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短信的发送需要GSM模块和处理器协作完成,GSM模块与ARM处理器通过串口连接,处理器向串口发送接收AT命令与GSM模块形成通信回路。中文短信的发送采用PDU模式,根据PDU模式标准形成PDU发送包,实现短信发送。本文根据无线电话项目的短信发送模块的实际开发流程编写,本文内容通过测试。  相似文献   

2.
孙先松  王鲁涛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22(8):2412-2414,2418
1553B芯片测试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构成,下位机是用两片DSP芯片作为控制芯片构建两个1553B总线的终端,上位机在计算机上用LabVIEW平台控制一块1553B的总线板卡,并且通过串口发送各种测试命令给下位机,共同完成对DDC公司的BU-61580系列芯片的内部功能、总线协议功能及电气特性测试,对被测芯片处于BC、RT、MT三种不同类型终端时的各种功能与时序进行直观显示;测试环境与芯片在实际运用中效果一样,可以对芯片进行筛选,成本低;通过在某单位实际应用表明,该测试系统具有测试简单、功能全面、性能稳定的特点,系统还可自检,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刚  王跃科  乔纯捷 《测控技术》2007,26(12):48-50
在某大型测试系统的设计中,为了实现多只处理器问灵活的数据交换及并行处理,提出了基于Ethernet的多处理器并行系统设计;通过FPGA实现了以太网交换机的介质无关接口与处理器同步串口的接口转换,从而实现了处理器接收和发送网络数据.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多处理器的并行数据处理。为实现高效的对多处理器系统的开发调试,提出了基于Ethernet的多处理器网络调试方案,最后对系统的可扩展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便携式导航系统穿戴方便、工作可靠,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分体式便携导航系统.系统由传感器无线发送终端和手持无线接收终端两部分组成,发送终端采集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给接收终端.与其他个人导航系统相比,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成本低和便于携带等优点,传感器数据通过无线传输不需要硬件连接,并且采用了DMA控制器实现串口数据收发,极大地提高了MCU利用效率.经过测试系统能够稳定可靠地实现导航数据无线传输和导航功能.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支持多协议的智能仪表存在的串口不足问题,在研究了智能仪表软件架构、串口接收点和串口发送节点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支持多串口同时抄表的智能仪表程序。同时,较详细地阐述了设计中支持多协议的串口接收程序,以及支持多协议的串口发送程序的设计流程。实践证明,该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智能仪表协议的多样性和串口数量有限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6.
直接转矩控制是一种新型的交流电机变频驱动控制方法。本详细介绍了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算法在TMS320F240 DSP控制器上的实现方法。TMS320F240 DSP芯片丰富的片内外设资源给编程带来了极大方便。程序能够基于直接转矩控制算法高效地控制电机运行。并且,实现了DSP程序与PC上位机的RS-232串口通信。在PC上可以通过串口向DSP发送命令、设置参数。本设计的程序对直接转矩控制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的研究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基于模拟平台发送AT命令对移动终端自动化测试的原理及具体实现方案的分析和设计.分析了自动化测试在软件性能测试中的重要性,给出了GSM移动电话数据模块自动化测试的实例,并介绍了其在移动终端设备软件性能测试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HCS12系列微处理器(MCU)中使用的串行监视程序.这个监视程序通过MCU的串口与客户电脑连接,能通过背景调试模块(BDM)开发工具对程序进行修改.监视器能够识别23位简单调试命令,通过不同的调试命令对目标进行编程.监视器本身有两种模式,在不同的模式下通过一些子程序可以对目标进行不同的操作.  相似文献   

9.
李震涛  尹玉军 《测控技术》2010,29(12):55-58
目前分布式测控系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多数分布式系统中控制终端地理上分散、所处环境恶劣、拆装困难,终端控制程序远程更新的问题亟待解决。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测控系统中控制终端的程序下载方法,该方法使用系统中串口总线网络从主机传输程序代码到控制终端,解决了现场调试中需要拆下控制终端的程序存储器来重新烧制程序的问题。该方法不仅适合于现场调试,也给程序修改和升级带来方便。  相似文献   

10.
地检质谱仪上位机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实现了质谱仪上位机软件系统,可完成对质谱仪的状态信息接收、各项重要参数的监测与实时设定。软件能够在试验时通过串口发送控制命令来实时控制质谱仪的状态,也可通过串口采集质谱仪的相关参数及实时数据,并在数据采集后提供数据处理、分析和特定格式谱图保存功能。  相似文献   

