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和总结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现状,介绍了配电自动化建设指导原则和技术路线,阐述了配电自动化主站的配置及功能选择,分析了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的终端配置,并对配电自动化通信建设和配电网一次设备改造提出要求。提炼了试点工程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配电自动化建设下一步目标,为当前开展的配电自动化建设和深化应用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现对配电网的实时监视、控制和分析应用,为配网调度和配电生产服务提供核心技术支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用化运行是提升配电网运行管理水平的必要条件。湖南省电力公司2011年启动了长沙河西麓谷配电自动化建设工程,该工程采用"主站+通信汇集型子站+配电终端"的三层构架,实现试点区域配电终端接入、配电SCADA和馈线自动化功能,建设基于IEC61968的信息交换总线,与生产管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调度自动化、配电GIS等系统进行互联与集成,实  相似文献   

3.
袁林 《大众用电》2012,(10):20-21
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系统是连接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与开闭所现场配电终端的系统,通过它将现场配电终端上采集到的各类实时信息传输到主站系统,同时将主站系统的遥控命令等下传至远方配电终端,进而实现对配电网的监控。本通信系统中使用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和EPON技术进行组网,这2种方式均使用光纤通信,具有  相似文献   

4.
镇江配电网自动化的实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镇江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实际,根据配电网自动化的目的和要求,制订了镇江市区配电自动化系统分层实施的策略。将通信系统设计为主站层、子站层和配电终端层结构:而将自动化系统的功能分为主站层次、以配电子站为中心的站端层次、包括配电变压器、柱上变压器和开闭所在内的终端层次。设计了三级通信网络,分析了各层次的自动化功能,并结合实例说明了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隔离和网络重构的功能。最后,介绍了镇江市区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祁贺 《电网技术》1996,20(10):38-40
本提出了县级电网以SCADA为中枢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模式,并就配电管理主站、变电站和配电网远方终端以及通信系统等方面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技术特点及应用成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建设而迅速开展的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开展情况做了较全面的介绍。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的总体目标、技术路线和构建原则,以及试点工程涉及的关键内容。对配电一次网架/设备的基础条件、配电自动化系统架构、主站和终端配置及功能选择、基于IEC 61968的信息交互、多种通信方式的综合应用等主要技术特点做了重点分析,并对试点工程实施后的应用成效从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社会效益及科技进步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和总结。阐述了配电自动化对加强配电网的科学管理和智能电网建设所产生的积极意义,同时提出了尚需注意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配网自动化的基础建设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中城市配电网越来越复杂,配电出线越来越多,如何对10 kV配电网线路进行检测和控制,是实现配网自动化关键所在.针对德阳市目前城市电网现状并结合城市电网建设规划,重点阐述了配网自动化主站层、子站层及其终端层在德阳局的基础建设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湘潭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的工作经验,重点分析了配电自动化方案的规划原则、总体架构和应用系统构成。阐述了配电主站、配电终端、通信方式、信息交互总线等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内容,并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经济效益、管理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概括,为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参考经验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李睿  郑蜀江 《江西电力》2012,36(5):54-56,69
共青城配电自动化系统是共青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系统的建设背景出发,对配网自动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实施方案和预期成效进行介绍。系统采用“配电主站+配电终端”的两层架构,主站和配电终端之间通过无源光网络(EPON)和公网无线信道进行通信。针对共青城配电网存在的网架不合理等问题,本文提出了改造措施,并设计了配电设备和配电终端的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开展了馈线自动化(FA)功能研究,实现配网故障检测与故障识别、故障自动定位和隔离、非故障区的快速恢复供电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赵家庆  田江  钱科军  李春  赵慧  秦舒斐  俞瑜 《华东电力》2014,42(7):1346-1351
结合苏州智能配电网系统工程建设实践,在分析配电网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对智能配电网系统工程建设过程中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分析,并结合苏州配网特点,总结归纳了智能配电网建设中主站系统、通信系统、配电终端等环节的技术特色,特别是根据自身的建设实践,阐述了在系统架构、图模管理、馈线自动化等配电自动化核心内容建设过程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常成  熊炜  袁旭峰 《电测与仪表》2017,54(22):35-41
配网自动化系统是主动配电网实现自愈控制的关键,而配电终端为其核心设备。在集中式配网自动化系统中FTU只有监测和控制功能,主站与终端间配合过于依赖通信网络,一旦通信网络异常就难以实现配电网故障隔离和恢复供电。文章结合智能分布式配网自动化技术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主动配电网系统的配电智能终端,在原有FTU监测、控制功能的基础上,增加线路保护功能,就地实现故障隔离及恢复供电。文中针对主动配电网的特点,提出了改进差动保护方案和自适应整定策略,并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建模验证了该终端的工作效果,对智能分布式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提到级电网以SCADA为中枢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模式,并就配电管理主站,变电站配电网远方终端以及通信系统等方面的设计要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设计方案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智能电网对配电网规划建设以及配电自动化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对中心城市大型配电自动化实施方案进行研究。结合实例展示配电自动化多专业统筹、技术路线选择,工程可行性控制、配电网生产运行检修及调度监控需求与支撑技术控制等具体的技术内涵和先进的设计理念。其中包括: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涉及的配电网区域特征分析、设计水平年和规模规划原则;主站系统及其信息量规划、规模控制、总体技术要求、主站体系结构、功能设计;信息交互架构及其交互边界界定与信息集成应用;配电终端及其辅助配套;配电网通信体系设计目标、配电网通信技术选择、以太无源光网络(EPON)组网方案和光缆设计等主要技术环节。给出了大型案例应用的基本成果并验证了设计思想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黄建业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专业员工获选理由:承担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验收测试,完成主站DA功能测试、配电终端与主站的联调试验,对主站故障处理策略不完善和配电终端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承担福建省2013-2020年配电网配电自动化专项规划。编写配电自动化提升方案,指导地市供电公司开展差异化、规范化配电自动化改造。编制《福建省配电自动化终端接入主站技术标准》,规范配电终端接入主站。  相似文献   

