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日用炻器坯釉配方及其烧制工艺黄炳炎(湖南省陶瓷研究所411206)在我国日用陶瓷生产中,有一种介于陶与瓷之间的制品,名曰“器”,亦称“瓷”。而“器”这一名词最早源于欧洲,英文是stoneware,原意是“石头一样硬的制品”。后来日本人翻译这个名词时,...  相似文献   

2.
质地介于陶与瓷之间的炻器,在美国和西欧市场颇受欢迎。据粗略估算,在美国50多个州中约有近4000家商店出售中国的炻器餐具。中国炻器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画面装饰能适应西方国家重返大自然的消费审美嗜好,而且价格非常便宜,能适应低中档的消费群体。目前中国炻器制品有普通炻器、高白釉炻器、色釉炻器、铁炻器,耐热炻器等品种。专家认为如能根据美欧市场需求开发新一代精细炻器、色胎浮雕炻器等高档产品,必能进一步开拓美国市场美国市场欢迎中国炻器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个古老的陶瓷工业,也起了新变化。在陶瓷这个“家族”中,现不仅有日用陶瓷,炻器、骨灰瓷、工业用瓷、建筑卫生瓷,而且有了精密陶瓷与特种陶瓷,自七十年代出现了陶瓷刀具后,现在又出现了航天用防热瓦、陶瓷发动机、医学用陶瓷关节,而且使用范围已越来越广  相似文献   

4.
据《禹州志》记载:“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中有镇曰神垕,有土焉,可陶为瓷。”经多年来的考证,人们都认为:神垕这个地名老祖先起得很好,既有文化内涵,又有深奥的哲理,可谓“天人合一”,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5.
陶和瓷像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它们的本质和面目有时相似得连行家都难以分清。就说唐山的民用缸盆,这种棕红或酱黄釉色的制品,它究竟是陶还是瓷?现在人们其说不一。究其民间最初叫法,从地方志书中可以找到答案。《滦州志》(1810年版)称:“瓷器,出唐山一带,只有黄黑粗瓷,瓮、盆、盘、盂之属”。《永平府志》(1878年版)称:“瓷器,出滦州唐山、开平一带,黄黑色,用烧瓮、盎诸器。”  相似文献   

6.
据《禹州志》记载: “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中有镇曰神垕,有土焉,可陶为瓷.”经多年来的考证,人们都认为:神垕这个地名老祖先起得很好,既有文化内涵,又有深奥的哲理,可谓“天人合一”,名副其实.传说,这个名字源于《周易》,来自“五行”.《唐六典》中记有“神垕”乃十二月神之一,因它属水,神垕窑多火盛,用它命名,达到水火平衡, “水火既济,大器乃成”.神垕的后世子孙,遵循先人意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合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陶瓷生产.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探索,除创烧出举世无双的窑变钧红釉外,官瓷、汝瓷、哥瓷、天目瓷等各种仿古瓷制品应有尽有,从而使这一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偏僻小镇声震瓷林,享誉海内外.韩美林老师题: “众炉之首”以嘉.  相似文献   

7.
由山东博山陶瓷厂承担的省经委项目“废匣钵制瓷的研究”和“1200℃以下精炻器研究”,于1994年12月22日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 “废匣钵制瓷的研究”项目,是利用工业废料——废匣钵进行精炻器的研制。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研制的精炻器系列产品,强度高、规整度好,热稳定性好,其材质细腻釉面光润色调柔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GB3532—94标准要求,而且变废为宝,减少  相似文献   

8.
<正>绞胎瓷和炻器是我国古代陶瓷制作技艺的一枝奇葩,始于唐代在宋靖康之变后失传。根据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分析,绞胎工艺最早产于唐代至宋代蓬勃发展并发扬到极致,元以后逐渐衰亡。目前针对绞胎瓷和炻器的起源、技法、产地以及断代等问题,已有少数学者作了初步探讨,而对绞胎瓷和炻器的专门研究,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云南的绞胎瓷和炻器在什么时候兴起,在什么时候衰亡已无从考证,我们只能从古书记载中窥其一二。提起云南绞胎炻器,不得不提起云南的千年  相似文献   

9.
据《禹州志》记载:“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中有镇曰神后,有土焉,可陶为瓷。”经多年来的考证,人们都认为:神后这个地名老祖先起的很好,既有文化内涵,又有深奥的哲理,可谓“天人合一”,名副其实。传说,这个名字源于《周易》,来自“五行”。《唐六典》中记有“神后”十二月神之一,因它属水,神后窑多火盛,用它命名,达到水火平衡,“水火既济,大器乃成”。  相似文献   

