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预应力筋的张拉是基于对称的原则确定张拉顺序的。采用有限元软件ADINA对阜新市博物馆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中一跨度为54 m的混凝土梁的张拉过程进行仿真分析。根据对称张拉的原则,提出2种张拉方案,分析对比2中张拉过程中梁的变形情况,并与顺序张拉做对比,从而进行张拉顺序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延安体育场东看台与健身广场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健身广场第一跨为27.5m预应力混凝土转换梁,东看台采用27.28m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使跨河跨路工程解决了市区排洪与交通问题。对梁端负弯矩较大的部位采取竖向加腋或水平加腋,有效地解决了露天结构中构件不出现裂缝的设计要求。对东看台中间支座梁端负弯矩较大部位,采用一端在梁内固定,另一端在第二跨梁底或梁侧张拉的抛物线布筋方式,避免了因连续布筋过多造成预应力偏心弯矩过大而引起的边柱或悬臂梁受力不合理的现象。给出了结构的特点和节点构造,以及预应力转换梁施工阶段验算结果及预应力筋分段分批张拉的施工顺序。  相似文献   

3.
黄贵荣 《山西建筑》2002,28(5):123-124
在无粘结预应力梁施工中,合理确定施工顺序,严把张拉机具选用标准,采用适当的张拉工艺,能动对材料的质量检验,铺放无粘结预应力筋时的质量控制,浇捣混凝土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及张拉阶段的质量控制,全面增强了施工效果,且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难点提出了相关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4.
卫建雷 《山西建筑》2002,28(2):151-152
介绍了广渝高速公路预应力T梁采用张法施工的情况。对工程概况、锚具质量的验收,张拉设备的配套校验,混凝土构件的检查验收作了简要的叙述,着重对预应力值的控制方法和预应力的张拉过程进行了论述,并采取了相应的几项安全措施,以达到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相似文献   

5.
先张法预应力钢绞线张拉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伟  刘迅 《山西建筑》2006,32(24):131-132
从张拉设备、张拉控制、张拉操作、张拉顺序、张拉程序、锚具安装及其安全问题等方面对预应力张拉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对张拉阶段预应力的损失控制进行了论述,以保证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明固化期间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制作了5根长3 300 mm、截面300 mm×400 mm的缓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梁,每根梁直线布置3根缓黏结预应力钢筋,进行梁的抗弯承载力试验。首先将预应力混凝土梁分批次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然后分2批进行梁的承载力性能试验。在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及承载力试验时采用邵氏硬度计测量试件缓黏结剂的固化程度。在抗弯承载力试验过程中,通过监测梁挠度、预应力钢筋两端的压力变化、裂缝分布等指标,探明预应力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传力机理及梁的承载能力。结果表明:张拉时缓黏结剂固化程度对梁的开裂荷载影响较小,对极限荷载影响较大;缓黏结剂固化度低时,张拉的试件梁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缓黏结剂未完全固化、预应力混凝土梁提前受荷时,其承载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7.
许干先 《建筑施工》2010,32(10):1028-1030
上海南洋模范高级中学文体楼是一幢大跨度高空间的多层建筑,其结构上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结构与预应力梁相结合的结构型式。介绍了工程结构节点的处理以及多层预应力梁张拉顺序等技术措施,实施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部分预应力框架中柱对梁内预应力建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由于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具有许多优点,目前在建筑工程中采用预应力结构日趋增多,部分预应力框架结构较普通框架可获及较大的跨度来满足更大空间的建筑功能要求而逐渐为设计人员所熟悉和采用。  相似文献   

9.
采取室内试验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手段,研究早龄期张拉预应力是否可以降低混凝土梁的徐变值。室内试验部分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制作了4根1∶6的缩尺试件。设计了两种不同的预应力张拉方案,通过比较不同方案中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梁的挠度、梁截面混凝土的应变、梁截面曲率等方面的试验数值,可以看出在早龄期进行张拉的两次张拉方式对于降低混凝土徐变是最有效的。又利用有限元计算了两种张拉方案中预应力混凝土梁的竖向变形,验证了试验的准确性,并再次证实了早龄期张拉的施工方法可以明显地降低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值。  相似文献   

10.
预应力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的预应力次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宝 《工业建筑》1995,25(6):13-16
本文通过对一多层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算例进行分析,比较了按不同张拉施工方案建造的结构中预应力所产生的次内力,指出设计时应采用与实际施工方案相符的结构分析模型来计算预应力的次内力。  相似文献   

11.
陈雷 《城市建筑》2014,(23):95-96
济广高速公路平远至兴宁段九标为预制标,结合业主双标化管理要求,梁板张拉时采用智能张拉系统,确保张拉时能做到全程跟踪、智能控制等,减少环境与人为因素的影响,切实有效地控制了锚下预应力的大小,提高了预应力的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杨宇红  陆伟  黄晓丹 《施工技术》2001,30(11):17-18
通过无锡市人民大会堂预应力钢桁架看台梁的施工实践与监测,证明钢结构通过施加预应力形成预应力钢结构,可较大地减小其变形值;刚性体系预应力钢结构的大吨位预应力宜分阶段施加;预应力筋张拉宜采取初拉及复拉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南京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南北分别设计2个大型拱脚,在南北拱脚之间由396m长预应力地梁连接。本文介绍超长预应力地梁的分区段施工和大吨位预应力张拉。  相似文献   

14.
在张弦梁中用预应力拉杆代替拉索,其结构性能发生变化;通过分析比较得出预应力拉杆式张弦梁的性能特点和设计中应当注意的事项。结合工程实际介绍拉杆式预应力张弦梁在安装、张拉和成形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付奕 《施工技术》2012,41(16):92-94
以浦东空港物流仓储作业区预应力工程为例,阐述了预应力工程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施工难点和实际的技术处理方法,重点介绍了预应力筋的分段布置、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张拉端临时辅助孔的留设、与其他工序的搭接与配合等。实践表明,该施工工艺在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或工程成本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邳州高架桥斜拉桁架连续梁预应力施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杭运河邳州高架桥采用双面双塔式预应力斜拉桁架 ,桁架上、下弦杆件及部分受拉腹杆中施加预应力 ,预应力施工时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 ,确保了杆件在各施工阶段的受力平衡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简支转连续结构体系的施工工艺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对后连续端部的浇筑顺序、后连续预应力的张拉顺序以及后连续端部的浇筑方式缺乏统一的认识。结合实际工程,提出其设计、施工要点及对施工工艺控制的要求。该施工工艺对该类结构的推广、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结合工程实际,简介莆田市地税综合楼大会议室屋面大跨度有粘结预应力梁后张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9.
余蓬 《安徽建筑》2007,14(6):219-220
孔道压浆是后张法预应力梁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文章着重介绍了关于孔道压浆的工程研究,叙述了通过改进压浆材料和工艺提高普通压浆工艺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相差很大,同一截面尺寸构件,当由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控制时,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承载力降低约17%.本文根据预应力钢绞线拉伸应力-应变试验曲线,分析了预应力钢绞线条件屈服强度取值对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的影响.对预应力筋和非预应力筋配筋强度基本相同的部分预应力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