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传统文化却面临缺失的问题,对中华孝道园这类综合性文化景区进行旅游开发研究,不仅有助于常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工作的推进,也能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从中华孝道园旅游开发的意义出发,通过社会调研,概述了目前园区的开发现状以及发展优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客观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对中华孝道园以及相关旅游产业日后的开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法和逻辑推理法,对鸭绿江流域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进行研究。认为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丰富旅游资源、功能多样,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如果对其进行合理的开发,一定会促进朝鲜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繁荣,加强各民族间沟通和交流,带动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餐饮的质量和特色是衡量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也是提升景区旅游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漓江景区在国际、国内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对景区的特色饮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漓江景区饮食在菜品特色、营养卫生、营销力度上都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漓江景区旅游菜系开发方案”,从旅游饮食的大众化、特色化、多元化以及在文化建设、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资源等方面,开发出符合旅游者需要的旅游菜品,打响景区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藏族安多地区的地理、历史,分析了安多地区民族体育运动和文化特征,指出其体育旅游开发和增强民族凝聚力等社会价值,特别是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健身价值使其在全民健身、学校体育、竞技运动和体育旅游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5.
餐饮的质量和特色是衡量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一个关键指标,也是提升景区旅游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漓江景区在国际、国内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对景区的特色饮食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漓江景区饮食在菜品特色、营养卫生、营销力度上都存在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漓江景区旅游菜系开发方案",从旅游饮食的大众化、特色化、多元化以及在文化建设、合理开发、可持续利用资源等方面,开发出符合旅游者需要的旅游菜品,打响景区特色品牌。  相似文献   

6.
旅游社区居民关于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对景区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意义,在对焦作云台山景区岸上乡居民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社会统计软件Spss13.0对采集数据的可信度和相关性进行了评估分析,并以实证数据为基础,基于各指标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研究该景区居民对乡村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感知态度及其差异。结果表明:岸上乡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的正面影响感知强于负面影响,对旅游业的发展态度乐观。其中感知最强的是发展宣传了本地传统文化,对于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社会道德标准下降的感知也较强。  相似文献   

7.
广西龙胜梯田景区旅游工艺品的保护及开发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梯田景区周围的金竹壮寨、黄洛瑶寨、平安壮寨等为例.探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文化涵化、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等问题,指出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包括承栽其文化的旅游工艺品,要不断开发出新的有特色的民族工艺品,在保护中求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学是旅游的重要资源,文学与旅游二者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旅游景区致力于文学旅游的开发,文学旅游能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文学旅游资源开发能促使游客、景区与文学文本的融合,实现文学意蕴与旅游空间的完美结合;文学旅游通过游客对文学化空间的旅游体验,能够获得文化的认同与身份确认.  相似文献   

9.
重庆民族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探讨民族旅游的相关概念,分析重庆民族旅游开发的资源基础,重庆民族旅游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重庆民族旅游资源的策略:加强对重庆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事项的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强调重庆民族旅游产品的真实性;通过学校教育、培训等让广大民众了解并欣赏重庆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吸引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管理、开发当地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切实解决好重庆少数民族旅游地的交通瓶颈问题;加强当地自然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调查分析了贵州铜仁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讨论了铜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保护和弘扬铜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很多传统景区由于开发早、环境特殊、存在服务模式单一、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将"互联网+"与景区建设相融合,利用信息化技术发展智慧旅游,成为提升旅游服务业的新趋势。以河北金山岭长城景区为例,阐述了如何对传统景区进行升级改造,利用科技打造智慧旅游平台,提升景区品质、游客感受的同时,提升景区盈利能力,发展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2.
钟山石窟是子长县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宗教、科研价值,但是,对该区域的旅游开发却并没有得到重视。文章首先分析了钟山石窟旅游开发的资源优势,以及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游客对其开发的看法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最后提出其建设精品旅游景区的文物保护、景区建设、景区环境整治规划、景区旅游发展目标,以及建设精品旅游景区的路径,即重新定位钟山石窟的旅游价值、重塑宗教祭祀场所、建设符合陕北特色的景区环境、建设小区域旅游网络。  相似文献   

13.
旅游景区开发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融资难始终困扰着旅游景区的开发与建设,PPP模式作为经济新常态下一种主要融资模式,为化解当前旅游景区融资难问题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路径。通过理顺旅游景区管理机制体制、培育旅游景区专业投融资机构、健全旅游景区融资风险预警机制、明晰旅游景区投融资利益分配、建立完善旅游景区投融资法律法规体系,克服旅游景区PPP模式的困境,探索PPP模式解决旅游景区开发与建设过程中资金需求问题的优化路径,促进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承德是皇家文化的代表旅游胜地,在总结承德皇家文化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基础上,结合承德市本身是旅游城市的特点和开发皇家旅游景区的潜在优势,着重针对新时期承德开发皇家旅游提出了开发建议,为构建承德国际旅游城市努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地理探测器和ArcGIS空间分析法,根据文化和旅游政务网、河南省统计年鉴和地理空间数据云等给出的数据,对影响河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态势上由西南偏东北走向逐渐演化为西北偏东南走向,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的重心也由北部逐渐向南偏移;社会因素对旅游空间分布的影响力呈现波动变化;经济因素对旅游空间分布的影响力呈现持续增强的变化趋势;而自然因素影响力波动起伏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6.
旅游景区外文标识语对引导海外游客、宣传当地文化、彰显社会文明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河南省多数旅游景区外文标识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基于实地考察,分析了河南省重点景区标识语翻译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峡谷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大多数峡谷旅游资源的开发形式单一,结构简单,且没有很好地突出其应有的文化内涵,没有形成完整的开发体系。本文参照国内外峡谷旅游开发较为成功的同类景区,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的发展规划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福清石竹山祈梦文化有悠久的历史,作为旅游资源开发具有资源、区位、开发基础等优势,体验经济时代的来临为其开发带来了机会,在开发的过程中应注意多方沟通协调,按市场细分理念照顾不同游客需求,与其他景区合作共赢,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旅游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掀起了"智慧旅游"建设热潮.在这个大趋势下,大运河文化带旅游景区的建设需要建设统一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对运河沿线各景点进行串联,将运河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并为游客出行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旅游服务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对景区景点进行智慧化宣传与展示,建设景区标志导视系统、景区智慧导览系统、景区智慧购物系统等.在旅游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建设景区智能应急反应系统、实时游客流量监控系统、立体交通管理系统、互动交流管理系统,同时进行旅游链管理.在旅游营销方面采取与专业网络媒体的合作或者建设自媒体营销体系进行旅游营销的方式.智慧化景区的建设有助于提升旅游品质,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促进大运河文化带景区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湖南文化旅游在景区开发、资源保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不俗的业绩,为今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但湖南的文化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妨碍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实现湖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认真实施特色优势战略、品牌战略、人才战略和集团化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