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学成 《石化技术》2022,(3):232-234
普光气田是国内首次大规模开发的高酸气田.具有压力高、H2S和CO2含量高的特点,集气站是高含硫气体经过地面集输系统的关键部位,为保障气田安全平稳生产,集气站场集输系统定期进行检维修工作.本文详细阐述了高含硫集气站场检维修工作的目标和思路,主要内容、关键技术和方法,确保了集气站场检维修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了普光气田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高压、高酸性、高产气田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天然气产量的大幅增长,高压、高酸性、高产(简称"三高")气田进入全面开发阶段。为保证"三高"气田的安全生产,针对"三高"气田的特点,从井场→采气管道→集气站→集气管道→处理厂→外输交接点等各个环节进行梳理、分析,找出影响"三高"气田安全的主要因素,确定保证安全的关键环节,并对现有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适应性分析,提出了保证"三高"气田安全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普光气田主体、大湾区块及元坝气田等高酸性气田集输工艺设计中遇到的缓蚀剂批处理带来的实际问题为例进行分析认为,缓蚀剂批处理对高酸性气田集输工艺流程及安装有特殊要求:对于输气量较大的集气干线尽量采用复线或同沟敷设的管网布局;对于有复线经过的集气站场,出站管线应分别接入复线,并要精确计量进入每条管线的输气量;如果一条集气干线经过若干集气站场,建议沿线经过的集气站场都设置收发球装置。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普光高含硫气田集气站全面检修中的检修目标、检修思路和检修步骤。对重点检修技术作了较详细介绍。对检修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对于高含硫气田每单座集气站场,两年一次全面检维修方案。  相似文献   

5.
Z气田管网在冬季运行过程中存在起始站外输压力上升速度较快的问题,对集气站的安全运行存在一定的隐患。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对目前Z气田所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生产现状的详细调研,对集气站分离温度等集气站运行现状的进一步了解,利用树图原因分析方法客观分析了导致管网运行存在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集气站分离温度较高,并针对主要原因结合目前气田的生产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即单井进加热炉排列组合的重新调整和站内增设注醇工艺)。措施实施效果分析表明到达了降低集气站分离温度的目的,有效降低了管网起始站外输压力上升速度,保证了集气站及集输管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普光气田高含硫化氢、中含二氧化碳,大部分气井在投产前进行酸化压裂改造,提高单井产能.投产后滞留于井底的酸压作业液随气流进入集输流程和设备,因黏度大、pH值低,造成气液计量误差较大,集输流程堵塞并加速集输设备腐蚀.为消除残酸混合物进入集输流程和设备后带来的影响,集气站场安装了分酸分离器对残酸混合物进行分离,气井残酸混合物...  相似文献   

7.
普光气田是目前国内正在开发的H_2S和CO_2含量最高的气田,设备管线出现腐蚀破裂的概率很高。为避免出现腐蚀破裂事故,近期开展了集气站场全面检修。通过对站场内不同材质管线、设备容器的局部腐蚀部位和腐蚀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投产时间长、产杂质及水多、未进行过检修的设备管线局部腐蚀较明显,主要原因为:设备内高酸气含有压井酸液、地层水、硫沉积等大量物质,并未能及时拉运、冲砂;管线和容器内未涂防腐层或防腐涂层脱落,加快了局部腐蚀;高压设备和管线受酸性气体、液体的冲蚀较为严重。为避免腐蚀情况的进一步加剧,保障集气站场管线设备处于受控状态,生产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酸液拉运、冲砂作业的管理,同时强化内防腐层修复和预防腐蚀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线监测一般分为超声波检测和声发射监测两种。根据普光气田集气站场汇管和分酸分离器不同程度的缺陷,相应选择了不同的在线监测方式,通过实时在线监测最大程度发现了设备缺陷,保障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使用。在线监测能够及早发现活动性缺陷,达到良好的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气田集气站采用有人值守管理模式,出现事故或来气压力波动时,站场工艺不同承压工艺及设备均设置安全阀,可实现超压自动放空,事故放空后,需人工现场手动关断进出站阀门,处理问题工艺后还需取下安全阀进行校验,导致全站停产。随着数字化气田推广建设,集气站将采用无人值守管理模式,通过参考国内其他数字化气田,在徐深气田集气站采用了超压联锁放空及关断工艺,实现事故状态自动关断进出站阀门、自用气阀门,自动开启或关闭放空阀门,降低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0.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三低"气田,集气站生产工艺以压缩机增压后进行天然气外输,压缩机排烟温度为370~400℃时,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既造成了大量热源浪费,产生热污染。为提高压缩机烟气余热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结合集气站用热情况,对余热回收工艺技术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余热回收解决方案。根据余热利用项目的运行效果,做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技术分析,并对集气站压缩机的余热回收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我国的能源现状及全球能源的消费结构,指出目前我国正处在能源需求增长最迅速的时期.我国的天然气资源丰富,为了更经济合理地利用天然气资源,应采用高压、高钢级管道输送.最后指出了高钢级管线钢管今后发展的方向是进一步提高钢级和输送压力.  相似文献   