15.
根据福州电业局配电网分级管理的特点和通信网现状,阐述了该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结构、主站功能和通信组网等建设要点。  相似文献   

16.
馈线自动化技术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徐丙垠 《电网技术》1998,22(3):54-60
馈线自动化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关键技术。本文介绍了馈线自动化的基本概念、系统的结构、通信技术和馈线自动化的远方终端及主站技术。文章最后介绍了美国纽约长岛电力公司(LILCO)的一个馈线自动化工程的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提升配电网智能化运行水平,对江苏省进行了2015-2020年配电自动化规划.首先介绍了江苏配电网现状,明确了规划依据和规划方法,并从主站配置、终端配置、通信规划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规划方案,确定了配电自动化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最后分析了规划的成效.分析表明配电自动化规划和建设工作将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8.
就柳州市城市配电网络的现状,根据配网改造的规划,提出柳州配电自动化的发展方向,横向系统结构为系统中心主站上层平台结构和底层终端结构组成;纵向编织 站至二级主站至配电终端再到爸压用电抄表的四层式结构组成,即多、城域网、中压网及低压网;系统完成配电网络的SCADA、配电故障处理、抄表计量、用户信息等功能,达到了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电压质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塑造企业形象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9.
配电自动化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泉根 《电世界》2001,42(8):4-6
近年来,配电自动化正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配电自动化一般由主站,通信网络,变电站自动化或配电自动化系统二级主站,配电自动化远方终端构成,文中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的主要任务,发展,功能,对通信的要求以及实施馈线自动化的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指导城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在满足开放性、兼容性、可靠性和扩展性等设计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初级模式、中级模式、高级模式等3种城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实用方案。通过分析配电自动化对一次网架和设备的要求,总结配电主站、配电子站、配电终端的功能及配置要求,阐述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机制。具体分析3种实用型城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功能组成和结构形式,基于灰关联投影理论优选出合适的设计方案,为城区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和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