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水库水体中氮磷影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域的富营养化是普遍的水环境问题之一.富营养化的主要征兆包括藻类迅速繁殖(即发生"藻类水华"),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大批死亡.水库、湖泊的富营养化与水体中的植物营养物富集水平、水文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其中营养物质氮、磷是大多数湖库富营养化的主要控制性营养元素.研究三峡水库氮、磷浓度变化特性和氮、磷物质贡献率,分析泥沙悬移质中的氮、磷的赋存形态和潜在活性,结合一些已发生富营养化的水库特征,与三峡水库形态和运行特点进行类比,探讨氮、磷物质对库区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影响,为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库区水体富营养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双龙湖是浅水型城市湖泊,一度为重富营养化湖泊。综合治理后水体仍处于中-富营养化。探求富营养化限制性因素对于防治双龙湖富营养化、维护双龙湖水质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双龙湖藻类增长潜力试验研究,确定双龙湖富营养化限制性因素是磷,这对于采取适宜管理措施修复水体、保持水质具有重要意义,为湖泊治理、水环境保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常熟市南湖荡为例,对当地主要的农业面源、水产养殖面源、畜禽养殖面源、居民生活面源的污染物排放量及南湖荡水体的TN、TP允许纳污量进行估算,并对南湖荡水体的富营养化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南湖荡的TN、TP排放量分别为113.8 t/a和18.3 t/a,水体的TN、TP允许纳污量分别为134.4 t/a和6.4 t/a。TN排放量已经十分接近水体TN允许纳污量的上限值,TP排放量已经远远超出水体TP允许纳污量。因此,南湖荡水质已经处在从Ⅲ类水向Ⅳ类水过渡阶段。依据计算得到的富营养化参数,可认为南湖荡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研究结果可为南湖荡的污染控制和管理提供依据,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为同类湖泊治理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云 《治淮》2010,(7):13-14
<正>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  相似文献   

5.
朱庄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机理分析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朱庄水库流域污染源调查,结合对水库水体富营养化发生机理分析,在分析氮、磷营养物质在水库水体中循环时,引入氮、磷浓度比的概念,并进行分析计算,阐明朱庄水库水体磷营养物质是影响水库水质营养化的重要因素,确定该水库属于磷限制型水库。通过对朱庄水库营养化问题分析,为制定水库的富营养化防治措施、保证供水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类比法在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环评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国钰 《治淮》2007,(7):35-37
一、水库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是指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水库、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自然现象,在自然条件下,自然水体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  相似文献   

7.
氮、磷循环特征对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朱庄水库营养物质监测分析,氮含量比磷含量大几百倍.氮和磷都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由于受外界环境条件和水体性质的影响,外界污染源调查,氮污染源远远大于磷污染.水库水体溶解氧较大,pH值呈碱性,硝化作用的结果使水体中硝酸盐氮累计;同样的条件,导致不溶性磷的积累,大部分沉积于库底.水体富营养化条件是氮磷达到适合的比例,才会导致水华的爆发.该水库水体磷含量低,是抑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此,该水库属于磷限制性水库.控制水库上游磷的排入量,可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形成,富营养化的危害和影响基础上,结合长江流域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现状,提出了长江流域防治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加快点源治理,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加强面源污染控制,减少氮磷入湖量;加大内源污染治理力度,改善湖库水体理化条件;推进生态修复技术,合理制定调度及管理方案;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强监测与预警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动力学条件下潘家口水库富营养化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2002年潘家口水库运行调度和水体营养盐的变化情况,确定总磷是水库富营养化限制性因子。采用沃伦维德模型和迪隆模型计算了潘家口水库总磷年平均质量浓度,预测正常蓄水位下,水库富营养化临界状态单位面积允许磷负荷量为2.66 g/(m2.a),入库总磷控制量为173 t/(m2.a)。  相似文献   

10.
生物控制技术在水体富营养化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物控制技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属于水污染防治的内环境防治技术方法中的一种方法,它主要是通过富营养化水体中水生生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及其代谢活动达到去除营养物和污染负荷的目的,起到调整湖库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从而抑制水体富营养化进程作用.经调研,目前在长江流域已发生水体富营养化的湖泊(如滇池、巢湖、淀山湖)和水库,在其治理过程中采用的水体富营养化生物控制技术主要有放养食藻(草)鱼(如鲢鱼、鳙鱼)、藻类的回收与利用、水生植物的养殖与收割等.采用生物控制技术防治水体富营养化最大特点是投资少,有利于建立良性生态平衡,但在大型湖泊(水库)采用生物控制技术前必须进行相关科学实验和相应的可行性论证后方可大范围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