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古今中外绘画、平面设计乃至文学、音乐等表现形式开展讨论,探讨其异同。借用比较文学中常用的"平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一些艺术作品展开平行比较。看似没有事实关系的各种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在构成艺术原理的框架下,具有艺术审美或审美心理上的"通感"现象及艺术表现内在关联,从而找到一种艺术创作规律和构成艺术理论、原理,为今后的现代运用带来启发和借鉴。同时也为开拓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做一点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2.
艺术有很多的表现形式,这取决于艺术家的个人喜好和审美倾向,而我们的艺术来源于万物。此文论述自然形态与抽象表现之间的一些关系,特别是在绘画中的体现,并分析自然形态与绘画的形式和内在精神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饰》2008,(Z1)
笔者经过多年艺术实践和图像分析,总结出一些艺术规律,从众多绘画作品中分析出造型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它们在各自的体系中如何形成风格,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油画艺术研究与创作,让从事绘画实践的人看到文章后能够自我诊断自己绘画面临的问题,提高审美能力。本文从构图、造型、用色、笔触、精神内涵五个方面论述了其在油画语言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判断油画体系与语言图式之间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论述速写对环境艺术形象思维、审美意识、创作活力的培养,说明如何将绘画的艺术规律与审美法则与环境艺术设计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比较分析了中国与西方绘画文化的自然现、时空现和审美观,认为中西绘画艺术的审美取向都追求和谐,但由于各自源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存在自然与时空观念上的差异,便形成了中西绘画艺术的不同传统风格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装饰作为一种艺术方式 ,它以秩序化、规律化、程序化、理想化为特点 ,形成合乎人类的需要与人类审美理想相统一相和谐的美的形态。文章概述了我国古今绘画艺术中装饰性的体现 ,并强调装饰性在现代艺术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沈宗骞的绘画美学思想秉承了明代以来的文入画传统,强调“师古”、“避俗”,崇尚“恬淡冲和”的审美理想。然而他师古不泥古,提倡借古开今;避俗就雅,坚持绘画艺术的审美本质;主张恬淡中至深远,冲和中见生趣,揭示了艺术的内在规律。处处体现出“于俗异中求传统,于传统中寻新义”的美学追求,这正是他的绘画美学思想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8.
装饰作为一种艺术方式,它以秩序化、规律化、程序化、理想化为特点,形成合乎人类的需要与人类审美理想相统一相和谐的美的形态。文章概述了我国古今绘画艺术中装饰性的体现,并强调装饰性在现代艺术研究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天人合一,物我交融”这一古老独特的审美思想,在艺术创作与实践中,呈现一种不同于西方的纯东方的审美意蕴,它既是物的人化,也是人的物化,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无不追求这样一种品位,这种审美追求在某种意义上,仍具有很强的现代性,我们应领悟和我们民族艺术的精髓,使艺术创作兼肯有民族特色和时代感。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美术鉴赏教育走进了忽视形式美、专注所谓意义与价值的误区。培养"欣赏形式美的眼睛"是美术鉴赏教育的重点与难点。本文对"形式"、"形式美"、"艺术的形式本体"、"绘画艺术本体"概念进行了梳理和界定;紧密结合中国绘画鉴赏的教育实践,提出了提高中国绘画鉴赏力的审美理念、路径、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音乐天赋对西方音乐进行深入思考。关于音乐的美学思想成为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部分内容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阿多诺思想的全貌。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进行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推行音乐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普通高校开设音乐课,其实践价值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及各高校的重视.音乐教育对人的德育、智力和审美等方面的发展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将从音乐欣赏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在有限的课时里,力求通过音乐欣赏教学等艺术课程,真正实现美育教育的现实价值,切实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自然界以及艺术作品美的感受、鉴赏和评价能力,加强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以音乐与时装表演的关系为切入点,分析音乐与时装表演的内在联系和时装表演音乐的主要特征,通过对音乐与时装表演之间关系的理性思考,探寻二者之间的美感之源.  相似文献   

15.
服装表演是一门融音乐、灯光、服装、造型为一体的舞台表演艺术,其中,音乐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试图分析音乐在服装表演中的作用,探索提高秀场DJ、服装设计师、服装模特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力求音乐与服装、音乐与表演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6.
儒家音乐思想中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礼乐教化、仁、和的审美态度,形成了儒家学说"心物感应"、"天人感应",礼乐和谐和美善统一的音乐美学观.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对我国后世的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时装表演是一门新兴的综合艺术,而时装表演中的音乐则起到引导表演的“灵魂”作用。木文试图从音乐在时装表演中的作用和时装表演中音乐的选配这两个问题的论述,阐明时装表演与音乐的关系,并指出要办好一台高质量的时装展示会,必须有音乐的默契配合。  相似文献   

18.
建筑与音乐作为艺术门类的两种形式,在审美的形式特征上有着广泛的通约性.韵律是建筑艺术的灵魂,建筑的线条、体量、结构等乃是形成韵律的直接手段.如同音乐艺术一样,节奏的形式和变化构成了音乐的韵律感,而建筑中的单元造型依照等距离的间隔、空间的延伸和反复排列等也会形成建筑艺术的节奏和韵律美感.  相似文献   

19.
针对高校美育的重要性,介绍了高校美育中音乐美育的重要作用,提出了高校中音乐美育存在的问题和在高校中加强音乐美育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音乐对人的道德教化作用有史以来就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以音乐为载体建构欣赏型德育模式,能够增加德育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以音乐为载体实施道德教育时,我们首先要对德育内容进行审美化改造,其次要坚持审美情感与道德情感相融合、审美价值与道德价值相统一、道德实践与审美实践相同步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