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装配式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是采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柱作为主要的受力构件,通过整体张拉预应力钢筋而形成的板柱结构体系.在介绍装配式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的构造和受力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较为流行的住宅建筑布置特点,运用通用分析软件SATWE,以单位建筑面积的结构混凝土用量作为经济指标,进行了装配式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住宅建筑合理高度和跨度的理论分析后得出结论:7.8 m的跨度柱截面为600 mm×600 mm时的30.8 m的高度是比较合理的;高度为44.8 m柱截面为800 mm×800 mm时的9.0 m跨度是相对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整体预应力板柱建筑的柱网由矩形发展为正六角形,在国内属首创。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六角柱网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的施工方法及其措施。  相似文献   

3.
1981年建成的中国建筑一局建筑科学研究所2#试验楼,是我国第一次采用拼装楼板的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建筑(图1)。全楼三层,建筑面积为1342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434761 1 515 23 2738‘74 1 13J30︸肠的、8491 04 1 20 35 6393已.‘..几曰.几2 22 2 2 2 23 3.3 3 3.33六0 4 4J兮4通山 题名建筑结构与施工小型空心混凝土砌块五层住宅试点工程设计施工简介小型空心砌块块体图选录小型砌块砌体施工的几点体会评论继续开展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体系的研究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实测分析整体预应力板柱试验住宅结构设计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试验住宅设计整体预应力板柱折线配筋方法的探讨钢筋混凝土的剪力传递及预埋件计算方法的试验研究预应力混凝土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预应力汉白玉石结构预应力多层框架预应…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标协字[2008]52号文《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制、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的要求,由北京中建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全面修订的《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技术规程》,经本协会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组织审查,现批准发布,编号为CECS52:2010,自20011年3月1日起施行。原《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建筑技术规程》CECS52:93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6.
一、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概念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是用高强度钢丝束对预制板、柱构件沿双向柱轴施加预应力,使板柱弹性固结,形成整体空间框架。这种结构不另设梁,主要受力构件是板和柱。柱上也不设牛腿,预应力既是构件安装的手段,也是结构承受荷载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彭威华  赵晖 《中外建筑》2004,(3):127-128
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体系作为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在我国多个省区得到了推广运用.本文对一两层的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建筑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对其抗震性能作出了评定.  相似文献   

8.
整体预应力板柱建筑的结构特点是:当整层的非预应力楼板吊装就位后(由设置在柱上的临时支托支承),在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上,对预先穿好的高强钢丝来施加预应力,这样逐层进行,使之形成整体空间结构。依靠预应力连结起来的板柱节点称作摩擦节点。在这里,预应力不仅是承重手段,同时又是装配手段。这种  相似文献   

9.
《建筑结构学报》1981,2(6):80-80
力损失的计算6(31触34 44 3847矛.、了、‘‘、‘、子七3 4 45一O 综合论述关于我国工业建筑结构体系的评议和建议—工 业建筑结构体系会议纪要对八十年代建筑结构的设想与展望以概率理论为墓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我国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初稿中的若千概 念问题优化技术在土建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设计与研究装配整体连续梁板结构体系的设想与试验研究无粘结预应力井式梁板悬挂技术夹层升板结构全折板建筑结构体系整体预应力装配式板柱体系试验楼结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V形折板屋盖结构无牛腿长柱装配整体多层框架结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九八二年一月,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建筑科学研究所2号试验楼建成。这是我国第一幢采用拼装楼板的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建筑。在这幢建筑中,成功地应用了明槽配筋多跨连续折线预应力工艺。该楼柱网5.1×6.3米,层高3米,建筑面积1334米~2,共三层,其中首层为试验室,第二、三层为研究室和办公室。主体结构以预制混凝土柱(截面350×350毫米)、一间两块的双向肋形拼装楼板(厚250毫米)和边梁为承重构件,用多跨连续折线预应力拼装起来,并与承受水平力的剪力框一起构成空间框剪结构。拼装楼板的拼缝设在建筑物的纵向,拼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结合四川省科委住宅试点工程,对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已做了单元的结构性能试验研究。但在实际工程中整体预应力的效果如何,尚缺乏经验。现结合工程的施工条件及结构和建筑的具体情况,对整体预应力效果,进行比较系统的现场实测,以保证工程  相似文献   

12.
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体系采用预制整间大楼板,楼板四角留有直角缺口,与柱角的两个侧面相邻。楼板与柱之间留有2~3厘米空隙,填入早强水泥砂浆,通过板间明槽及柱上预留孔道穿入高强钢丝束,然后以整个建筑平面为单元施加预应力,将柱之间的简支楼板与柱组装起来,在板柱间形成摩擦平接接头,再进行孔道灌浆以及灌注板间明槽  相似文献   

13.
我们根据南斯拉夫“IMS”体系,对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单元——四柱一板并带悬臂阳台板作了试验研究,并结合试点建筑,对设计、结构性能及施工工艺等亦进行了探索。 “IMS”体系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4.
<正> 为在强震区推广应用预制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通过试验研究在唐山建造了两幢整体预应力板柱框架——剪力墙房屋,其平面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在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中,通过先直线张拉,后压折固定的方法,把预应力钢筋做成折线的型式,使其受力更为合理。当跨度较小、楼板为整板时,这种方法是方便的。但是,随着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向大跨方向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涉县铁厂住宅楼建筑面积约4000m~2,高7层,采用建设部重点推广的整体预应力板柱建筑新技术,成为天津市第一幢板柱结构工程。它采用整板形式,柱网为5.4m×3.3m或5.4m×3.0m,柱子截面0.34m×0.34m。楼房东西长50m,由16根柱子分为15跨;南北宽11m,由3根柱子分为2跨。采用钢质锥形锚和镦头锚具。该工程由天津建设开发设计所和中国建筑一局科研所共同设计,由中国建筑一局科研所张拉。  相似文献   

17.
整体预应力板柱建筑1957年创始于南斯拉夫,称为IMS体系,现已在不少国家推广应用。唐山地震以后,1977年下半年起,国内开始进行试验研究,建造了一些试点建筑。1981年9月,国家科委与中建一局签订合同,安排进行整体预应力板柱建筑成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现在,成套技术的研究工作已经全面完成,并于1985年9月由国家科委委托建设部组织签定通过。  相似文献   

18.
用预应力的方法,将全部钢筋混凝土楼板、柱和剪力墙等预制构件组装起来,并浇筑成为整体(见图1)的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建筑,是一种与传统做法显著不同的新型结构,它巧妙地解决了在高烈度地震区应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问题。这种结构,通用于多种建筑,称为IMS体系,已为南斯拉夫等许多国家采用。我国也已开始系统地研究,并建造了一批试点房屋。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四川省的应用与发展现状。在设计方面大量推广应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在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应用方面,简介了近年建成的部分工程,有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的高层宾馆建筑、大跨度预应力索网屋盖结构、三向预应力混凝土T型刚构桥、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竖向预应力混凝土大跨度框架及其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构件。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理论、方法和设备。  相似文献   

20.
设置剪力墙的整体预应力板柱结构抗震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1/3比例的带剪力墙的预应力板柱结构空间模型的抗震试验、已建成房屋的原型结构动力特性实测和结构弹塑性性能的计算分析,讨论了整体预应力板柱新型结构的抗震性能,并提出了抗震设计计算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