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火力发电厂数起非受监金属部件失效案例的介绍以及分析,总结了该类金属部件失效的常见原因和改进措施。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问题、设计问题、维护问题以及焊接问题等是导致该类金属部件失效的主要原因,可通过在采购、安装、验收等环节加强监督来降低该类金属部件的失效。  相似文献   

2.
概述室外机金属部件暴露于大气中的腐蚀机制及金属部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盐雾试验后的红锈面积作为判断标准,针对影响金属耐腐蚀性能的3个重要因素(金属基材、喷涂方式和涂膜厚度)及其两两交互作用对室外机金属部件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喷涂方式对耐腐蚀性能影响最大,金属基材、金属基材与喷涂方式的交互作用对金属耐腐蚀性能影响较大。因此正确选择喷涂方式和金属基材并考虑2种影响因素的交互关系对提高室外机金属部件耐腐蚀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新海 《安装》1998,(2):9-9
锅炉上所有的金属零件都是在常温下进行安装的,投入运行后各部分的温度将升高,特别是炉膛内的各受热面温度更高,如果计算不准,设计不当、安装不合理,将会造成金属受热件不能自由伸胀而产生热应力,从而导致部件变形,或引起破坏性事故。如1台10m长的锅筒(锅筒壁厚8=16mm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润滑油中磨损金属的含量,不仅可以监测机械设备中磨擦部件的磨损程度,从而推测设备的运行状况,而且在研究润滑油的性能时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此外金属含量的测定还可用于润滑油回收前的检查,最经典的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油中金属的方法是燃烧法,另一种方法是湿法化学消化法,这两种方法共同的缺点是,在灰化试样时,由于烟雾夹带或样品溅出而产生负误差。  相似文献   

5.
电网安全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对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安全形势依然面临严重威胁,其中,由于电网设备金属材料的腐蚀造成的设备安全问题较为普遍,输电网中金属部件的腐蚀失效、防护技术,以及服役寿命预测的研究日趋受到各地区电力部门的重视。结合电网设备金属部件的服役环境和腐蚀失效情况,综述了当前电网金属部件大气腐蚀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介绍了当前大气环境下电网金属部件材料的服役寿命预测的分析方法,及在预测电网设备金属部件于大气环境中服役寿命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材料动态》2004,(8):28-28
日本渡边制作所开发成功一种金属镀膜技术,可做到金属镀膜高密度附着在金属部件的表面,比过去镀膜法的结合密度提高了20%,有利于提高金属部件的使用寿命,现已在汽车部件上试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美国明尼苏达州Stratasys公司提出的“Arcam电子束熔炼S400”是一种快速加工及制备原型系统,制备全致密金属部件的速度是添加制备法的3~5倍。具有专利授权的“金属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to Metal)工艺基于电子束熔炼(EBM),利用钛粉生产部件。与激光烧结不同,电子束完全熔化金属颗粒,制备无空洞金属部件。高真空保证了部件完全致密,避免了氧化瑕疵。  相似文献   

8.
“氢脆”就是氢扩散到金属内部使金属原子结合力下降,基体脆化,或形成很脆的氢化物导致金属的脆断。氢几乎对所有金属都存在不同程度氢脆倾向,使金属部件产生突然的脆性断裂,如航空及宇航工业上使用的高强度结构钢在低应力静负荷下产生的破坏就是由于含有微量氢所引起。对Fe基合金,一般公认氢在合金中的传送是氢脆控制因素。金属中缺陷、溶质原子和沉淀对氢的捕获可以改变氢的传送率,因此这是抑制氢脆一种有希望的手段。例如人  相似文献   

9.
日本三菱材料公司研制出一种新的合成、成形技术,在几秒钟内就可以用不同金属粉末生产出近净形金属间化物部件.这种新技术产业化后,可大大降低金属间化物部件例如汽车发动机部件的生产成本.这种技术是把不同金属元素粉末的混合料同时放在电压下,施以高的物理压力.  相似文献   

10.
双金属复合材料是将两种金属材料利用其各自的性能优势进行分层组合而形成的一类金属材料。它具有单种金属不可比拟的性能优势,即可以根据工件的使用状况合理的设计材料组合,充分发挥两种金属各自的性能特点,使部件具有特殊的性能以适应各种恶劣工况,延长部件使用寿命。如高速钢复合轧辊是采用硬度高和耐磨性好的高速钢作为轧辊的工作层材料,用强度高、  相似文献   

