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一、我国农业对磷肥的需要量 化工部根据农业部提出的对磷肥的需要量,到2000年年需要有效P_2O_5750~1080万吨,主要发展高浓度磷肥和复合化肥,完成上项产量年需要标准磷矿2800~4000万吨。 二、目前我国磷肥产量 年分 年产有效P_2O_5比上一年增长% 1981 251万吨 — 1982 253.7万吨 1.2% 1983 266.6万吨 5.1% 目前产品基本上是普通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酸法磷肥约占70%,其中复合磷肥不到1%;热法磷肥约占30%,其中重过磷酸钙不到1%。所产磷肥平均含有效P_2O_5仅14%上下。  相似文献   

2.
湿法磷酸是高浓度肥料重过磷酸钙和高浓度复合肥料磷铵、硝酸磷肥、NPK之复肥的主要原料,也是日用磷酸盐的原件;湿法磷酸经脱氟还可加工成食用磷酸盐和饲料磷酸氢钙。世界磷酸总生产能力1983年已达到3616.1万吨。其中美国1123.8万吨、苏联677.8万吨。发展中国家1981年磷阵的生产能力巴西66.7万吨、印度71.3万吨、波兰49.6万吨、罗马尼亚42.2万吨、南斯拉夫56万吨(均以P_2P_5计)。而我国仅为6万吨,可见其差距。国外高浓度复合肥料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磷酸工业的急剧发展,美国湿法磷酸中的92%用于肥料工业。我国磷酸和高浓度复合肥料发展迟慢的原因主要是没有认识到发展高浓度复合肥料的重要性,重氮轻磷。例如我国七十年代化肥投资中的92.63%用于氮肥,而用于磷肥、钾肥包括硫、磷二矿在内的投资仅占7.37%。直至几年前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把发展复合肥料的生产做为一条方针定下来”的指示后,才真正重视起来。随着我国复合肥料的发展,湿法磷酸工作在近几年内必将有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1989年底,全国县以上的磷肥厂已有591个,统计能力为468万吨P_2O_5/年。该年实产366.28万吨P_2O_5,如果加上当年进口磷肥148.76万吨P_2O_5,则平均每亩耕地可以施用3.5公斤P_2O_5。1989年生产的366.28万吨P_2O_5中,普钙为263.03万吨,占  相似文献   

4.
湿法磷酸是制取复合肥料、流体肥料以及高浓度磷肥的重要中间产品。每生产1吨 P_2O_5的湿法磷酸约副产4.5~5吨磷石膏,一个年产6万吨 P_2O_5的湿法磷酸厂全年排出的磷石膏将达30万吨左右,如此大量的磷石膏如不能很好地给预处理或利用,工厂就无法进行生产。事实上,副产磷石膏的处理和利用已成为我国发展湿法磷酸生产急待解决的课题。近年来南化公  相似文献   

5.
<正> 普钙是我国磷肥的主要品种之一,1983年占全国磷肥总产量的73.49%。根据农业部要求,化工部规划:到2000年N:P_2O_5:K_2O=1:0.6:0.5时,需磷肥990万吨(P_2O_5),比1984年产磷肥252万吨(P_2O_5)提高2.92倍;现在钾肥产量也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的要求,所  相似文献   

6.
<正> 一、污水循环的重要性萃取磷酸是生产高浓度磷肥和复合肥料的中间产品,在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里,萃取磷酸产量都是很大的。例如,美国产量已达到1000万吨/年P_2O_5之多。为改变我  相似文献   

7.
1984/85年度,世界磷肥总产量为3522.7万吨 P_2O_5,其中62.5%左右是湿法磷酸提供的,湿法磷酸的80%以上是用来生产磷酸铵和磷酸铵系复合肥料的。硝酸磷肥的产量目前占磷肥总产量的约4%。湿法磷酸生产自1870~1872年开始,已有  相似文献   

8.
最近,由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规划发展司及原化工部规划院组织召开的磷复肥工业发展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我国磷肥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需上一个档次。 据了解,1997年我国磷肥生产能力已达893.13万吨(折P_2O_5,下同)。产量为649万吨,其中高浓度磷复肥产量占磷肥总产量的18.24%。而农业部门提出的磷肥需求量分别是:2000年为900万吨。201O年为1200万吨。  相似文献   

