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以稀土镁球墨铸铁为研究对象,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其中的夹杂物,并进行元素面扫描分析,结合热力学计算结果和动力学条件,分析了Ti-Ce-S复合夹杂物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Ti-Ce-S复合夹杂物呈块状,分布在珠光体和铁素体的晶界处,尺寸为3 μm;球化处理过程中,CeS为TiS的形成提供非均匀形核核心,Ce对TiS的还原作用是促进Ti-Ce-S复合夹杂物形成的主要因素,Ti-Ce还与镧、钡、镁等元素复合形成夹杂物,分别是Ti-Ce-La-S、Ti-Ce-Ba-S、Ti-Ce-Ba-Si-S、Ti-Ce-V-C和Ti-Ce-La-Mg-C-N-S复合夹杂物.钛、铈等元素间的充分反应和此类夹杂物的有效去除是保证球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气体保护条件下,常规熔铸的Mg-Gd-Y-Zr合金中夹杂物的形貌、分布及形成原因,并通过计算分析了夹杂物的沉降行为.结果表明,Mg-Gd-Y-Zr合金中有MgO或Y的氧化物为主的球状、簇状、不规则状、线状的复合夹杂物和含熔剂夹杂物,夹杂物的平均尺寸为12.7μm,平均体积分数为0.26%.夹杂物出现的频率随其尺寸增大而急剧减小,尺寸在20μm以下的夹杂物占夹杂物总体积接近85%,尺寸在45μm以下的夹杂物占96%.计算结果表明,夹杂物沉降速率与其尺寸和密度相关;夹杂物密度增大,可使镁合金中夹杂物的最大尺寸减小,计算得到的合金中最大夹杂物的尺寸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439铁素体不锈钢板坯的夹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逐道创除的方法对439铁素体不锈钢板坯的皮下夹渣缺陷进行分析,运用金相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分析了439板坯内部夹杂的情况。由于皮下夹渣的存在,使板坯的修磨率需2.7%以上。内部夹杂物多为TiN,且夹杂物沿板坯厚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对称分布;同时靠近板坯外面区域,夹杂物数量多尺寸小,而板坯中心区域,夹杂物数量少,但尺寸大。  相似文献   

4.
采用光学显微分析法在不同直径硬线钢的不同部位,分析了非金属夹杂物的数量、大小和分布特征。检测分析说明,夹杂物的尺寸与热轧硬线钢的直径相对应,多数夹杂物分布在硬线钢的中间部位。单向变形过程中氧化物类夹杂物普遍破碎,沿变形方向成串分布。。  相似文献   

5.
夹杂是影响ZM6镁合金铸件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通过拉伸试验测试含有夹杂缺陷ZM6镁合金的力学性能,对试样断口宏观形貌和微观形貌进行观察,测量夹杂物尺寸,定量研究夹杂物的等效直径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的影响,建立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与夹杂物等效直径之间的函数关系,并采用ANSYS软件建立含有不同夹杂物尺寸的ZM6镁合金有限模型。结果表明:ZM6合金中的夹杂物主要为氧化镁;等效直径能够很好的表征夹杂物尺寸,随着夹杂物等效直径的增大,抗拉强度和伸长率会随之降低;有限元模拟表明夹杂物和基体界面位置存在明显应力集中,且位于基体较薄界面位置,可较准确预测含不同尺寸夹杂物的合金拉伸性能,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偏差5%之内,抗拉强度预测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6.
IF钢铸坯表层大尺寸夹杂物分布对冷轧钢板表面质量有较大影响。采用ASPEX自动检测法与逐层刨削法研究了IF钢铸坯表层20 mm内中100 μm以上夹杂物的三维分布。铸坯表层20 mm内夹杂物共分成3类,气泡、氧化铝+气泡、块状氧化铝,数量比例分别为72%、26%和2%。结合水模型研究了结晶器内大尺寸夹杂物被凝固坯壳捕获行为,结果表明,在现有浇铸工况下结晶器内大尺寸夹杂物主要集中在上回流涡心处与浸入式水口下部等结晶器“死区”位置。消除结晶器内死区有助于减少铸坯表层大尺寸夹杂物,提高轧板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7.
超低硫X65管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本钢超低硫X65管线钢中夹杂物的研究结果表明,LF精炼初期,钢中夹杂物主要是球形、多边形和大量簇状的Al2O3夹杂物,99.1%的夹杂物尺寸小于20μm。微合金化后,部分Al2O3夹杂物中出现TiO、SiO2、MnS等成分。钙处理后,夹杂物的平均直径达到8.58μm,大量夹杂物为含有微量MgO、SiO2或MnS等的2~50μm的球形mCaO.nAl2O3,部分为Al2O3、MnS、CaS或CaS-MnS。铸坯中夹杂物数量最少且尺寸最小,96.9%的夹杂物尺寸小于10μm,未发现大于50μm的夹杂物,平均直径为3.71μm。铸坯中大部分为球形的以mCaO.nAl2O3为主要成分的复合夹杂物,还有少量的Al2O3、MnS和CaS夹杂物等。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研究铸铁中钦夹杂物的方法。先用扫描电镜观察灰铸铁金相,然后用电化学方法把夹杂物从试样中萃取出来,再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对夹杂物进行进一步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灰幻铁中的夹杂物,当含有其它合金元素时,呈不规则形状;而纯的TiC、TiN等则为规则形状。铁夹杂在基体中的分布呈弥散状;片状石墨中存在的让夹杂物可成为石墨核心。  相似文献   

9.
于淼 《锻压技术》2022,47(4):74-77
齿轮由于原材料存在大尺寸脆性夹杂物会产生连续疲劳断裂,为了研究锻造对夹杂物的分布和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了金相、冲击、扫描电镜及能谱微区分析等方法,对问题原材料锻造后的夹杂物分布、冲击性能、断口形貌等进行了分析,并与正常原材料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经过锻造,夹杂物的分布明显改善,条状夹杂物已破碎,未见大尺寸超标夹杂物...  相似文献   

10.
夹杂物/析出相尺寸对晶内铁素体形核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巍  付立铭 《金属学报》2008,44(6):723-728
建立了铁素体在夹杂物/析出相上形核的物理模型.从相变形核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出发,研究了晶内铁索体在夹杂物/析出相上的形核过程,分析了夹杂物/析出相的尺寸、界面性质等因素对晶内铁索体相变形核的影响.结果表明,与铁素体具有较小接触角的夹杂物/析出相更有利于晶内铁素体形核.当夹杂物与基体的界面性质一定时,铁索体在夹杂物上形核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夹杂物的尺寸(夹杂物的曲率半径),尺寸过小不利于铁索体形核,尺寸过大对形核贡献较小.对任意类型的夹杂物/析出相,给出了其计算最优尺寸的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际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