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测定全水分、发热量、煤灰熔融性以及分析工业、采取商品煤样、制备煤样等环节与项目都属于煤质检验的工作内容。为了保证煤质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与可靠度,需在煤质检验工作中对技术和管理这两个层面的内容及问题加以高度重视。对此,笔者从煤质检验过程中的采取、制备、分析化验、测试人员四个方面出发,分别对其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在如今提倡环保和低碳经济的社会里,对于清洁型能源的利用和开发范围正在逐步地扩大。因此,为确保能源的清洁性需要对煤质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化验,而全水分测定就是煤质分析工作中重要的一项。本文主要从煤质分析和化验相关技术出发,简述了煤质分析与化验工作中煤的全水分测定需要注意的相关问题及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全水分测定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分析了煤质检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重点介绍了煤质检验中应该注意的管理问题、提取制备煤样问题和分析化验煤样结果问题,强调每一个问题所涉及的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应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每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都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通过对煤质检验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保障生产煤炭的质量,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煤的各种性质,合理利用煤炭资源,对煤质进行准确分忻,是进行煤贸易或以煤为原料的焦化企业及以煤作为燃料的工业生产所必需的。在生产中要获得准确的煤质分析结果,通常要先对大批量的煤进行采样和制备,获得具有代表性的煤样,然后进行煤质化验。根据煤种的不同,检验人员采用不同的化验项目并提供相应的检验数据。这些检验数据即是判定产品质量的客观依据,因此检验数据必须具备真实性和精确性。在实践中如何提高检验数据精确度是煤质分析工作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煤质分析的准确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煤质分析前制样的准备工作以及制备不同煤样的操作规范;从溶液配制、滴定分析仪器使用以及挥发分和全水分测定方面论述了煤质分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阐述了测定次数及有效数字处理方法;提出采用先进检测技术,减少人为误差,以提高煤质分析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影响煤质分析准确性的因素较多且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对煤质实际值与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偏差,而煤质检测结果不仅决定着煤炭质量和行业内的竞争优势,而且可对煤炭企业后期的生产和销售工作造成一定影响。针对煤质检验特点,在详细分析了影响煤质分析准确性因素的基础上,给出了控制煤质化验准确性的关键性技术并对其进行了准确度评价,以期为提高煤质检验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巴伦诺尔一矿煤质得到了17组煤质分析数据,包括Mad,Ad,Hdaf,Qgr,d。利用多元回归分析的原理,建立煤的发热量关于煤中水分和灰分含量的多元回归方程,并通过R检验、F检验、t检验,证明了回归方程的作用显著,即具有实用价值。但是线性回归分析仅能对煤的发热量进行估算,并不能精确预测。因此,采用了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多元线性回归的初步预测结果进行小范围修正,修正结果显示总体预测精度明显提高,这2种方法的结合,效果优于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煤质检测精度不仅会影响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还会对选煤厂的经济效益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了选煤厂的基本情况及其对煤质检验的基本需求。重点研究了基于交流阻抗谱技术的煤质快速检测系统。检测系统可以对煤炭中的水分和灰分等技术参数进行快速检测,每个样品检测时间在10s~20s范围内。将快速检测结果与线下化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之间吻合相对较好,验证了快速检测系统的精度。煤质快速检测系统在选煤厂中的实践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为选煤厂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针对水分、强度、碘吸附值和亚甲蓝吸附值等煤质活性炭典型指标,对净水用煤质活性炭在实验室检测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分析原因,提出了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传统化验方法人工干扰大、化验周期长、化验结果滞后等问题,实现神东商品煤煤质的快速检测,通过对目前常用煤质在线检测技术的优劣势对比后,选择安全、无污染的激光全元素煤质在线分析仪并与采样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商品煤的快速检测。利用煤质在线分析分析仪实时检测采样系统二次缩分后弃样的全水、灰分、发热量、挥发分和全硫5个煤质指标。通过与常规检验的结果对比,激光全元素煤质在线分析仪检测值与常规化验方法的偏倚小,但由于混煤水分较大、容易蒸发、煤质较复杂,所以煤质在线分析仪对混煤检测的偏倚比精煤大;分析仪对灰分和发热量的检测与常规检测变化趋势吻合较好。因此采用激光全元素煤质在线分析仪与采样系统结合的方式可满足神东商品煤快速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有无内构件(传热板和中心集气管)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不同水分含量煤的热解特性,考察了两反应器中煤料的升温特性、热解产物分布、焦油品质以及气体产物组成和半焦热值。结果表明,内构件可以强化传热和调节热解产物在反应器内的流动,相对无内构件反应器,有内构件反应器的反应时间缩短近一半。在有内构件反应器中,当煤水分增加,导致煤热解反应要求的时间延长,焦油中轻质组分(沸点低于360℃)含量明显升高,焦油收率先增加后降低,热解水和热解气产率升高,而无内构件反应器的热解产物无明显差异。当加热温度900℃时,煤水分从0.41%(本文中无特殊说明的均为质量分数) 增加至11.68%,焦油产率从9.21%增长到10.74%;当煤水分增加到15.93%,焦油产量下降到10.26%。两反应器气体平均组成随水分增加的变化趋势相似,气体热值均随水分增加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徐廷万 《煤化工》2014,(1):61-62
针对攀钢钒煤化工厂焦炉用煤特点和捣固配合煤水分要求,采用煤调湿工艺并安装微波在线测水和加水控制装置,保证捣固炼焦配合煤水分波动在1%以内,稳定装入煤水分,为生产顺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邹进  吴杰  朱彤 《洁净煤技术》2013,(5):120-122
煤中全水分是炼焦精煤中一项重要的计价指标,中国动力用煤采用收到基低位发热量计价,每增加1%的全水分将会使发热量降低260J/g左右。准确测定煤中全水分,可减少煤炭供需双方的质量纠纷,使煤炭按质计价更科学、公正、公平,在煤炭按质计价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准确测定煤中全水分可行的操作方法,以避免煤炭供需双方产生不必要的质量争议。  相似文献   

