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当抽油井流压低于原油饱和压力时,环空中由于气体从油中分离出来而产生泡沫段,从而失去明显的油气界面,无法采用回声仪测试油井的真实液面。根据物质平衡方法设计的拟液面测试仪,可通过测试油井环空排气量来确定油井的真实液面。现场测试表明,该方法比回声仪测试法减少误差10%以上。  相似文献   

2.
高油气比油井由于泡沫段的影响,使得录取的资料数据误差大而不能准确地计算出油井的真实液面,为此对井中油套环空流体流动状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理论计算泡沫液面的计算公式,即去掉拟泡沫段的拟真液面,使动液面资料真实、可靠,为油井采取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油气比油井由于泡沫段的影响,使得录取的资料数据误差大而不能准确地计算出油井的真实液面,为此对井中油套环空流体流动状态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理论计算泡沫液面的计算公式,即去掉拟泡沫段的拟真液面,使动液面资料真实、可靠,为油井采取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物质平衡法通过测试环空中的气体排量折算出真实的环空液面,可以克服双频道回声仪所遇到的困难,为分析泵效、折算地层压力及区块注水补充地层能量提供依据。中原油田采油二厂研制的拟液面测试仪既能用于有泡沫段的油井,又可用于无泡沫段的油井,对于井深超过2500m的油井更适宜。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油藏综合治理和制定单井措施提供重要依据,冀东油田不断改进抽油井试井工艺,完善解释方法.目前主要通过起泵测压、环空测压、液面监测和随泵测压等方法进行抽油井试井.起泵测压主要用于测静压;环空测压受井深、井斜的影响不能大面积推广;液面监测简便易行,但折算井底压力的精度受到泡沫段和油、液界面位移的影响;随泵测压可准确地反映井底压力的波动变化,能够指导抽油井措施的实施.对井底压力的折算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要分别确立适合各区块的液面折算井底压力的经验公式和计算方法,同时用环空实测压力与液面恢复方法进行对比验证其准确性.现场实践证明,准确的试井资料在油藏动态分析和油井措施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吐哈油田开发初期,生产气油体积比往往在200以上,机采井生产稳定后,环空流体基本处于静止状态,故存在一段泡沫段。动液面测试过程中,声波遇到泡沫段上界面时即开始反射,测试的液面为"假液面",这类油井的动液面测试误差达到500 m以上。为此,研究了一种新方法来解释油井的真实液面。应用这种新的解释方法解释油井液面深度,不但能确定液面的真实深度,并且能确定泡沫段的长度,解释精度大于95%。  相似文献   

7.
高气油比抽油井环空泡沫段量化计算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振松  陈伟 《吐哈油气》2006,11(2):169-171
由于抽油井环空内的气液两相分离,导致泵筒内存在一段低密度流体,其梯度由于含气量的上升而大大降低,通常称该段为泡沫段,在高气油比抽油井中该现象尤为严重,严重影响环空液面测试的精度。通过对泡沫段形成机理分析,确定敏感参数及泡沫段量化定义,形成泡沫段界限压力理论,从而实现对油井泡沫段的量化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8.
抽油井间接测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抽油井生产时油套环形空间流体分布规律,给出了抽油井井底流压和关井后井底静压的计算公式。在PVT矿场资料基础上,着重解决了抽油井井筒内含气油比重和油水混合液比重的计算方法,並对压力计算公式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逐一加以讨论,从而给出了抽油井不起泵通过井口测动液面或恢复液面计算流动压力和静压的方法。通过5个区11个层块的35口抽油井试验,不仅获得了满意的液面法压力恢复曲线,而且计算的流动压力和地层压力与压力计实测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9.
在油套环空中 ,根据油气水密度差异 ,抽油井流压可由下式计算 ,即pf =pg+pog+pogw ( 1)其中      pg≈pc ( 2 )pog =0 .0 1ρ(Lp-Lm) ( 3)式中 :pg———气柱段压力 ,MPa ;pog———油气段压力 (泵吸入口至动液面压力 ) ,MPa ;pogw———油气水段压力 ,MPa ;pc———抽油井套压 ,MPa ;ρ———油气段平均密度 ,t/m3 ;Lm———动液面深度 ,m ;Lp———泵吸入口深度 ,m。油气水段压力pogw是指泵吸入口以下至油层中部液柱压力 ,一般不随套压而变化。油气水段压力 (pogw)是含水和油气比的函数 ,含水高、油气比低 ,pogw值大 ;含水低、…  相似文献   

