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分析IEEE 802.11协议中主要参数对无线接入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设计低成本的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为AP),按照复杂嵌入式系统的系统级设计流程,在AP的软/硬件实现之前使用形式化建模语言POOSL建立了无线接入系统的抽象模型.定量地分析了最小竞争窗口(CWmin)等参数对有效吞吐量和平均延时等性能指标的影响,通过分析CPU利用率,确定了合适的CPU处理速度.结果表明:在系统设计的早期阶段通过系统级建模及性能分析,可以确定系统设计的关键参数.  相似文献   

2.
卫星姿轨控实时仿真系统及串口通信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试星载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接口实时性能,采用dSPACE多处理器系统设计了卫星姿态和轨道控制实时仿真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硬件和Simulink模型总体结构.采用Simulink、Stateflow和S函数建立了该系统的关键模型——串口通信接口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实时仿真系统和接口模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通过网络测量破解了 PPStream(PPS)直播系统的缓存结构和共享机制,发现:与 PPLive(PPL)滑动的共享窗口不同,PPS 具有跳跃的共享窗口.利用“窗口跳跃模型”分析了 PPS 的共享机制对节点间的互惠关系的影响,发现:跳跃的共享窗口将造成节点相位波动.根据该相位波动特征建立模型来描述处于不同相位的人数.数值评估与系统仿真都表明,该模型能很好地反映带宽资源争抢造成节点相位波动的特征,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系统的带宽分配策略以保证节点的播放进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天线协同设计困难、方案可行性评估成本高、评价关系模糊等难点,引入层次分析方法,建立天线系统模型和层次评估模型,通过系统运行过程仿真和验证分析,支持设计数据的获取与计算,进而对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分析和科学决策。以天线驱动设计方案为例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提出方法显著提高了大型天线系统的设计效率,降低了设计优化成本。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系统的评估船舶人员疏散通达性,在分析船舶人员疏散全过程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员疏散通达性评估指标体系,给出了各项评估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依据投入产出系统提出了通达性指数概念,并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建立了船舶人员疏散的通达性评估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某客船的2种不同总布置设计方案进行人员疏散通达性评估,得到了2种设计方案的人员疏散通达性指数,并对各项指标的冗余率或亏空率和设计侧重面进行了分析,为船舶总布置设计抉择和改进及人员疏散科学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ADSL接入网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OSI网络的分层原理和ATM网络分层协议模型,提出了基于ADSL接入网的实时数据采集协议模型,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基于Utopia接口提取数据的数据采集设计方案,并给出了基于FPGA的数据提取控制接口(CTRL-E)的设计与仿真.本系统实现了基于ADSL接入网网路的实时动态数据采集,达到对网路进行实时监控与管理的目的,系统设计可靠,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层结构的ASON网络管理系统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了ASON(automatically switched opticalnetwork)网络管理系统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种ASON网管系统设计准则和多层结构网管设计方案,将控制平面和传送平面在底层分开管理,高层联合,并借鉴光传送网,设计了各层的管理信息模型.最后,利用该系统和信息模型实现了端到端ASON连接管理。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舰船作战效能评估中评估任务多样化和度量指标间耦合关系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智能体系统 (multi-agent system,MAS)的舰船综合作战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能有效处理评估指标间耦合关系的复杂体系效能度量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舰船作战效能评估的分层递阶控制模型.采用船舶工程分解结构(SWBS)理论建立了舰船评估任务分解机制,提高了任务需求能力向量的准确性.应用模糊集合论(fuzzy set,FS)解决了多任务联邦的并行生成问题,针对评估任务建立柔性评估系统.提出无偏好的联邦成员效用分配方法,保证了指标权重获取的客观性.算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求解舰船作战效能评估问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光伏发电系统中,由于组件和功率变换电路的非线性和时变性,增加了系统控制的复杂度.为此,笔者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电阻参数调整的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详细分析了组件输出动态电阻与最大功率点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一种基于Cuk电路的光伏发电系统,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控制模型,并给出了系统设计过程.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分析、设计的正确性和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基于非定常气动力低阶模型的气动弹性主动控制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气动伺服弹性系统设计主要采用基于频域的非定常气动力有理函数拟合方法。该方法用于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情况,比如跨音速飞行时往往失效。针对该问题,在发展了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建模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将非定常气动力低阶模型用于气动弹性系统主动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该方法将气动伺服弹性系统分解为气动、结构和控制3个子系统,分别建立各子系统状态空间模型,然后组装成完整的气动伺服弹性模型。非线性非定常气动力状态空间模型采用基于Volterra级数的非定常气动力低阶模型方法。根据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建立了气动伺服弹性系统的全耦合模型和部分解耦模型。最后以一个二自由度气动弹性系统的主动控制律设计为例,详细说明了该方法建模、分析和设计的全过程。