14.
刘志华  吴寅 《水泥工程》2019,32(6):14-15
根据高水分印尼煤的煤质特点,分析了HP磨煤机磨制高水分印尼煤时的技术特点,从研磨出力和干燥出力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HP磨煤机的选型方法。通过实际工程HP磨煤机选型实践,得出HP磨煤机可以磨制收到基水分高达40%的印尼煤,研磨出力和干燥出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我国大型优质神木煤田12个煤样的主要性质,对其水煤浆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煤中水分和含氧官能团是主要因素,水分中以最高内在水分与水煤浆浓度呈线性相关,提出以最高内在水分作为评价指标。并研究了煤浆的改性方法,一是加热方法使水分和官能团脱除,煤表面亲水性降低,使煤浆浓度大幅度提高,二是除去煤中可溶无机离子,可使煤浆粘度降低,并添加某些电解质有可能提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胡炳旭 《河北化工》2014,(4):150-151
煤场库存关系到区域煤炭的供应关系是否能够平衡发展,保证其数据资源的精准性,是煤矿库存管理和控制的依据。针对煤场库存影响的因素进行探析,尤其是露天煤矿煤质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从露天煤矿煤质因素对于煤场库存的影响出发,在此基础上依次从发热量、水分和灰尘3个角度探析了煤质因素对于煤场库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洗煤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郄美俊 《煤化工》2004,32(6):37-38,41
对洗煤生产中存在的洗煤能力与浮选能力、压滤能力不配套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工艺、设备及技术改造方面提出生产合格质量精煤的措施,改造后入洗原煤为105t/h,精煤水分≤15%,精煤的回收率对易选煤达到75%。  相似文献   

18.
为考察原料煤中水分对神东煤热解产物分布的影响,通过格金试验和固体热载体小试试验研究了神东煤中水分对热解特性的影响,得到神东煤在不同水分下热解产物的分布规律。格金试验表明,水分对神东煤热解产物中焦油和热解气收率有显著影响。随着水分降低,神东煤热解产物中焦油收率从9.98%降至4.92%,热解气收率从8.47%上升至11.07%,热解水收率从2.74%上升到5.94%。小试试验结果与格金试验趋势基本相同。随着原料煤中水分的降低,焦油收率下降,热解气收率上升;未经干燥的原煤在不同温度下热解的焦油收率比干燥后煤样平均高2.17%,热解气收率平均低1.58%。热解温度对H2和CO比例影响较大,对其他气体比例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水分对神东煤的热解过程及其热解产物分布有显著影响,热解原料煤中水分的增加有利于抑制神东煤热解水和热解气的生成,提高焦油收率,因此有望通过控制原料煤中的水分来调节热解产物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宋建军  周立荣  林美强 《广州化工》2012,40(13):103-105
通过对鄂尔多斯低阶煤干燥后的吸潮特性试验研究,确定干燥后的煤在自然环境中的最大回吸水分。试验结果表明,对于该煤种,最经济的干燥后产品煤含水量约为12%。同时对该煤种进行自燃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措施,能够有效防止该煤种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自燃现象。  相似文献   

20.
利用Fluent软件对多管回转式煤调湿工艺进行了速度场模拟,研究了烟气在干燥器内的速度分布,得到了煤调湿过程中烟气的运行规律。在1t/h多管回转式煤调湿装置中进行了半工业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吨煤粉烟气耗量2000m3,烟气入口温度245℃,煤粉湿度12%的条件下,煤粉湿度降低到6.7%,达到了炼焦煤调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