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无线电通信技术》2019,(5):555-560
主要研究了人工智能在通信对抗中的应用方法,通过搭建分布式通信对抗系统,设计红蓝双方通信对抗作战模型,仿真了干扰设备和通信设备的群体作战特性,并利用基于平均场的强化学习算法为终端设备做出决策,使分布式设备实现了自主化、智能化。在仿真对抗中,智能决策系统能够比随机策略系统、贪心策略系统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针对单枚浮标对目标检测能力有限的问题,为了提高对目标的检测性能,根据多枚空投浮标的位置和信息特点,对多枚浮标的检测级融合进行了研究;在对分布式检测融合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分布式检测的浮标信号检测级融合体系结构、融合规则、融合算法等.通过仿真验证,给出了各浮标及融合系统的检测性能曲线,及相关系数、接收机信噪比等参数与检测性能的关系.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经过融合后的浮标信息检测性能优于单枚浮标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3.
在HYFIX定位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被动全向浮标HYFIX定位误差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声纳作用距离、浮标布放间隔以及浮标布放阵形对被动全向浮标HYFIX定位精度的影响,为反潜机执行搜潜作战任务时,合理地选择浮标的布放间隔和布放阵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潜艇信息保障与信息对抗仿真实验室可以为潜艇信息作战理论与战法的研究、信息作战装备的作战效果模拟提供科研和训练的环境。给出了潜艇信息保障与信息对抗仿真实验室的定位和建设目标,规划了实验室的组成结构,并对实验室中的教学训练功能实现方法和模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被动全向浮标LOFIX定位精度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LOFIX定位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被动全向浮标LOFIX定位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分析了浮标接收信号声强比、声纳作用距离以及浮标布放阵形对被动全向浮标LOFIX定位精度的影响,并结合实际应用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结论为:反潜机在布放被动全向浮标时的最优布放间距应该是在1~1.5倍浮标作用距离之间;如果决定采用被动全向浮标LOFIX定位,则应尽量避免将浮标布放成直线阵.这些结论将为反潜机执行搜潜作战任务时,合理选择浮标的布放间隔和布放阵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在随机海浪模型的基础上对影响浮标型干扰机的横摇运动进行分析,建立浮标型干扰机对机载塔康设备的干扰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给出了不同波浪等级、波浪方向、投掷偏角条件下浮标型干扰机的干扰效能.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为浮标型干扰机作战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自航式声诱饵对抗声自导鱼雷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计算机仿真模拟方法,分析研究了潜艇使用自航式声诱饵对抗敌声自导鱼雷攻击的作战使用和一些因素对对抗鱼雷作战效果的影响.对我艇机动规避,自航式声诱饵的作战流程、航速、初次转角等问题作了理论研究,重点对诱饵的发射方向、报警距离及系统反应时间对潜艇生存概率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仿真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结合声纳浮标的性能特点和检查性搜潜的需求,研究提出了基于元网格的网格形声纳浮标阵搜潜方法。构造了元网格,通过建立模型,研究了元网格的大小和所需声纳浮标的数量,进而研究了网格矩阵形式的网格形声纳浮标阵的元网格数量、声纳浮标数量和搜索面积。对网格形声纳浮标阵的搜索效能进行了仿真评估,并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得出了能用于指导作战使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基于随机服务系统的雷达对抗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智生  李钊 《无线电工程》2006,36(11):56-58
为分析雷达对抗系统的作战效能,分析了雷达对抗系统的体系结构和作战流程。以目标拦截概率为雷达对抗系统的作战效能指标,采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建立了具有不耐烦目标的有限时间等待的单部干扰站和多部干扰站的防空作战效能指标模型。应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模型对2种想定的雷达对抗防空体系作战效能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评估雷达对抗系统的作战效能是可行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干扰系统对敌方雷达进行干扰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对抗手段.通过分析影响分布式干扰系统干扰效果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分布式干扰机对单部雷达及组网雷达干扰时的布阵方法,对分布式干扰系统的作战应用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新技术与新型作战样式的不断涌现,使得雷达与电子战的博弈愈演愈烈。