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琨  查红  王琪  单帅 《陕西水利》2022,(1):37-39
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排洪入海通道之一,也是引洪泽湖入废黄河以南地区灌溉的重要引水渠道,兼有排涝、引水、航运、发电、泄洪等多项功能.2019年苏北地区遭遇60年一遇的气象干旱灾害,主要湖库接近死水位,对苏北地区造成重大损失.旱限水位是确定干旱预警等级的重要指标,因此,对苏北灌溉总渠(盐城段)旱限水位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  相似文献   

2.
汤瑞光 《治淮》2004,(2):14-15
2003年,骆马湖地区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暴雨袭击,部分河道发生了1974年以来最大洪水.在严峻的防汛形势面前,骆马湖水利管理局在上级的正确领导和统一、科学的调度指挥下,严格落实各项防汛责任制,认真做好防汛值班、调度指令执行以及巡堤查险、抢险等各项工作,夺取了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为保一方平安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2011年1月至6月初,咸宁市持续干旱少雨,遭受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严重的冬春夏三季连旱,6月9日,旱涝急转,遭受了200年一遇特大暴雨洪水的袭击。介绍了在应对这次旱涝急转工作中,咸宁市在科学研判形势、科学调度工程、加强防汛值守、提前预测预警、搞好群众转移,成功抗御两百年一遇暴雨洪水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去年11月以后,我省淮北地区降雨明显偏少,旱情十分严重。针对严峻抗旱形势,江苏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部署抗旱保苗,确保灌溉用水。全省水利系统快速反应,科学调度抗旱水源。至2月13日,省防指已调度洪泽湖、骆马湖、微山湖等湖库水源31.4亿立方米,解决下游及周边地区用水;  相似文献   

5.
<正>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这一年,是江苏水利攻坚克难的一年,也是硕果累累的一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践行"十六字治水思路",紧紧围绕"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大局,以河长制湖长制为统领,以生态河湖行动为抓手,加快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系统治水取得新成效,为江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防汛抗旱取得全面胜利。2019年,全省防汛抗旱形势严峻复杂,苏北地区遭遇60年一遇气象干旱,新中国成立以来登陆华东地区第三强台风"利奇马"穿越全省,沂沭泗  相似文献   

6.
含跨区域调水的多水源水库群系统调度决策中需协调保障供水效益与降低供水成本的多目标矛盾,在综合考虑本地水资源与外调水资源供水相对成本差异的基础上,根据引调水成本的相对高低提出供水成本递增的多情景分层优化模型,以降低系统总缺水率为优化目标、限定外调水量为约束条件,分情景求解多水源联合供水方案并分析目标间矛盾关系。以南水北调东线受水区江苏段及洪泽湖、骆马湖为研究对象的水资源系统调度为应用实例,计算结果表明:(1)两湖的本地水资源能满足平水及以上年型的用户用水需求;(2)当洪泽湖遭遇偏平及以上量级来水,且相对骆马湖来水丰沛时,启用洪泽湖向骆马湖调水可降低公共用户及骆马湖周边用户缺水量;(3)在现行协议供水量条件下,引调江水可解决洪泽湖、骆马湖枯水年型组合下的缺水问题;(4)多年平均条件下,引调0.6倍协议引江水量是均衡考虑降低系统缺水及引江水成本的折中方案。模型可为跨区域调水系统中多种水资源工程水量联合调度决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统一思想。充分认清今年防汛防旱面临的严峻形势 2011年,我省发生了建国60年以来同期最为严重的气象干旱。旱情发生后,全省各级防办超前部署谋划,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启动抗旱预案,全力组织水源调度,强化用水管理和督查指导;受旱各地全面动员,迅速行动,全力以赴,投入抗旱;各级抗旱服务组织充分发挥灵活机动优势,集中人力物力,深入田间地头,流动轮番作业,搞好抗旱服务。  相似文献   

8.
江苏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一个重要省份。2012年7月底至8月初,江苏受到极其罕见的2个台风"苏拉"和"达维"同时影响,尤其是第10号台风"达维"是50多年以来第一次在江苏苏北沿海正面登陆的最强台风。面对严峻防台抗台形势,江苏省从强化组织领导、保证生命安全、超前预警预报、加强科学调度、军民团结抗灾等方面开展抗御台风袭击工作,为沿海地区更好地做好防台抗台工作提供了有益经验。  相似文献   

