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电缆终端内绝缘带溶胀导致的渗漏油问题,以退运充油终端内以及未使用的同型号绝缘带、绝缘油为研究对象,基于运行要求设计了相容性试验,并进行了红外光谱、失重率、击穿电压等对比测试,分析了溶胀发生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测试结果表明硫化不充分会导致橡胶材料更容易与聚异丁烯绝缘油反应,绝缘带与绝缘油加速热老化后绝缘带质量、绝缘油击穿性能均有明显降低。使用该批次橡胶绝缘带的电缆终端投运后,浸泡在绝缘油中的绝缘带溶胀甚至软化开裂,会导致密封失效发生渗漏油,同时绝缘油击穿性能下降,需尽快更换相应电缆终端。目前并无适用的电缆附件内材料相容性试验和高黏度绝缘油击穿电压测试方法标准,基于已开展的多组对比试验结果,明确了电缆终端内绝缘带与绝缘油相容性试验的关键参数和评价指标,提出适用于高黏度绝缘油的击穿电压测试方法,为同型号充油终端的检查和更换措施提供技术支持,避免了批次性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绝缘油老化引起的一起高压电缆终端故障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合可能造成终端内绝缘油老化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和一些建议,为高压电缆终端在电力系统中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廖静丽  关健 《吉林电力》2020,48(2):53-56
针对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在运行中发生的电缆终端渗漏油现象,基于该电缆终端的结构特点开展分析,得出终端内部油压较大、密封精度不能满足要求导致该电缆终端绝缘油渗漏。采取更换压力箱开关处的密封件即在轴向密封位置增加一道角向密封、将压力箱整定压力由0.16 MPa调至理论值(0.1±0.01)MPa等措施处理缺陷。消除缺陷后经5年的实际运行,未再发生渗漏油情况。  相似文献   

4.
高压XLPE电缆户外终端中填充绝缘油作为绝缘介质,绝缘油对户外终端的运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对户外终端中绝缘油与绝缘带的相溶性、绝缘油膨胀后的内部压力和绝缘油对电场强度的影响3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海南联网系统500 kV海底电缆运行环境复杂多变,会直接影响到海底电缆的运行状态.为了有效掌握海南联网系统三相31 km海底电缆的运行状态,研究充油海底电缆运行状态综合在线监测技术至关重要.文中根据海底电缆实际运行监测要求,结合充油海底电缆捆绑通信光缆的这一特殊结构,开展了基于布里渊光时域分析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研究,建立了基于IEC 60287热路模型的充油海底电缆的温度热场分布的热路模型,研制了500 kV充油海底电缆运行状态综合在线监测系统,完成了系统的现场安装及挂网运行.该系统能实时监测海底电缆的温度、油流以及油压等运行参数,通过海底电缆温度、油流以及油压历史数据分析,表明系统可实时监测海底电缆的运行状态及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6.
为查找110kV沥海乙线电缆复合终端局部发热的原因,对发热的B相电缆终端进行了局部放电、超声波、紫外线等试验检测,并对该电缆终端进行解体检查.分析认为,B相电缆终端瓷套管绝缘油受潮劣化,导致介质损耗增大,是该电缆终端发热的主要原因.更换该套管绝缘油后电缆重新投运,运行情况正常.  相似文献   

7.
杨瑞棠 《湖南电力》1995,15(4):16-24
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两回500KV高落差充油电缆,是由法国引进的,自1993年3月投入运行以来,经516天的监测,取得了许多数据,据此,进行了电缆特性参数的分析比较,电缆载流量与芯线温度的关系,SF6电缆终端的漏油监测与分析以及电缆真空绝缘油系统的运行分析等。可供运行与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轧管1344线高压电缆终端套管异常发热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压电缆终端的绝缘结构、内部填充绝缘油的理化和色谱分析、电缆绝缘材料的微观扫描、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等方面分析了轧管 1344线高压电缆终端异常发热的机理 ,探索了绝缘油老化与套管局部过热的关联度 ,为宝钢高压电缆的剩余寿命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35 kV电缆终端在现场安装过程中,易混入导电颗粒、压铅微粒等导电杂质,严重影响其运行可靠性。为研究导电杂质影响下电缆终端绝缘性能的特征状况,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通过在电缆终端绝缘与应控管交界处设置导电杂质,文中建立终端缺陷模型,模拟导电杂质影响,探究了电缆终端在运行电压下,其内部电场分布的情况。然后,根据仿真结果与实际情况,文中制作了含导电杂质的电缆终端样品,利用局部放电测试平台测试电缆终端样品的局部放电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导电杂质的引入将增大电缆终端内部的电场畸变,严重影响终端的绝缘性能;同时也加强了电缆终端的放电活动,使得放电量明显加大,严重降低了35 kV电缆终端的电气绝缘性能。  相似文献   

