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生成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 0 0 2年瑞典食品科学家在油炸食物中发现丙烯酰胺问题以来,食品中这种有致癌可能性的丙烯酰胺引起了世界各国食品管理和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经过两年多的研究,科学家和食品专家已对有关丙烯酰胺的生成机理与控制方法做出新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2.
油脂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与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薯类油炸食品中含有丙烯酰胺有致癌可能性的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食品管理和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经过近三年来的研究,科学家和食品专家已对有关丙烯酰胺的生成机理与控制方法做出新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食品中发现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后,世界各国的科学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方法、形成机理、减少措施、暴露研究及风险评估等方面均有所进展。文中主要集中在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研究方面,主要包括水源水中丙烯酰胺的分析、聚丙烯酰胺中残留丙烯酰胺的分析以及采用GCMS、LCMS和LCMS/MS连用的方法精确分析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并提出了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研究的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4.
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加工食品中的丙烯酰胺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于其神经、生殖、遗传毒性及潜在的致癌性,各国科学家对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含量会受到加热温度、pH、水分含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文中对各国科学家在这些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控制或减少食品加工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提供参考,降低我国人群丙烯酰胺的膳食暴露水平。  相似文献   

5.
热加工食品中丙烯酰胺残留及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2002年发现某些热加工食品中含有丙烯酰胺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很多的研究工作.本文阐述了丙烯酰胺在食品加工中的形成机制和在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残留和安全性评价,并提出了在食品加工中降低丙烯酰胺含量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6.
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丙烯酰胺由于其神经毒性及其可能致癌性,引起了各国科学家的对其深入广泛的研究。文中介绍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方法及样品前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提出了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方法的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油脂食品中丙烯酰胺问题(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消费者健康安危。自2002年4月瑞典食品科学家在油炸食物中发现丙烯酰胺问题以来,食品中这种有致癌可能性的丙烯酸胺立即引起世界各国食品管理和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一年来,人们对此问题有了更多更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丙烯酰胺是一种潜在的致癌因素,产生于淀粉食品焙烤、油炸或烘烤过程中。在2002年,科学家们在瑞典食品管理局首次报道了碳水化合物丰富的食物中,意外发现含有高水平的致癌物质——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9.
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毒理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食物中丙烯酰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综述了食物中丙烯酰胺的来源及影响因素,人群通过食品的丙烯酰胺暴露量评估(吸烟、食品和职业暴露),丙烯酰胺生物转化和排泄以及毒性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食品加工过程中丙烯酰胺的含量成为近几年国际研究的热点。控制丙烯酰胺产生的方法主要有缓解、阻断和消除。对国内外近10年有关食品中丙烯酰胺缓解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11.
油炸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发现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重视。美拉德反应是形成丙烯酰胺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证实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葡萄糖和天冬酰胺模拟体系的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分析模拟体系中的丙烯酰胺,结果表明:不同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对丙烯酰胺的产生量影响显著,且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整个反应体系的颜色逐渐加深,丙烯酰胺的产生量也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12.
丙烯酰胺由于其潜在毒性和致癌性受到广泛关注,如何控制食品加工过程中丙烯酰胺的产生成为研究的热点。对国内外近10年有关食品中丙烯酰胺阻断和消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3.
油脂食品中丙烯酰胺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丙烯酰胺问题的经纬2002年4月24日,瑞典国家食品局(TheSwedishNationalFoodAdministration:NFA)和斯德哥尔摩大学(StockholmUniversity)的科学家最新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油炸薯条、土豆片等含有淀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经120℃以上高温长时间油炸的食品,检测出有致癌可能性的丙烯酰胺(Acrylamide)。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报告一经发表,立即引起了世界各国食品业界的广泛关注。挪威、瑞士、英国、美国等国随即进行了追加试验,并均得到了与瑞典食品局同样的实验结果。由于丙烯酰胺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曾于1994年评估认定的一种可致癌…  相似文献   

14.
丙烯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2002年被发现存在于热加工淀粉类食品中,是潜在的致癌物,对食品安全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具有很大威胁。综述了食品中丙烯酰胺去除方法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生物酶法在热加工食品中去除丙烯酰胺应用的进展,有助于L-天冬酰胺酶应用于食品加工中高效去除丙烯酰胺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丙烯酰胺对人和动物是一种有效累积性神经毒物,近年来研究发现在高温加热食品中有丙烯酰胺产生,本文介绍了高温加热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机理、影响其形成的各种因素以及测定其含量的各种方法,最后提出了降低丙烯酰胺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2019年5月,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重新启动丙烯酰胺评估项目,并将丙烯酰胺的风险监测纳入2020年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之中。可见,研究减少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可能途径,探讨优化我国工业生产、家庭食品制作中食品配料、加工烹饪条件,探索降低乃至可能消除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方法,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7):265-270
丙烯酰胺是高温加工食品中一种常见的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其主要通过美拉德反应生成,但美拉德反应对改善食品色泽、风味等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如何有效抑制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利用微生物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具有抑制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作用。文章简要介绍了食品中的丙烯酰胺以及微生物抑制丙烯酰胺形成的主要途径,重点阐述了微生物预处理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抑制丙烯酰胺形成的研究,旨在为今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减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广西轻工业》2021,(1):9-14
自丙烯酰胺在高温加工食品中发现后,公众的关注度不断升高。研究人员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机理、控制和检测方法等开展广泛研究。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植物中的次生代谢产物,属于天然抗氧化剂,它们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本文综述黄酮类化合物对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抑制机理和毒性干预作用,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用于控制食品中丙烯酰胺提供参考。鉴于目前对添加物抑制效果的判断是基于添加前后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变化,为此本文同时对丙烯酰胺的检测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8):267-272
丙烯酰胺是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提高食品中丙烯酰胺分析检测的灵敏度和降低其在食品中的含量成为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近年来针对丙烯酰胺检测的新技术、新方法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文章综述了食品中丙烯酰胺的主要检测方法及相关研究应用进展,旨在为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分析测定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油炸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丙烯酰胺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寻找合适的天然抗氧化剂来抑制食品中的丙烯酰胺形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为了探究天然抗氧化剂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规律的影响,在简单介绍丙烯酰胺的性质和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天然抗氧化剂和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之间的关系以及抗氧化活性与丙烯酰胺形成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