算例表明该方法能够用于非线性情况,适用性强,可扩展性好,具有良好的集成性,能方便地应用于气动伺服弹性多学科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网络接口缓存设计的开发难度和复杂度,对现有基于FPGA的DDR2虚拟FIFO设计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以FPGA(EP4CGX150F672)为核心、DDR2(MT47H128M16RT-25E)为数据缓存、采用Qsys系统互联及IPCORE辅助搭建设计的改进方案,实现了DVB-IP分组TS流的快速缓存,平滑IP网络抖动,避免了数据码流丢失和延迟过大的问题.该设计方案在降低传统设计难度和复杂度的背景下,具有良好的存储器兼容性,同时具有系统资源丰富、容量大、成本低和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在众多DVB行业的设备中使用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中间件技术在异构与互操作环境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现代化企业信息系统由于分布性、可扩展性和可重用性导致的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复杂的问题,实现异构数据库间数据共享和互操作,采用中间件技术,简化了信息系统的开发,通过对CIS需求的分析和对中间件介绍.描述了基于J2EE中间件技术的CIS体系结构设计方案;特别是对于非结构化数据库和结构化数据库并存的异构环境,通过设计基于.Java技术的访问中间件模型,实现了异构数据库的互操作.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优化设计问题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而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文章把遗传算法应用于研究供应链优化设计,构建一个供应链原型测试系统,并对数控机床制造供应链系统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4.
根据任务与主导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一个综合算法,将系统任务的规划与混合主导的设置综合考虑,降低了系统设计及实现上的复杂度.在BEST系统上的实验结果显示,此综合算法使得系统有较好的用户友好性和鲁棒性,同时也避免了传统混合主导设计的繁琐计算.  相似文献   

15.
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大,嵌入式操作系统扮演了日益重要的角色.通过在不同硬件平台上运行MPEG-4软件的实验对比,详细分析了嵌入式操作系统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为高性能嵌入式系统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6.
由多维星座经星座运算得到用户码本的典型稀疏码多址接入(SCMA)码本设计方案中,多维星座设计的复杂度和最优星座运算确定的难度实际上增加了码本设计难度,对此,分析了SCMA码本对消息传递算法(MPA)具体过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以最大化距离谱最小元素为准则的SCMA码本设计方案.所提方案将多维星座的设计和星座运算的确定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码本设计参数选择过程.在不影响用户码本唯一可译码性的前提下,通过替换部分码本设计参数,降低了参数选择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所提基于距离谱的码本设计方案与现有的码本设计方案相比,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有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CORBA新的机器人多传感器集成系统设计方法.在结合CORBA技术与智能系统中分层递阶思想的基础上,对机器人多传感器集成系统进行了软件与硬件设计.该系统设计对解决多传感器集成系统中复杂性等问题,具有很好的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ZigBee的室内气体污染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ZigBee的室内气体污染监测系统的设计方法。其系统的协调器节点、路由器节点和传感器节点采用树状拓扑布局,节点硬件采用SoC系统设计方案,节点间的网络连接采用的是基于ZigBee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连接方案。在此基础下提出了室内污染气体监测系统的应用软件设计方案。本系统具有硬件复杂度低、体积小、能耗低、操作简单、人体危害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随着超燃冲压发动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正受到世界范围内的高度关注,而其控制系统的设计则是重中之重.首先简要回顾了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建模的发展,表明了对其进行控制器设计的复杂性;然后着重阐述了几种广泛应用于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的控制方法:基于线性化模型的控制方法、反向递推法、T-S模糊控制方法、自适应控制和滑模变结构控制;最后指出了在控制器设计环节需要考虑的若干问题,例如:执行机构的非线性、容错控制、多目标控制、切换控制等,同时也是今后吸气式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Formal verification is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IC design.However,the common models for verification either have their complexity problems or have applicable limitations.In order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ies,a novel model-WGL(Weighted Generalized List)is proposed,which is based on the general-list decomposition of polynomials,with three different weights and manipulation rules introduced to effect node sharing and the canonicity.Timing parameters and operations on them are also considered.Examples show the word-level WGL is the only model to linearly represent the common word-level functions and the bit-level WGL 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arithmetic intensive circuits.The model is proved to be a uniform and efficient model for both bit-level and word-level functions.Then based on the WGL model,a backward-construction verification approach is proposed,which reduces time and space complexity for multipliers to polynomial complexity(time complexity is less than O(n3.6)and space complexity is less than O(n1.5))without hierarchical partitioning.Both the model and the verification method show their theoretical and applicable significance in IC desig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