11.
董士虎 《工矿自动化》2012,38(2):103-106
针对传统的以太网测试采用ping包方式存在带宽窄、操作不方便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8051单片机和FPGA模块的16路以太网测试仪的设计方案。该测试仪支持16路以太网测试,其中的FPGA模块可提供对外的16路SMII,发送方向用于接收C8051单片机的配置数据并根据配置数据发送相应的以太网包,接收方向用于检测和统计接收到的以太网包,并把统计信息回传给C8051单片机。测试结果验证了该测试仪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MSP430和DM9000的以太网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以太网的数据传输效率,设计了以MSP430FG4618为核心的控制单元,驱动以太网接口芯片DM9000EP的嵌入式系统的以太网接口。通过单片机完成网卡芯片的初始化、数据的封装、接收和发送控制等,而网卡芯片则负责以太网数据的接收和发送。测试结果表明了UDP数据传输过程,经自行裁剪的UDP/IP协议栈,提高了UDP传输效率。该接口具有硬件接口简单、外围器件少、价格低廉、开发周期短等特点,同时也能满足测试、采集等高速数据传输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变压器的在线状态监测对于变压器的故障诊断以及电网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以机械参数为主、电气参数为辅的变压器振动分析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在线状态监测系统。系统通过工作现场的数据采集终端检测变压器的振动、电压、电流和油温信号,使用串口和以太网实现数据采集终端和上位机之间的数据通信;上位机采用LabVIEW软件对这些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变压器的工作状态。试验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在线监测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采用JAVA语言实现的手机收发短消息的系统。该系统通过PC机向手机发送AT命令来实现短消息的收发功能。本文先介绍JAVA语言的串口数据读写的实现,然后介绍利用AT命令实现短消息的收发。  相似文献   

15.
将无线传输技术与虚拟仪器技术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数据控制与传输系统.该系统具有控制指令发送、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3种工作方式,控制指令和传输数据两种信息类型.通过系统结构设计、电路设计、通信协议设计、软件设计、LabVIEW系统界面和USB驱动程序设计等,该系统可以向微处理器发送控制指令信息,设置上位机和下位机工作模式和工作参数,实现传输数据信息发送和接收的半双工通信功能.整体设计表明,为无线数据的控制与传输提供一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以太网技术的发展,远程电源监控在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提出了以以太网作为远程终端和前端服务器通讯的介质,对远程嵌入式电源进行控制技术的研究。根据远程客户端采集信息,具体分析得出了对远程电源的控制要求,通过数据库作为接口,和服务器控制程序进行通信,服务器程序通过循环检测数据库的信息,更新控制信息的变化,利用TCP/IP协议,通过以太局域网发送控制信号,实现对远程终端嵌入式电源的控制。设计了具体的信息采集流程,得到与实际需求相符合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飞行试验FC总线测试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飞行试验FC航电系统的采集网络时延测试方法,在不影响原航电系统信息传输结构与特性的前提下,测试到通信消息从航电子系统端口发出的精准时刻,解决了航电FC采集网络时延测试难题;通过对某试验机的FC采集网络时间延迟测试,提高了飞行试验某航电子系统的试验计算精度,证明了该方法在工程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iBeacon设备的管理问题,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STM32的iBeacon集中器.集中器可以采集周围的iBeacon 数据包,并可通过串口、以太网或WiFi将数据包实时地转发至用户计算机,实现管理iBeacon设备的功能.集中器硬件设计上选用了内存大且通信接口丰富的STM32F407作为MCU,使集中器能读取大量的iBeacon设备并通过多种方式转发iBeacon数据包.软件设计上应用了循环FIFO队列,实现iBeacon数据包的缓存.测试结果表明,集中器无丢包现象,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针对无人机飞控系统半物理仿真实验中需要对串口进行扩展的问题,系统采用主控制器LPC1768设计了基于以太网方式的串口扩展,完成了4个串口与以太网之间的双向通信,且串口接收支持帧头+帧长、帧头+帧尾和帧长+帧尾3种智能通信方式。软件设计中利用RL-ARM实时库实现了与PC之间的UDP协议通信。结果表明,采用此方案可以使系统具有实时、可靠和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陈曜  杨卫兵  刘勇  孙凝晖 《计算机工程》2005,31(22):136-139
针对高速重载工作环境提出了一种主机和智能外设之间的无中断通信方式,并且在一块集成CPU的智能干兆位光纤网卡上实现了该通信方式。主要从地址获取、缓冲区的访问以及公用控制信息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具体讨论。同时进行了无中断通信方式和普通通信方式下的收包性能对比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