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9 毫秒
1.
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建筑废弃物逐渐增多,城市硬化地面剧增,破坏了自然生态"海绵体"。因此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及城市的海绵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主要讨论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情况、海绵城市建设背景及需求,总结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再生产品用于透水铺装、透水混凝土、生物滞留设施、绿色屋顶及雨水湿地等海绵城市设施的研究现状,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渗透蓄水等特性,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也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良好出路。  相似文献   

2.
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天然砂、石资源日益紧缺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再生骨料,配置透水混凝土,发展绿色建筑,建设"海绵城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简要介绍再生骨料特性、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搅拌成型工艺,阐述了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3.
利用碎砖骨料再生透水混凝土可以解决废料充分利用问题,降低造价,也符合国家推行的"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将建筑拆除后产生的废砖加工后用于制备透水混凝土,这对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节能减排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碎砖骨料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配合比设计、制备及养护的要点进行了综述,并且提出问题及展望。  相似文献   

4.
透水混凝土主要应用于市政工程,特别是人行道或消防通道等道路面,保证透水混凝土具有高透水性和足够的强度是研究的重点。城市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可减少固废对环境的污染,本文以建筑垃圾制成的再生骨料代替天然骨料,制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研究了目标孔隙率、再生骨料粒径、水灰比等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对28 d龄期试样的抗压强度及透水系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增大目标孔隙率和再生骨料粒径会使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透水能力提高,抗压强度降低,综合考虑强度和透水性能,较佳配合比为粒径比5~10 mm∶10~15 mm=1∶1的复合级配、20%的目标孔隙率和0. 3的水灰比。  相似文献   

5.
生态型透水混凝土是实现海绵城市构想的材料基础。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自身存在吸水率高、强度略低于同类型天然骨料的弱点,但将其应用于植生型透水混凝土则可以避免这些弱点的不利影响并有利于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本文研究了不同的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植生型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孔隙率和植生适应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量为25%时,植生型透水混凝土28d抗压强度略有提高;100%取代时强度降低不明显;但中高取代量时,由于不同类型骨料形成的混凝土骨架及其节点界面削弱,导致强度有所降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的孔隙率没有明显影响,植物试种试验表明其植生适应性未受影响。与插捣成型工艺相比较,振动成型工艺容易出现沉浆现象,不利于植物生长。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逐步更新,城市建设中原有建筑物的拆除和改造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对这些建筑垃圾进行填埋或堆存会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再生骨料制备透水混凝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已成为一大社会难题。本文通过回收建筑垃圾,将建筑垃圾筛选破碎成再生骨料,然后利用模具制作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植草砖,再增加蓄水装置,制作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蓄水植草砖,从而提高建筑垃圾的利用率,缓解环境污染危机。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利用建筑垃圾中的红砖,提出了采用再生混凝土骨料和再生红砖骨料按比例全部替代天然骨料,制备再生混合骨料透水混凝土。通过比较再生混合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及抗冻性能,探究复掺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对再生混合骨料透水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有所提高,透水性能有所下降;粉煤灰对再生混合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后期强度提升较为明显,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及抗冻性能提高,透水性能下降,而粉煤灰的过度掺入,会大幅度降低再生透水混凝土的透水性能。在保证有较好透水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在采用85%再生混凝土骨料和15%红砖骨料为混合粗骨料的基础上,选择粉煤灰掺量为10%,聚丙烯纤维为6 kg/m3的最优配合比组合。  相似文献   