9.
去冬今春,全国冬小麦主产区发生大范围干旱,我省是严重受旱区之一,平均旱情30年一遇,中南部地区达到50年一遇。面对严峻旱情,我省积极应对,以保证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为主线,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开展抗旱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0.
孙浩  姜健俊  蒋雷 《治淮》2012,(3):37-39
一、江苏省灌区概况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省采用“蓄、引、提、调”并举的方法,开渠挖河、修塘建库,充分拦蓄本地径流,大力发展水利灌溉事业.20世纪50年代,建成了洪泽湖、骆马湖等综合利用湖泊水库,开挖了苏北灌溉总渠,灌溉条件初步改善.60年代,建成了江都抽水站并在京杭运河沿线兴建多级翻水枢纽,形成了以江都站为龙头,京杭运河为输水线的江水北调工程体系.90年代,开凿引江运河,实行跨流域调度水源,进一步改善了江苏灌区灌溉水源条件.在灌溉水源建设的基础上,兴建了大批万亩以上自流和提水灌区,设计灌溉面积3000余万亩,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36.6%;灌区水利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灌排体系,已成为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城乡人民生活、工副业生产用水以及环境用水的重要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1.
白城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地区。尤以干旱最为严重。干旱多以春旱为主,并经常伴有夏、秋连早发生,此外还不时出现外洪内涝。这些恶劣的自然灾害不仅严重的制约了白城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 多年来,全市人民一直不懈地同旱魔进行斗争。在治旱方面,抗旱坐水种水源已基本全部解决,旱田水浇地面积达到了26.67万hm2,但因白城干旱面积太大、范围太广,目前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所以若遇严重的干旱,损失还是十分惨重。今年的严重干旱,就明显地暴露出抗御干旱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抗旱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12年主汛期,青龙河流域发生了1997年以来最大暴雨洪水,桃林口水库水位超汛限水位创历史最高洪水位,在省防办的正确决策与科学调度下,水库首次启用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调蓄洪水,成功抗御了接近10年一遇的暴雨洪水,并通过与潘家口、大黑汀水库的联合错峰,为下游转移群众赢得  相似文献   

13.
江苏名曰“水乡”,但淮北和沿海地区却严重缺水。从60年代起,江苏人民就开始了“扎根长江,引江济淮,江水北调”的伟大创举。兴建了江都水利枢纽和淮安、刘老涧、皂河等一批大型抽水站,并以苏北段大运河为输水干线,经过13级翻水,把江水送到了苏北大地的每一个地区。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旱情分析及科学抗旱的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旱情分析 山东省自去年9月下旬以来,平均降水13 mm,比常年偏少85%。除烟台、威海局部地区外,大部分地区5个月基本无有效降雨,出现了秋冬春连旱的局面。根据频率分析,全省气象干旱等级达60年一遇。立春后,冬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田间蒸发加快,作物需水明显增加。气象干旱逐步引发农业干旱,对全省植物需水和饮水安全造成威胁。旱情表现:一方面除已经灌溉的农田面积外,目前农田受旱面积已经发展到231.73万hm2,55万人、  相似文献   

15.
韩茂林  唐伟 《治淮》2012,(8):52
淮河流域沂河7月上旬发生接近10年一遇较大洪水。在灾情面前,国家防总、水利部和淮河防总领导运筹帷幄,科学决策,淮委各级防汛部门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快速部署各项应对工作,科学调度刘家道口、大官庄、二级坝和嶂山闸等控制性水利工程,将沂河和沭河的洪水东调入黄海,或南下通过运河、骆马湖、新沂河等工程排入黄海,有效地控制了洪水,交出了今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初考"的满意答卷。  相似文献   

16.
苏北运河沟通南北三大流域,兼有输水、灌溉、防洪、排涝、航运等多项功能,有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简要回顾了苏北运河水源调度的历史沿革;介绍了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省围绕苏北运河功能发挥所采取的治理思路、工程实践,以及苏北运河水源调度的现状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规划;举例分析了苏北运河水源调度的实际运用,可为跨流域、跨区域调水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等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科学精细调度,努力保障太湖流域供水安全.2013年,太湖流域遭遇异常的气象干旱.受其影响,太湖和流域河网水位持续走低,对供水安全、航运安全等构成严重威胁.面对异常的气象干旱,太湖局坚持统筹防洪和供水安全,密切监视流域水雨情和水源地水质变化,科学研判流域汛情、旱情和用水需求,精细实施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在确保防洪安全和工程运行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加大引水入湖水量的可行性,全力保障流域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科学精细调度,努力保障太湖流域供水安全。2013年,太湖流域遭遇异常的气象干旱。受其影响,太湖和流域河网水位持续走低,对供水安全、航运安全等构成严重威胁。面对异常的气象干旱,太湖局坚持统筹防洪和供水安全,密切监视流域水雨情和水源地水质变化,科学研判流域汛情、旱情和用水需求,精细实施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在确保防洪安全和工程运行安全的前提下,不断探索加大引水入湖水量的可行性,全力保障流域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9.
正成果分析了洪泽湖、骆马湖来水的时空变化规律和丰枯组合特征,为不同水源时空差异分析与互补调控提供了依据。建立了基于时间序列的三种两湖来水预测模型,分析了江水北调与南水北调受水区需水现状,以河段行政区域为单元,建立了需水预测模型。以系统总缺水量和引江抽水量最小等作为目标,研制江淮沂多水源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开发了"江-河-湖-梯级闸站"调度系统软件,提出了江淮沂多水源联合调度规则。提出了水情急转强度的概念,建立了水情急转  相似文献   

20.
阐述漳河水库灌区在连续3年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其抗旱调度运行的经验:针对干旱特点和供水需求,科学编制调度预案,采取合同供水、严格计量、限制发电供水量、做好生态供水调度等措施,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抗御灾害和综合兴利的作用。指出与历史上其他干旱年份相比较,2011—2013年水库灌区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