11.
1引言 在金属切削机床上对其零件进行切削加工时,一般工艺系统上所受的力包括:切削力、夹紧力、接触部件相对运动的摩擦力、运动部件的惯性力、机床内部的激振力、外界传来的干扰力,以及机床各运动部件、工件及夹具的重力等。这些合力作用于机床、工件、刀具。使其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造成工艺系统产生振动。这种振动的类型主要分为三种:即自由振动、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而在这三种类型中。主要是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据机械加工中的数据统计,强迫振动约占30%。自激振动约占35%,自由振动所占比例很小。因此,这里主要分析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在车削过程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有许多另部件是由铆接、焊接、静配合或螺纹配合连接而成的,金属的锈蚀常常从这些结合缝隙开始并向周围漫延,造成另件大批返修等等。  相似文献   

13.
光栅分振幅光偏振测量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使用一个既能产生反射光衍射又能产生透射光衍射的特殊金属光栅作为分光器,研制一种新颖的高速光波偏振态测量系统。它没有使用转动光学部件或调制器,而是将金属光栅产生的四条1级衍射光的光强线性地转换为电信号,通过定标方法得到系统的非奇异的仪器矩阵,然后通过线性运算得到入射光的待测Stokes矢量。该系统结构紧凑、安装方便,可用作实时偏振测量术和椭偏测量术中的偏振态探测器。  相似文献   

14.
秦川 《材料导报》1992,(4):70-71
按照一般的说法,电子废料指的是在电子元、器件和构件制造中产生的废品、残料以及报废的电子计算机、印刷电路板、连接器等电子产品。这种残、废料的特点是在载体上镀有贵金属薄层,它可能暴露在外,亦可能处在零、部件里边。电子废料的成分是30%塑料、30%难熔氧化物和40%金属(普通金属占  相似文献   

15.
反应堆中脱落部件或金属遗留件的存在会与压力边界产生碰撞而严重影响反应堆的安全,为有效解决由于特征信息不足和模型构建不合理而导致的反应堆中金属撞击信号识别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和随机森林算法(random forest,RF)的反应堆金属撞击信号识别方法。利用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对原始信号进行分解得到若干分量信号,从各分量信号中提取分量特征以构成原始信号特征向量,将其作为输入建立VMDRF模型来对撞击信号、自检信号、脉冲尖峰信号、噪声波动信号、通道闪断信号、噪声信号六类信号进行分类以识别出金属撞击信号。采用核电现场LPMS监测系统所采集的数据对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反应堆金属撞击信号的识别方面能够获得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6.
涂覆聚四氟乙烯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FE-LOK公司开发了一种涂覆聚四氟乙烯(PTFE)的新技术,用新方法涂覆的部件,其表面摩擦力小、耐磨,且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脱模效果好。首先将部件镀铬或镀镍,厚度至少为30μm。然后用化学方法使铬表面粗糙,产生约15000个微孔/cm~2,再在150~200℃范围内加热,使微孔膨胀,形成倒角状态,然后在高压下于-70℃将PTFE微粒注入孔中,PTFE微粒吸收金属的热而膨胀,这样当金属冷却收缩时,就将PTFE紧固。这样制得的表面,既具有金属的耐磨性,又具有PTFE的不粘性。这种不粘性涂层与其他用PTFE处理的表面的不同点是可以永久保持。例如,用钢刮刀刮采用新技术涂覆PTFE的辊子,或用钢丝刷清除辊表面粘附的塑料,都不会影响涂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工程中常采用无损检测(Nondestruttive Testing简写为NDT)的方法检测设备与构件的缺陷,但传统的NDT检测方法却无法对金属进行早期诊断。金属磁记忆(MMM)技术可以准确探测出被测对象上以应力集中区为特征的危险部件和部位,是迄今为止对金属部件进行早期诊断唯一行之有效的NDT方法。本文综述金属磁记忆方法的基本检测原理、主要诊断设备、目前国内研究现状,以及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据日本“日经产业新闻”1984年9月4日报道:金属熔接和加工业的主要厂家黑木工业所研制了把铁、铜、铝、钛等异种金属相互精密熔接的新技术并获得实际应用。这个方法是把几个金属片的接合面处于真空状态,在高温高压气中加热加压,使金属原子相互扩散焊接而成。如果应用这项技术,不仅能够把形状复杂的金属部件简单熔接成为产品,而且把不  相似文献   

19.
履带是履带式车辆行动部分的重要部件,金属履带与布层橡胶承压面接触摩阻作用机理与大部分固体间摩擦机理不同。橡胶材料是超弹性材料,与金属履带接触摩阻产生较大变形,是极度非线性问题。该文通过理论分析金属履带与布层橡胶承压面作用机理,然后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模型,验证理论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得出金属履带与布层橡胶承压面接触摩阻力是由黏着摩擦力和滞后阻力构成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三维景深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某进口弩的部件弩钩(材料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断裂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弩钩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其表面硬度较低,易与金属部分碰擦而产生表面微损伤;同时由于断裂处内部的增强纤维较少且其方向与断裂面平行,导致弩钩局部强度降低;在弩弓拉开时,弩钩从表面微损伤处启裂而引发低应力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