测效率和性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的免疫系统和计算机安全系统所面临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分类似.采用生物免疫思想的入侵检测技术可以结合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的优点.研究了基于免疫的入侵检测方法,对Self集的确定和有效检测器的生戍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改进,基于反向选择机制提出了一种新的有效检测器生成算法.可以使用较少的有效检测器检测网络中的异常行为,从而提高了有效检测器生成和入侵检测的速度.通过与基于已有的有效检测器生成算法的系统进行比较,使用本文的方法构造的入侵检测系统速度更快.且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在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系统(IDS)中,检测器集合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效率和准确度。针对目前基于人工免疫的IDS中检测效率和漏警率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变长检测器生成算法。该算法相对于已有的算法,降低了黑洞区域,减少了冗余检测器,提高了检测器生成效率和检测效率。给出了算法的设计思想、具体步骤以及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具体实现。对算法的分析和实验表明,本算法用于入侵检测系统,提高了检测的准确率,降低了漏警率。同时,对各种异常检测向题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免疫中一种新的基因库初始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研究领域,一般都是应用随机产生字符串的方法来生成检测器。这种方法生成检测器的速度较慢,而且生成的检测器集的检测率低。由于非我样本中存在着关于非我空间的信息,提出通过应用非我样本来初始化基因库并应用基因库来生成检测器的方法来检测入侵。应用KDD Cup 1999入侵检测数据集,通过实验证明该方法是有效的,能更快地生成检测率更高的检测器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