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在汉阳钢厂1500m3/h空分设备上的应用1978年,我厂投产一台KDON-1500m3/h空分设备,所用凸轮程序控制器经常出现问题,严重影响生产。1987年我厂购买了一台绵阳市无线电四厂研制的台式WKZY-1型空分设备微机工艺切换控制器,经六年运行考验,证明该控制器完全能满足空分设备工艺控制要求。1991年,我厂又建成投产第二台 KDON-1500m3/h空分设备,又购买了绵阳无线电四厂生产的两台WKQX型微机控制器(是老产品WKZY-1型的改进新产品)配用。经两年来的运行,该控制器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稳定可靠,显示直观,便于观察,操作方便,随时都可以视生产具体情况,改变操作工艺程  相似文献   

2.
<正>我厂有1000m3/h和3200m3/h空分设备各一套。两套设备自安装投运以来,入塔空气温度一直较高,超过设计值。特别是炎热的夏季,入塔空气温度最高达42℃。虽然对3200m3/h空分设备的空气冷却塔进行了更换改造,入塔空气温度仍然居高不下。为了解决氧气生产的这一难题,1993年底,结合两套空分设备中修,我们提出了将空气冷却塔换热后的热水(40℃左右)直接排掉,采用两种方式向水冷塔供水,以污氮气进行热交换。供水的第一种方式,将氮水池的补充水直接向水冷塔供水;第二种方式,用Ⅲ#或Ⅳ#氮水泵向水冷塔供水。两种方式供的水与污氮热交换后,回流到氮水池,再由Ⅰ#或Ⅲ#氮水泵  相似文献   

3.
<正>我厂使用的两台 KDON-3200/3200 型空分设备是开封空分设备厂70年代的产品,由于设备老化,工艺也比较落后,虽然我厂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但运行周期一直比较短。1#空分设备自1992年1月份出氧后,至8月份氧气生产就每况愈下,氧产量下降到2400~2500 m3/h,纯度在 98.5%左右徘徊,并有继续恶化趋势。经我们组织人员仔细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我厂使用的硅胶表面比较粗糙,极易下粉,硅胶粉末大量带入塔内,对上、下  相似文献   

4.
天津钢铁集团公司氧气厂 2 #6 0 0 0m3/h空分设备是由杭州制氧机厂设计制造 ,于 1992年元旦投产运行。该设备为常规可逆切换式流程。空分设备自投产以来运行工况一直较好 ,氧气产量夏季可达6 2 0 0m3/h左右 ,冬季可达 6 50 0m3/h左右 ,氧气纯度均在 99 6 %以上 ,并生产液  相似文献   

5.
<正>我厂1992年初订购杭州制氧机厂设计制造的一套氧气产量为6000m3/h、氮气产量为13000 m3/h、带制氩120 m3/h 的空分设备,由吉化公司设计院进行工程设计,我厂首次负责“机-电-仪”一体化的全部工程安装施工。经调试,于1995年5月25日在我厂顺利出氧投产。氧产量可达 6200 m3/h,纯度  相似文献   

6.
<正>哈尔滨气化厂是日产城市煤气160万米3和联产4万吨甲醇/年的大型煤化工企业,是个新建单位。空分分厂则负责气化炉的氧气和全厂氮气的供应。一期工程上马两套空分设备;一套 KDON-6000/6000型空分设备(简称“六千”空分),由哈氧制造,一套KDON-10000/10000-VII型空分设备(简称“万立”空分),由杭氧制造。两套设备均于1990年开始安装,至1992年9月1日全部安装完毕,其中  相似文献   

7.
<正>我厂有两套杭氧厂制造的KFS-860-Ⅰ型空分设备,1#空分塔为杭氧 1972年 6月产品,1974年4月投产;2# 空分塔为1976年10月产品,1986年8月投产。我厂主要用氮,正常生产时氮气供应一刻也不能停。为多产  相似文献   

8.
我厂全低压管式6000米3/时空分设备是杭州制氧机厂生产的,第一套于1971年安装投产,以后又有两套相继投产。由于气压低等原因,产量长期达不到设计能力,特别是3#、4#空分设备,大多在 4000米3/时以下,4# 空分设备检修后能达到 5000米3/时以上。在对前两套设备进行维护检修中,本人有些体会,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宁波炼气厂是宁波市唯一的专业气体生产厂,现有150m3/h 空分设备两套,并已订杭氧厂双高150m3/空分设备一套。我厂创建于1958年,长期来供应市区各医院医疗用氧。为贯彻GB 8982-88 《医用氧气》标准,1992年11月我们在杭州华联制氧机技术服务部协助下,采用 BPO-28/150型往复式低温泵(杭氧产品)泵压汽化充瓶工艺,于1992年11月30日一次试车成功。并于1993年初将医用氧投放市场。  相似文献   