9.
引言我国磷肥工业从解放以后兴起,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阶段,目前产量仅次于美国、苏联居世界第三位。我国磷肥工业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1)产量少,我国“六五”末P_2O_5年产能力350万吨左右,同期美国约850万吨,苏联约700万吨;(2)大中型骨干企业少,全国目前722个磷肥企业中95%以上是年产量5万吨以下的小型企业;(3)产品品种单一,有效浓度低,我国磷肥工业支柱是两大单一产品——普通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几乎占磷肥总产量的98%,高浓度磷肥和复合肥料产量小于2%。两大支柱产品的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磷肥生产能力已超过1500万吨/年(按18%P_2O_5的标准肥料计)。品种以普钙和钙镁磷肥为主,此外尚有少量的磷酸铵、热法重钙、沉淀磷酸钙、硝酸磷肥和偏磷酸铵等。年产10万吨的湿法重钙厂也将在近期内试车投产,标志着我国的磷肥生产技术已具备一定的基础。磷肥工业的生产水平概括起来可从三方面来衡量:1.要有高的作业率。2.大规模地生产高浓度复合肥料。3.实现遥控或自控操作。防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七十年代后,国外磷肥工业继续向高效、复合品种发展,普钙在磷肥工业巾已处子次要地位。1974-1975年度,世界普钙产量为1223.5万吨P_2O_5,占磷肥总产量的28.6%。1980-1981年度世界普钙消费量,占总P_2O_5消费量的17.5%。据文献介绍,日本UNICO公司综各方面资料,经分析予测1984-1985年度,世界普钙产量将有1424.1万吨P_2O_5,占磷肥总产  相似文献   

12.
<正> 一、前言重过磷酸钙是一种高浓度磷肥,含有效P_2O_5>40%,其中水溶性P_2O_5占有效P_2O_5的80%左右。1982年我国第一座10万吨/年湿法重过磷酸钙生产装置在云南磷肥厂建成试产,结束了我国重过磷酸钙全部依靠进口的历史。为适应农业机械化施肥作业的要求,同时促进云南磷肥厂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将粉状重钙进一步加工成粒状重钙,并达到国家对“以出顶进”产品的质量要求。粒状重钙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近年来由于高浓度磷肥及高效含磷复合肥料在农业生产上的需要迅速增加,因而湿法磷酸的产量飞跃地增长,到六十年代末期全世界湿法磷酸的年产量以P_2O_5计已接近一千万吨(其中美国的产量占一半以上)。进入七十年代以后,全世界湿法磷酸产量仍迅速增长,据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化肥工业发展虽然迅速,但仍不能满足农业需要。1989年全国磷肥产量为366万吨P_2O_5;氮磷钾比例仍严重失调。要达到农业部门规划2000年磷肥产量871—933万吨 P_2O_5及1995年起 N:P_2O_5:K_2O 达到1:0.5:0.2的要求,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此外,我国目前磷肥产品仍以低浓度和肥  相似文献   

15.
(一) 在近十年来,世界工业发达国家生产和施用高浓复(混)合肥料迅速发展,约占化肥生产总量的70%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我国复合肥料, 1983年(磷铵)的产量0.77万吨P_2O_5,仅占磷肥总产量的0.29%。用基础肥料直接施用不可能完全满足各种作物的需要,因此发达国家尤其如美国,在靠近磷矿产地集中生产基础肥料,并且实现  相似文献   

16.
云南腾冲硅藻土作钒催化剂载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蕴藏有丰富的磷资源,仅滇池地区一级品富矿量达5.6亿吨,是我国主要磷资源基地之一。1968年云南生产磷肥22.17万吨(按P_2O_5100%计,下同),其中重钙7万吨、普钙7.26万吨,合占磷肥产量的64.3%。每生产1吨这类磷肥,需耗硫酸1.95~2.38吨。1986年云南生产硫酸26.386  相似文献   

17.
前言高浓度、高品位的复合——混合肥料是化学肥料的发展方向。五十年代中期开始,普钙这一最早的磷肥品种在磷肥中地位日益下降。如美国1955年普钙(P_2O_5计)占磷肥产量的75%,到1970年下降到35%,同期重钙和磷铵发展很快,1970年重钙产量超过普钙,磷铵(P_2O_5计)等于重钙产量。美国化学肥料的有效成分含量(N P_2O_5 K_2O计)在1950年平均  相似文献   

18.
近十几年来,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巴西政府重视化肥工业的发展,尤其是磷肥工业的发展引人注目。1970~1980年这十年中磷肥消费量增长了近3.5倍。1980年消费量达到185万吨P_2P_s,产量为130.6万吨P_2O_5。目前巴西的磷肥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  相似文献   

19.
湿法磷酸是制取高浓度磷肥和高浓度含磷复合肥料的基本原料,同时也广泛应用在其它的化学工业上。它在化肥工业中的地位按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已经显得越来越重要。我省磷矿资源丰富,尤其是不久前发现的上蒜磷矿与团结磷矿品位较高杂质少,极适宜用作湿法磷酸的生产原料。为了对我省小普钙和小碳铵厂进行改造,我所以上蒜磷矿为原料,直接生产40%P_2O_5以上的磷酸以进行高浓度复合肥料粉状磷酸一铵的试验研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六十年代以来,世界化肥生产中复合肥料的增长很为显著。1970年度复合肥料中含有的磷素已占磷肥P_2O_5总产量的54%。向复合肥料引入磷素的主要方法是应用湿法磷酸,但是随着合成氨和硝酸生产技术的改进,应用硝酸分解磷矿制取复合肥料的方法一硝酸磷肥法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尤其在含硫资源缺乏的西欧,硝酸磷肥的应用已很为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