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5 毫秒
1.
最近,贺州市进行城区道路改造,陆续开挖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引起贺州市民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2.
贾咏  李莉 《中州建设》2011,(11):20-22
100米的整体道宽,40米宽的双向10车道,双侧分别宽8米的辅道和3.5米的非机动车道、4.5米的人行道,12米宽的绿化带……桃花盛开时节,沿着这样的一条中州大道开车下来,既畅通省时又赏心悦目。  相似文献   

3.
采用SWMM模型模拟研究了道路长度、道路红线宽度、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宽度、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中透水铺装比例、绿化带中生物滞留设施比例、生物滞留设施下沉深度、绿化带宽度、车行道宽度等因素对海绵型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影响,以期为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的合理确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道路红线宽度、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宽度、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透水铺装比例、绿化带中生物滞留设施比例、生物滞留设施下沉深度、绿化带宽度、车行道宽度会影响海绵型道路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在海绵设施设计参数和设置比例一定的情况下,影响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主要因素是道路红线宽度、绿化带宽度和车行道宽度。制定道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时,应根据道路红线宽度、绿化带面积与车行道面积的比值合理确定。  相似文献   

4.
城市道路人非共板横断面是指非机动车车道与人行道处于同一平面、中间设置分界线或分隔设施的断面形式。与人非共板断面相对应的,是非机动车与人行道处于不同平面的常规断面,但人行道平面高于非机动车道。在2005—2008年前后,“人非共板”断面形式在本市新改建道路中应用较多。之后行业内对这一断面形式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变,由普遍推广到褒贬不一。  相似文献   

5.
从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缘石、雨水口和路肩边沟、绿化带等方面探讨了市政道路设计中关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郑州市机动车停车设施现状 近年来,我市动静态交通急剧上升。据调查,全市共有机动停车场3533个,停车位97973个,其中公共停车场1455个.停车位30380个。市区仅火车站地区、二七广场地区、金博大购物中心。商业大厦等处设有路外机动停车场.其余为占压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设置的临时停车场,侵占道路极为严重.对城市道路交通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7.
以城市道路的人性化设计为研究对象,从城市道路的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等不同类型组成部分的使用需求出发,研究其使用者在安全性、舒适性上的人性化设计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姬秀玲 《山西建筑》2009,35(30):296-297
以一条道路的建设为样本,借鉴国内外的先进设计理念,提出了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应综合考虑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景观设计和附属设施及其相互间关系的新思路,并给出具体的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我国城市社区非机动车绿色通道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西丽 《城市规划》2003,27(4):71-74
1 城市非机动车交通发展的历史回顾历史 ,人类的居住地从自然村落到城镇聚落经历了漫长的形态演变过程 ,其间非机动车交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元前 4 0 0年左右 ,罗马帝国开始修建用于军事的道路 ,当时 ,行人的安全与快捷就已受到重视。在意大利古城旁培 ,任何狭窄道路都设有人行道 ,行人可以安全的走路。人行道比马车道高 ,马车道在下雨天还起排水的作用。人行横道上排列着与人行道同高度的跳石 ,以便行人穿越马路。同时 ,依据人行横道石 ,明确区分了车道线。街道通向广场 ,在广场前设止步石 ,明确区分行人与马车的通行区[1 ] 。再后来 ,…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二、公共客流预期量的推算方法 二、影响公共客流各因素的分析 四、举例 一、前言 城市居民的出行活动构成了公共客流(乘公共汽车、无轨电车等)、自行车流和人流。在平面交通的情况下,道路车行道中间的机动车道担负公共客流和其他机动车流;车行道两侧的非机动车道担负自行车流和其他非机动车流;人行道担负人流。公共客流是道路通行量中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海绵城市的相关概念和部分低影响开发设施的设计原理进行了简要阐述,并以合肥市滨湖新区锦绣大道项目为例,从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从而为海绵城市道路建设提供有益的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郭晓华  戴菲  殷利华 《风景园林》2018,25(12):75-80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道路绿带承担着城市道路重要的生态环境改善功能,道路绿带的断面布局是道路绿地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首次将ENVI-met运用于城市道路断面绿带规划设计模拟中,定量研究城市道路绿带断面形式对PM2.5的消减作用,结果表明: 1)道路横断面绿化类型对PM2.5分布有显著影响。道路绿化导致机动车道PM2.5浓度增加,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PM2.5浓度减少;2)道路绿化能明显消减人行道PM2.5浓度。从PM2.5的消减面积来看,四板五带式>两板三带式>一板两带式>三板四带式;从PM2.5的消减程度来看,两板三带式>四板五带式> 一板两带式>三板四带式。3)两板三带式、四板五带式绿化消减效果最佳,人行道消减率最大提高了18%。研究证实了道路绿化确能改善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的颗粒物污染,为绿色基础设施消减PM2.5浓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汉溪大道路面工程A标中,以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路面工程铺设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为例,着重对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选择、材料组成、混合料拌和、施工工艺、彩色沥青应用与发展等作了全面阐述,同时也介绍了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现状,以利于人们对彩色沥青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南路是武汉市市级主干道,它由西南向东北全长1.45公里,道路红线宽60米,中间机动车道21米宽,两侧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含绿地)分别为6米及10米宽,是内外宾客游览东湖风景区及来访贵宾通往省政府的必经之路(图1)。  相似文献   

15.
信息专栏     
《现代城市研究》2020,(4):131-13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意见,开展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完善城市步行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改善城市绿色出行环境,提升城市品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就开展人行道净化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工作提出意见。意见明确,开展人行道净化专项行动,要确保人行道连续畅通,清理占道行为,保障通行空间;确保人行道通行安全,完善安全措施,加强管养维护。  相似文献   

16.
某钢桁架人行桥,主跨(40+75) m钢桁架,由钢箱梁和钢桁架组成。人行道和自行车道线型设置为高低起伏,在近两端处断面合并共面,在主墩位置设置加强横梁以平衡主梁扭矩,增强结构整体刚度。(40+75) m大跨主梁梁高1.2m,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箱梁通过1.0 m×0.6 m钢斜撑连接。采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迈达斯软件进行建模计算,分析桥梁在施工过程、成桥后运营阶段受力情况,按照规范要求对桥梁结构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7.
自2014年住建部制定《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以来,指导性的推动了海绵城市技术的运用,其中,道路人行道宜采用透水铺装,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可采用透水沥青路面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因此,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简称OGFC)作为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逐步被广泛的应用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  相似文献   

18.
一、工程概况 赤峰桥主桥为一独斜塔双索面弯斜拉桥,桥塔为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结构,主梁为正交异性板的钢箱结构,下部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及钻孔灌注桩基础。主跨为134m,跨越河道;边跨50+41m;主桥总长225m,设有辅助墩和边墩。主桥桥面车行道布置为六车道,两侧设有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桥面全宽39.5m。  相似文献   

19.
《砖瓦》2021,(9)
以厦门新机场莲河片区莲嶝路海绵设计为例,说明了项目控制目标的确定依据,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指标计算,提出在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安装透水铺装,绿化带设置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方法,以达到对雨水的径流总量控制和污染控制的目的,针对海绵工程施工提出注意事项,以保证各设施正常发挥性能,为其他类似的市政道路工程海绵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小汽车家庭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大中城市的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已日益显现,尤其在车位配建不足的老城区尤为严重,占用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小区通道的停车现象逐步扩大,停车难正成为困扰各大城市管理者和群众的社会问题。本文从成都市的案例入手,对当前国内城市停车难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机动车停车场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