10.
用多相管流理论计算抽油井井底流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相流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油田的具体情况,介绍了一种计算抽油井井底流压的方法。该方法分3段分别考虑抽油井从井底经环空到井口的压分布情况:从动流面到井口段按纯气柱计算;从泵入口到动液面的环空含气油柱段采用零静液流理论计算;从井底到泵入口段采用Hagedorn-Brown的方法计算。  相似文献   

11.
油井静压与油层中深、动液面、流体密度、含水、采液指数等因素有关,运用混液密度与含水、原油密度关系式,流压与混液密度、油层中深、动液面关系式计算出流压。再运用采液指数与含水关系式,生产压差与日产液、采液指数关系式计算出生产压差。最后运用静压与流压、生产压差关系式计算出油井静压。把计算出的油井静压与实际测得的油井静压进行分析对比确定出该方法的可信度。用该方法进行油藏压力评价,比传统方法更精确。  相似文献   

12.
塔河油田碳酸盐岩油藏因油稠掺稀生产,电泵井停掺稀测液面存在电流升高、过载及躺井风险,加大了生产成本,同时因掺稀生产油套环空存在泡沫段及负压,导致电泵井动液面数据极其缺乏,制约了油田的开发生产。电泵井憋压法计算动液面以电泵井的频率与扬程及总动压头之间的关系作为理论依据,推导出动液面的计算式,并在现场进行了大量对比实验,证明计算结果合理、可靠,可用于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3.
哈德4油田开发初期地层压力较高,大部分油井均能自喷生产。利用PIPESIM软件对哈德4油田的哈德1井做了不同压力水平保持条件下不同含水时期油井自喷生产特征研究,预测了该井不同液量下的停喷压力,并通过系统节点分析研究了不同地层压力条件下不同油嘴的协调产量和影响参数的敏感性。该研究结果将为确定合理的油藏压力保持水平、合理的采液量以及及时进行采油方式转换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达西定律表明,油井地层压力与井筒产液量和井底流压具有相关性。因此,从矿场生产实际出发,建立了油井生产压差与井筒产液量之间的数学模型,通过历史拟合方法,求出了地层压力与井筒产液量和井底流压之间的定量关系式。该方法可在不停抽情况下,根据油井地面生产资料随时定量分析地层压力,在油田矿场动态调配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某油田B单元8口井共49个测压点应用不停抽压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相关性较好,平均相对误差仅1.67%。此方法可以作为重点变化单元动态分析定点测压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油井堵水效果预测的计算公式,利用公式的计算结果,可以帮助选择日产油量增加,日产水量下降的堵水油井和堵水层位。公式是根据油井堵水封堵高含水层后,含水率下降,井底流动压力降低,生产压差增大,会提高其他层产油能力的原理推导出来的。计算公式是半经验半理论的,适用于大庆油田。其他油田结合自己的具体特点,将公式的系数进行适当修正即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要使自喷井堵水后增产,堵层含水率必须较多地高于未堵层含水率,但抽油井堵水,只要堵层含水率略高于未堵层含水率,就会收到油井增产的效果。所以,在含水率等同条件情况下,抽油井的堵水效果会比自喷井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抽油井用液面计算压力的两种方法后指出:混和法采用一段流体计算井底静压,即用大庆地区的松Ⅰ法推算地层压力,而用三段流体计算流压,这是逻辑上的矛盾。在计算流压时,未区分泡沫液面,因而计算值偏高,甚至高于地层压力。地层压力计算值误差太大的原因,主要不在于松Ⅰ法,而是建立的一段流体状态数学模型不符合油井情况,及取用的流体相对密度不合理等造成。“液面在井口不计算压力”不合理。应该推广系统法计算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