10.
据《禹州志》记载:“州西南六十里,乱山中有镇曰神后,有土焉,可陶为瓷。”经多年来的考证,人们都认为:神后这个地名老祖先起的很好,既有文化内涵,又有深奥的哲理,可谓“天人合一”,名副其实。传说,这个名字源于《周易》,来自“五行”。《唐六典》中记有“神后”十二月神之一,因它属水,神后窑多火盛,用它命名,达到水火平衡,“水火既济,大器乃成”。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炻器是介于陶与瓷之间的一类陶瓷制品。视其胎体是用含铁量高的粘土矿物制成,故又有铁炻器之称。炻器制品不但具有釉面光润,呈色多变,造型别具一格,装饰线条简单清晰,给人以朴素、幽雅之感。而且还具有耐腐蚀性较好,机械强度较高,在适应机械化洗涤操作方面胜于瓷器等特点,所以目前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加之胎体对原料质量要求较低,便于就地取材。近几年来国内如湖南铜官已大量生产出口,山东、山西等地继起试制生产,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我省不少地区粘土藏量大,但含氧化铁、氧化钛等杂质多,不适于制作细瓷。为  相似文献   

12.
炻器的装饰     
“炻器”,这个词儿在唐山听起来还很陌生,其实在我们唐山很久以来就生产的缸、盆、碗等日用粗瓷都属于“炻器”的范畴。这些粗瓷较陶器烧结致密,吸水率低,接近于瓷,但没有细瓷的半透明度,为了与陶和细瓷  相似文献   

13.
全国陶瓷产品质量评比于五六月间在江苏宜兴举行。河北省有12个产品荣获轻工部优胜产品奖。其中邯郸获奖八项:七瓷厂的四幅壁画,春蕾瓷厂的象牙瓷中餐具、二瓷厂的环球中餐具、三瓷厂的太行牌炻器餐具、五瓷厂的君子兰刻花花盆。磁州窑壁画和太行炻器餐具分别夺得同类产品总分第  相似文献   

14.
余仰贤 《陶瓷研究》2005,20(3):11-13
在景德镇,陶工们把青花瓷,高温颜色釉瓷和釉里红瓷统称为“窑彩”,意即这些都是作釉下装饰,通过窑温一次性烧制而成的彩瓷。其中釉里红瓷尤为难得,连《景德镇陶录》也有“釉里红,窑彩也,千窑一宝”之叹。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董善习撰写的《刻瓷艺术》一书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该书将于今年9月淄博陶博会期间举行首发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系张守智教授为该书作序。14年前,作者的第一版《刻瓷艺术》出版。10多年来,作者又多次去各个瓷区考查取证,进一步  相似文献   

16.
《景德镇陶瓷》2006,16(4):I0030-I0031
“陶天下可陶之瓷.和世间能和之人”座落在陶瓷大世界的夏圣公司拥有最具时代性的艺术思维和丰富的艺术藏品,汇集了历代景德镇名瓷.其中珠山八友珍品.现代名家艺术精品及7501主席用瓷100余件。在这里您将领略到陶瓷工艺精湛的精品和千年炉火的艺术结晶。  相似文献   

17.
炻器由于结构致密、吸水率低、耐热急变性好、机械强度高,适合现代厨房用具的烤烧和机械洗涤的要求,深受国际市场的欢迎.在国外,炻器品种不断翻新.故铁炻器、精炻器、钢炻器、彩炻器等等商品名字不断出现.近年来,我省高淳紫砂厂与我所协作创制了又一炻器新秀一红炻器,以呈朱红胎色而得名.  相似文献   

18.
紫砂是上帝赐给我们上好的一种陶土。紫砂器是介于陶与瓷之间属半烧结的精细炻器。紫砂陶艺作为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是陶瓷百花中的一支奇花。因其巧夺天工、栩栩如生的造型,"圆非—相"、"方非—式",质朴无华,敦厚典雅的内涵,丰富独特的风格,感人的艺术魅力,成为独具品位的文化形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它既可以作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又可当作艺术品欣赏,使人深入其情,使玩者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养。这也许就是紫砂陶艺所独有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强化瓷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熙年  李非柳 《中国陶瓷》1990,(6):10-12,25
强化瓷(DURABLE CHINA)是国外市场上价高、畅销的日用瓷.它的主要特点是,材质抗冲击抗弯强度高;制品器型一般为外卷边;其重量较厚胎炻器轻;较厚胎炻器薄.强化瓷在烧成过程中瓷胎高温结构强度高,烧成变形小,强化瓷制品不易碰破口沿、耐用.颇受消费者喜爱.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强化瓷方面的资料及实物,并进行了检测及研究,现综述如下,仅供同行在试制强化瓷中参考.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资料分析,未来国外日用陶瓷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是:1.陶炻器所占比重将增加 由于陶炻器生产成本低、价廉、耐机械洗刷、能进行蒸煮、冷藏和微波处理等,在日用陶瓷生产和销售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随着洗碗机、微波炉等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未来对陶瓷炻器的需求量仍将继续增长.2.产品向多能、系列化发展.从发展趋势看,陶瓷与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