10.
<正> 1.充油电缆绝缘工频长期击穿试验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充油电缆绝缘模拟样品在不同温度梯度、不同绝缘油浸渍绝缘的恒定梯度以及逐级击穿的条件下进行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1)充油电缆绝缘的长期工频击穿性能符合韦伯尔统计规律,从而有可能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充油电缆设计及估计充油电缆绝缘运行的可靠性与寿命。  相似文献   

11.
以十二烷基苯(DDB)为代表的烷基苯合成绝缘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充油海缆中的液体介质,目前国内受限于充油电缆技术发展的停滞,对于该类型绝缘油的应用与研究较为缺乏.本文以十二烷基苯为例,介绍了海底电缆用烷基苯绝缘油在理化、电气、老化以及生物毒性方面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一般电缆充油式户外终端均位于电缆终端杆(塔)上,运行条件复杂、缺陷不易发现。发热缺陷作为电缆充油式户外终端常见缺陷之一,已有多起报道。目前红外测温技术的推广普及,可显著提升该缺陷的发现率。以一起110 kV电缆充油式户外终端发热缺陷为例,介绍了红外测温、高频局放检测、X光检测等技术的应用情况,通过对该缺陷的解剖,分析了电缆终端发热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5起35kV单芯电缆终端击穿故障的状况,从电缆终端制作工艺、电缆终端材料优化选择、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电缆头红外线、紫外线成像检测等方面进行的现场分析实践,提出了改善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防止电缆头击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多种对油品理化性能及电气性能的测试手段,结合红外光谱(FTIR)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等化学结构及成分分析技术,对国产优质十二烷基苯绝缘油与进口油品进行综合比对试验研究与分析;根据可能的运行情况,按照不同配比将国产油与进口油进行混油及老化试验,测定老化前后的混合油的物理、化学、电气特性,以此考察国产油的性能是否能够达到与进口油相当的水平,以及混合油是否能满足500 kV充油电缆用油的质量要求,从而评估国产绝缘油混合替代500 kV海缆进口绝缘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高压电缆设备终端的分类及其选型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高压电缆的设备终端类型,对各种型式电缆终端的特点和工艺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提出了工程应用中的选型原则。通过分析近年来的现场应用效果,可知在新建工程中不应再选用湿式终端,而选用具有结构合理、技术性能及工艺性能优异的可重复使用的插拔式电缆终端。  相似文献   

16.
针对220kV电缆户内终端接头硅油油杯内产生絮状物的情况,对绝缘油的老化特征进行分析,借鉴变压器油的老化鉴定试验方法,对户内、户外终端内的硅油取样进行老化鉴定。通过分析试验数据,初步判断导致硅油试验数据异常的原因为低热局部放电故障。通过对电缆终端的解体检修,发现电缆绕包带材老化,带材层间产生气隙,导致低热局放的发生,及密封不良导致外部潮气、杂质的入侵,是产生絮状物的原因。最后,对电缆终端维护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特高压变压器现场安装关键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特高压晋东南变电站1号主变的现场安装过程中,施工单位进行了大量的安装技术研究工作:结合变压器的结构特点优化了现场安装流程;改进了高压出线装置和高压套管的安装方法;给出了合理选择性能满足特高压绝缘油指标要求的油务处理设备的方法;深入研究了大体积油箱的抽真空处理、热油循环等器身干燥技术以及低温环境下根据施工阶段低温气候特点现场处理油务的内容。文中的研究可为实现特高压变压器现场安装的技术攻关和质量创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个厂家产品的绝缘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与实验室离线设备检测数据的比对试,对绝缘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的测量误差、检测灵敏度、检测重复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判断,以为选用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装置和运行维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李传东 《电世界》2022,63(1):24-26
<正>35 kV单芯电力电缆以其载流量大、弯曲半径小、能承受较高电压、敷设路径灵活等优点在电力系统广泛应用。有的电缆敷设安装不规范,受现场运行环境和外力侵害、电缆终端老化及系统容量大等多种因素影响,电缆接地、短路故障时有发生。1 电缆现状受场地、环境等条件限制,我公司大部分35 kV单芯电力电缆通过电缆通廊经桥架敷设运行。一些电缆最初敷设安装不规范、通廊内桥架层级多,在电缆拐弯、斜坡、垂直敷设时受力不均,电缆外护套绝缘防护不到位,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某220 k V变电站变压器电缆终端起火故障后引起的变压器本体故障跳闸事故原因,掌握了事故前站内运行工况,了解了故障设备的情况及事故发生、扩大的经过,现场的处置情况。通过对环境温度、变压器电缆油箱结构、放电点、排油注氮装置、电缆终端结构进行分析,并利用边界元法计算了电缆油箱内部电场分布,分析了事故发生、扩大的原因,得出了事故主因是电缆终端绝缘降低及无压力释放装置导致起火及事故扩大,并据此提出了针对此类情况防止事故重复发生的对策。实践证明此对策对防止200 k V变压器电缆终端的起火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