10.
<正>一、事故发生的经过我厂KDON-3200/3200-Ⅰ型制氧机组,是由开封空分设备厂70年代制造的产品,氧气从上塔底部抽取,经3#与4#蓄冷器复热后送出。自1985年投产以来,产品氧气纯度一直保持在99.6%以上,但1992年 9月 14日,我厂灌气台发现氧气纯度稍低,到9月15日氧气纯度仍未好转。经仔细检查发现3200m3/h制氧机送出的氧气纯度不合格,而上塔下部的氧气纯度合格。于是,我们召集厂内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分析:上塔下部分析口A-111  相似文献   

11.
<正>我厂现有两台与150m~3/h制氧机配套的2-2.833/150型的氧气压缩机,是苏州制氧机厂生产的70年代产品。1987年8月在我厂安装投产后,至1992年6月底,已造成四个一级活塞和一台氧气压缩机报废,直接损失达53600元。邻近兄弟厂家也有类似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云南开远解放军化肥厂6200m ~3/h,空分设备的电控系统,首次采用MELSEC—A型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控制。该系统由杭州制氧机厂1990年设计,1992年底开始安装,1993年10月进行联动试车,经过考核后正式投运。PLC系统由彩色显示屏(CRT)、打印机、CPU  相似文献   

13.
<正>氧气产品,竞争激烈,我们温州地区也不例外。1986年有小型空分设备8套(150m3/h以下),销售战打得不可开交,互拉用户,降价“优惠”,结果设备不能正常检修,气瓶安全管理失控,停停开开,能源浪费,效益低下。1987年市有关部门看到这个情况,就以市内两家主要制氧单位为主成立了“温州氧气生产联营管理委员会”,以协调温州市的氧气生产和销售工作。并将温州热处理厂制氧车间改称温州制氧一厂,温州化工厂空分车间改称温州制氧二厂。当时,我们根据温州工业及市场情况,认为开足一套150m3/h  相似文献   

14.
<正>马鞍山钢铁公司供气厂于1992年4月与中国空分设备公司签订了一套14000m~3/h空分设备合同。1993年3月开始土建,1994年2月进入设备安装,至9月3日23;00裸冷一次成功。9月26日开车制氧,至10月4日工况转入正常,生产出合格氧、氮产品,产品氧气先通过低压并入管网。1995年1月13日18:56氧气透平压缩机试车一次合格后中压氧并入管网。从整体来看,该14000m~3/h空分设备(杭氧设计制造)能达到设计  相似文献   

15.
<正>我车间用的是杭氧产KZON-150/600-Ⅲ型空分设备。于 1986年底投产,该机可生产双高产品,且配氩塔可生产氩气。但是,根据我厂实际需要,目前主要生产氮气,氧气放空。  相似文献   

16.
我厂职工坚持“鞍钢宪法”,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为解决公司“南征北战”生产上的实际困难,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70年内试制成功20米3/时简易制氧机一台。几年来氧气的产量、纯度和运转情况都达到理想。为了向兄弟厂(站)学习,并提供简易制氧机的参考经验,现将我厂20米3/时简易制氧机制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受锡山市空分设备辅机厂委托,机械工业部气体分离与液化设备产品质量监察检测中心对其生产的空温式汽化器进行抽检,于1997年11月23日~11月24日在无锡锡兴钢铁公司氧气分厂,在稳定工况下,对QQN-400型空温式汽化器(出厂编号:97368)进行了生产现场检测。  相似文献   

18.
由开封空分设备厂生产的我国第一台全板式1500标米~3/时空分设备,在我厂安装以来,1973年曾生产七个多月,由于还有一些问题,氧气量只有900标米~3/时左右。后来在开封空分设备厂的帮助下,我们于1975年对设备进行了一些改进和检修,并于1976年5月9日投产,氧产量达到1500米~3/时以上,运行以来,工况稳定,效果良好。现将改进与操作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厂职工坚持“鞍钢宪法”,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为解决公司“南征北战”生产上的实际困难,遵照毛主席“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在1970年内试制成功20米~3/时简易制氧机一台。几年来氧气的产量、纯度和运转情况都达到理想。为了向兄弟厂(站)学习,并提供简易制氧机的参考实验,现将我厂20米~3/时简易制氧机制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气动程序控制器,是近几年来在空分设备上开始使用的一种新型切换器。1975年我车间安装了一台西安仪表厂生产的QSC-I型气动程序控制器。经过一年多来的使用及维护,证明这种切换器工作可靠,运行稳定,检修方便,是一种有前途的切换机构。现将安装、调试和日常维护中的一些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