具备能够准确感知环境,并能够根据环境动态调整工作方式的认知能力,成为雷达与电子战系统适应未来强博弈作战环境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认知雷达与认知电子战的发展现状,给出认知雷达与认知电子战的系统架构,进一步阐述认知雷达与认知电子战的博弈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射频一体化认知对抗系统展开研究,提出射频一体化认知对抗系统架构,并对调用策略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对体系化认知对抗系统的架构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杨军  赵锋  宫颖 《电子学报》2007,35(9):1647-1650
现代海战为了提高己方突袭飞机的成功率,必须首先对敌方的舰载雷达实施电子干扰以降低其探测能力.本文首先开展在干扰背景下雷达信号检测的理论分析,获得了干扰进入方向与特性曲线的变化关系.然后基于空间能量建立多部空中干扰源的干扰方程,根据模型采用MFC程序框架和OPENGL工具,对多干扰源条件下的雷达干扰压制区域进行了三维仿真计算和绘制.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3.
无人机具有隐蔽性好、造价低廉、机动灵活等特点,在最近发生的几次局部冲突中被广泛使用。由于无人机具有抵近作战的优许.最近几年欧美等军事强同在逐步扩大无人机在电子对抗领域的作战应用。无人机可用于战场侦察、电子干扰等电子对抗的各个环节。结合无人机的作战特点,分析了电子对抗无人机的作战应用模式,并指出了多机协同作战将是电子对抗无人机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光电技术应用》征稿简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电技术应用》期刊是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主办的集学术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科技期刊,双月刊,公开发行。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活动中,本刊曾荣获"2005-2006年度电子科技期刊年度进步奖"和"2007-2008年度电子科技期刊编辑质量优秀奖"。  相似文献   

15.
指标体系是若干个相互联系的指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一个内容完善、结构合理的电子对抗装备战术指标体系,对于海军电子对抗装备的科研、生产、试验和部队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分析了现有电子对抗指标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电子对抗装备战术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并据此确立了电子对抗装备战术指标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16.
光电对抗技术和装备现状评析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介绍了光电对抗技术和装备的现状,对光电对抗技术、光电干扰技术、光电隐身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光电对抗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7.
战斗机红外对抗效能评估是武器装备作战使用的关键,传统效能评估方法主要针对简单红外环境、固定作战态势和单一组件开展研究,不能充分反映红外对抗的真实性和全面性。基于此,提出了战斗机红外对抗效能评估方法,按照实战对抗过程,分成探测目标、占位和杀伤目标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基于概率理论确定了不同阶段的概率权重,并建立了基于红外对抗全过程的效能评估方法,最终得到战斗机完成红外对抗任务的成功概率。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红外对抗效能评估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为战斗机红外攻击策略和防御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网络对抗技术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付明  智韬 《电子对抗》2009,(3):10-12,51
网络对抗技术体系是一个灰色系统。针对网络对抗技术能力的抽象性和难以度量性,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网络对抗技术能力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较好地解决了网络对抗技术能力评估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机载自卫电子对抗系统是提高战机生命力的重要保证,介绍了机载自卫电子对抗系统的发展过程,提出了发展小型综合自卫电子对抗系统的初步设想,对机载系统与机外诱饵联合对抗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在SAR对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合成孔径雷达(SAR)基本原理以及等离子隐身机制的分析,研究了采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对抗SAR从而保护地面静止目标的方法。利用研制的SAR对抗数字仿真系统开展了不同衰减特性等离子体对抗机载SAR的仿真实验,定量评估了SAR干扰效果,仿真实验结果说明了等离子体隐身技术用于SAR对抗的有效性。最后,结合工程应用分析了采用等离子体隐身技术对抗SAR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