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1 毫秒
1.
针对目前中国地下水污染的状况,本文对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综述。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主要有闭环剥离法、固相萃取法和固相微萃取法;主要采用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通过对上述内容的综述,为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和防控提供了技术上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地下水污染监测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我国的地下水环境。有机污染物是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来源。这里分析了有机污染物的监测技术,以确保我国地下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玉平 《山西建筑》2007,33(30):348-349
介绍了地下水曝气技术的概念,并从地下水曝气过程中污染物传质机理、溶质转换机理以及溶质运移机理三个方面讨论了地下水石油类有机污染曝气治理的基本原理,旨在解决地下水石油类有机污染问题,并对开展地下水石油类污染修复治理理论与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的有机污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地下水的有机污染源、污染物监测分析、有机污染物分类及其在地下环境中运移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5.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能够在大气环境中长距离迁移并能沉积回地球,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产重危害。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地下水的污染已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重视,为保障地下水水质安全,文章介绍了地下水受持久性有机物污染情况,地下水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来源,提出源头控制与污染后处理的控制技术,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迁移转化机理的研究 ,建立了地下水环境中有机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变系数动力学模型 ,并运用数学物理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解析求解 ,同时对动力学模型中的各物性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 :地下水流速和弥散系数对于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的影响最大 ;当地下水流速比较大时 ,忽略衰变、吸附及生物降解作用的综合系数影响 ,不会造成太大误差。这对于定量化研究有机污染物在地下水环境中对流 扩散状况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同时还为土壤污染预测预报、污染防治和水资源管理与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7.
微污染源水的处理组合工艺对水致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W市水源水和9种组合工艺出水中的TOC,微量有机污染物进行了检测及有机浓集物的Ames试验。结果表明:无论在枯水期还是丰水期,含有活性炭的组合工艺出水Ames试验结果均为阴性,且大大降低了TOC及微量有机污染物的含量,而其它组合工艺出水Ames试验呈阳性。9种组合工艺出水中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包括消毒副产物)含量较低,表明消毒副产物的前驱物含量很低,源水及处理出水中一些非挥发性的有机污染物(如酚  相似文献   

8.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饮用水源质量不仅是保证各族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维护边疆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新疆大部分地区水源为地下水,其中南疆的饮用水水源地全部为地下水。通过对新疆地区地下水源水质分析,发现地下水源中典型污染物为硫酸盐和总硬度,本实验采用了七铝酸十二钙除硫酸盐和Ca(OH)2+AlCl3·6H2O除总硬度的试验研究,以期对新疆地下水水源地出现的硫酸盐和总硬度超标问题的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90%城市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受有机和无机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污染,目前已经呈现由点向面的扩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吴虹  杨茜 《中国厨卫》2013,(10):42-63
据地质调查局专家在“2013国际地下水论坛”的发言中提到:中国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92.75%的受检城市地下水样品中至少存在一项有机污染物;环保部公布,2013年上半年1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共出现22次重金属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11.
针对上饶市的地下水污染实例,运用DRASTIC模型对地下水水污染特征和迁移规律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区的地下水脆弱性属于中等水平,说明地下水具有一定的抗污染能力,不易受到自然表面入渗的影响。由于室内空气流通性较差,挥发有机污染物在被清理出地下水时,地下水饮用要加强管理,并且要减少室内空气吸入,降低人体健康受危害的风险。地下水的对流作用是推动二氯乙烷的迁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成世才  董妍  刘凯丽 《矿产勘查》2020,11(12):2749-2756
为初步了解山东济南市先行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现状,根据研究区68件内浅层地下水有机物检测结果,统计了检出组分、检出率、超标率,评价检出有机污染物环境影响程度,分析其平面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认为,区内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物1,2-二氯乙烷、苯并(a)芘检出率较高,苯并(a)芘超标率和超标倍数最高。有机污染评价显示苯并(a)芘环境影响度ASi计算值为6.0>1.0,已经在某些地区影响了环境健康。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平面上呈点状分布,在组分上呈现复合污染特征,且有机物检出率、超标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检出率丰水期>枯水期,最大超标倍数丰水期>枯水期,分析原因与丰水期大气降水溶解入渗有关。  相似文献   

13.
污水厂污泥中富集了多种来源的有机污染物,若不进行有效处置,将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污泥堆肥是降解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堆肥后有机污染物过度残留也限制了堆肥产品的后续土地利用。以多环芳烃(PAHs)、邻苯二甲酸酯(PAEs)、抗生素和抗性基因(ARGs)等典型有机污染物为对象,综述了其在好氧堆肥过程中的降解效率以及影响因素,同时分析了堆肥产物土地利用生态风险,以期为污泥的土地利用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某工业仓库的空置地块经检测显示,该场地1 000 m2区域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氯代烃类及二甲苯有机复合污染。运用多项抽提技术治理,即通过真空泵抽提系统强化回收地下6 m深的土壤气体及地下水,并配合废水、废气处理装置来去除地下土壤气体和地下水中溶解态的污染物。经过20 d的可调控抽提运行后,对该区域地下水进行采样检测,结果表明地下水目标污染物浓度均达到了修复目标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地表水厂饮用水净水工艺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采用生物预处理和最佳组合工艺对含藻类水源水进行全面净化,通过对各组合工艺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果分析,找到了处理该类水体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6.
净水厂水源主要有地下水和地表水两种,根据水质不同采用的净水厂工艺有所不同。深井地下水水源相较于地表水水源浊度低,因此地下水水源净水厂处理工艺往往不设置加药反应沉淀工序,但存在硫酸根、铁、锰离子超标的问题,其处理工艺通常会选择除铁、除锰滤池,由于深井地下水净水厂工艺大多无加药反应沉淀池,因此其滤池反冲洗水通常直接作为废水排放,大大增加了污水厂的自用水率,对水资源造成浪费。本论文主要对深井地下水净水厂滤池反冲洗水回收进行研究,以宁夏中宁第二水厂反冲洗废水为例,通过对其进行加药混凝沉淀实验,探究其回收处理的最佳投药量及药剂种类、反应沉淀时间等,提高净水厂废水回收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常规饮用水处理工艺对有机污染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了改进的检测方法,在杭州市地表水中检出了有机氯、有机磷农药,且品种较多,尤其以有机磷为主,常规给水处理工艺不能有效去除痕量有机农药等污染物,所以推行国际先进的臭氧一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势在必行,同时也要注重饮用水源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源热泵是地源热泵的一种,它是利用地下水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转换的一种空调新技术。近几年在北方内陆地区,地下水源热泵供暖(冷)方式以其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日益得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的供水水源分为地表水源和地下水源两部分,地表水主要来自密云水库和怀柔水库,地下水主要取自城近郊区的水源井。由于大气降水量减少,一方面密云水库储水量急剧下降,另一方面地下水过量开采,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如水资源紧缺、水质恶化等。近年来,由于干旱少雨,密云水库水位持续下降,库存水量为7亿立方米,可供采水量为2亿立方米,从变化趋势来看,水资源承受能力不断下降,  相似文献   

20.
湛江市地下水防海水入侵的开发利用保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湛江市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以及近年来地下水的动态资料,运用地下水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对湛江市持续开采地下水,防止海水入侵的水源保护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