9.
基于海绵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再生粗骨料与透水混凝土相结合。研究了水灰比为0.3、0.35、0.4、0.45,孔隙率为15%、20%、25%、30%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能。因透水混凝土为满足透水性要求,结构为多孔结构,当孔隙率增大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率增大,强度降低,两者成反比。当水灰比的增大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平稳。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灰比0.35~0.4,孔隙率15%~20%,骨料粒径9.5~16.5 mm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2017,(12)
基于海绵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再生粗骨料与透水混凝土相结合。研究了水灰比为0.3、0.35、0.4、0.45,孔隙率为15%、20%、25%、30%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和透水性能。因透水混凝土为满足透水性要求,结构为多孔结构,当孔隙率增大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透水率增大,强度降低,两者成反比。当水灰比的增大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平稳。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灰比0.35~0.4,孔隙率15%~20%,骨料粒径9.5~16.5 mm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建筑也越来越趋向规模化和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今建筑垃圾也可作为再生资源,在再生骨料混凝土研发的过程中,发现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及石砌体碎片等可以作为新混凝土的再生骨料。本文主要分析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阐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利用过程。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产生量非常巨大。目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向是生产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制品。由于再生骨料成分复杂,导致再生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稳定性差。建筑垃圾分离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建筑垃圾分离技术生产出的再生骨料的材性、再生混凝土制品配合比及强度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日前,中建西部建设临潼绿色产业园项目办公楼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示范工程主体结构封顶,这也标志着陕西省首次将城市拆迁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楼体建设取得成功。该项目采用再生骨料取代天然骨料,配置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用于混凝土框架结构。本工程属于陕西省科技厅重点课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链集成技术研究"研究项目。使用的再生骨料在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本文通过利用拆建的混凝土,制备一种透水性混凝土骨料,分析了将骨料结合竹筋经过特殊的制造工艺制成再生料竹骨架透水砖抗压强度、透水系数和碳化腐蚀等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废弃混凝土再生料竹骨架透水砖性能和耐久性远远优越于普通再生废弃混凝土透水砖。  相似文献   

15.
试验研究了一种由建筑垃圾混凝土骨料制备的路用透水型彩色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弯拉强度、透水系数.结果表明:水胶比对路用透水型彩色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弯拉强度、透水系数均有明显的影响.添加聚丙烯纤维可以有效增强透水混凝土的弯拉强度,颜料对彩色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垃圾的使用率,文中运用正交试验法制备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通过测试其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探索再生红砖取代率、砂率等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红砖取代率为15%、砂率为6%时,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较好;0.25水灰比要优于0.35水灰比;相较于5~10mm粒径,10~20mm粒径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强度较低,但是透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建筑垃圾排放量的逐渐增加,直接导致大量空间被垃圾占据。就全国而言,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5亿多平方米,直接影响了城市景观。将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混凝土,经过专业处理后制成再生骨料,进而配制成再生骨料混凝土应用到实际的建设工程中,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及其重大的意义。例如:妥善的解决了大量建筑垃圾的处理安置问题,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大力开采,保护了自然环境,改善了居住环境,实现了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可大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再生骨料中的砖块部分具有吸水率大、压碎指标大、强度低等很多特点,是再生骨料中最脆弱的部分,充分了解研究再生骨料中砖块的特性以及再生骨料中砖块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作用,以便促进再生骨料的有效利用,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骨料短缺问题越发严重,建筑垃圾也与日俱增,废弃混凝土的处理成为核心问题。文章首先简述再生粗骨料的可利用性,其次分析不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的影响,最后研究不同等级原生混凝土破碎得到的再生粗骨料,配制的再生混凝土的抗压性能,从而为再生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唐俊 《江西建材》2023,(12):73-75+80
研究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建筑屋面保温泡沫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大幅减少既有建筑垃圾外运,对于提高建筑屋面保温和防护性能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文中通过混合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泡沫混凝土,并对再生骨料泡沫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及性能进行测试,以探讨施工工艺和现场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泡沫混凝土可用于建筑屋面保温,当组成一定比例时,具有良好的保温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渗透性混凝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材料之一,以再生骨料、聚合物乳液等为原材料制备聚合物改性再生骨料渗透性混凝土,研究了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透水性能和水体净化的潜能。结果表明,聚合物改性再生骨料渗透性混凝土的性能指标符合工程应用的技术要求;同时,这类混凝土表面吸附的微生物能去除水体中的磷、氮元素,且这2种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物质消耗量与渗透性混凝土的骨料粒径和浆骨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