12.
从“深盆气”到“根缘气”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深盆气”是一个既不能反映天然气成藏机理也不具有分类地质意义的非正式术语。如果按照其特点及地质模式,要确定一个气藏是否属于“深盆气”,首先就必须找到“气水倒置”的界面,而该界面的确定往往不易落实。“根缘气”被界定为致密储层中的具有“根状”天然气聚集,通常表现为致密储气层与气源岩的大面积接触,尤其是致密储层底部具有含气特点,天然气运移聚集服从“活塞式”原理。“根状”特点的出现表明了浮力的限制性作用,与常规气藏依靠浮力驱动的置换运聚模式形成原理上的差异。由于储层孔隙结构的复杂性,气体运移方式在2种典型的气藏类型之间常出现一系列过渡,它们也属于“根缘气”的范畴。因此,采用“根缘气”概念进行气藏类型判识,避免了对区域性气水倒置界面的追索。对于典型的根缘气藏,往往可以达到“单井定乾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内几个典型的凝析气田根据自身特点采用不同集气工艺的情况。对凝析气田的站场布局、集气流程、计量方式以及水合物抑制工艺的适应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了不同集气工艺的适用范围。通过对各种工艺、技术的分析对比,提出了在凝析气田地面建设中,应优先采用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4.
压缩天然气与天然气汽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使用天然气作为汽车燃料、汽车改装、天然气储存以及加气站的全套技术均已成熟,并已投入大批量生产,据统计,国外已有天然气汽车150万辆,天然气加气站近2200座。  相似文献   

15.
天然气汽车的贮气技术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贮气技术是天然气汽车的关键技术。本文综述了天然气汽车贮气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发展车用天然气贮存技术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东濮凹陷浅层天然气测录井显示好,其它录井方法难以发现、电测资料难以判别等问题,在综合测试、气测等资料确定产层类型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了气测解释浅层气层的多个图版和解释标准,提出了烃组成形态图版、烃含量区间图版识别浅层气层的方法。濮浅2井的气测解释结论与测试资料的对比结果表明,利用气测资料识别浅层气效果好,解释符合率高,为浅层气层识别和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促进了浅层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曹雯  刘晓华 《天然气工业》2004,24(9):136-138
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建设天然气长输管线的配套设施——储气库已势在必行。通过库址比较,目前位于江苏省金坛盐矿的盐层被认为是建设地下储气库的首选目标。盐穴储气库的垫气量随储气库的深度和运行压力区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通过预测,江苏金坛盐穴储气库的垫气量约占总库容量的33%。若按常规使用天然气作为垫气,对一座年供17×108m3工作气规模的储气库群,其垫气费用将占储气库总投资的28.5%。若使用价格更低廉的惰性气体作为垫气,将能够节省总投资的16.7%。文章介绍了法国用惰性气体替代天然气作储气库垫气的经验,并针对江苏金坛盐穴储气库用氮气替代天然气作垫气进行了具体的技术、经济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用自行研制的采样装置和气相色谱联用分析甲烷燃烧气体。色谱柱固定相为PoraparkQ,柱温范围-99~250℃,氦气作载气。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迅速精确地分析确定甲烷燃烧气体的成份和浓度。采用校正归一法定量,相对误差<2%。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多数油气田井口存在油气被盗现象.为了防止生产阀门被开、关装气包,采取了许多防范措施,这些防范措施虽然减少了天然气被盗,对随意开、关井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但仍存在油套压力无法录取及清蜡阀门无法正常试井监测的问题.研制一种采气井口防丝堵技术,该技术既可有效避免井口天然气被盗,又能及时录取油套压力和流静压力,且各种维护措施都能正常实施,方便了气井的维护与管理.  相似文献   

20.
浅谈天然气管道投产中气推气置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然气管道投产作业中置换方法,在分析国内外现状并对各种置换方法优劣比较的基础上,阐述了气推气置换方法置换顺序的选择、注氮量和天然气推进速度的确定方法、投产方案的编制、组织实施以及投产中应注意的事项,为其它天然气管道投产置换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