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绿道是一种具有生态、娱乐、文化、审美等多种功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线性开敞公共活动空间网络。结合城市发展目标,本文研究了上海市绿道的功能定位,以游憩、交通、生态等功能为主,兼具文化保护功能。绿道网络规划思路依据分区特点采用差异化规划策略,以资源布局为引导要素进行路径识别,利用“反规划”途径选择绿道线路。根据功能定位、资源布局特点以及需求特征,绿道分为区域、市级、社区三级和生态型、滨水型、保护型和交通型4类,并且结合不同的分区特点,研究各分区内绿道适宜的网络模式。  相似文献   

2.
城市中的绿道具备为城市提供生态绿廊、供人们休闲游憩、连通城市公共空间等功能.随着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追求的提高,城市绿道也迎来了适宜的发展契机.近年来,重庆市越来越重视滨江区域的城市风貌更新与环境治理,"两江四岸"也迎来了环境与风貌提升的契机,而滨水绿道的规划设计在其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文章结合重庆北滨路西延伸段的场地状况,分析其存在问题,同时结合山地城市滨水道路的场地特点进行场地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景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水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人的亲水性与生俱来。滨水地区往往是一个城市最具活力的区域,其开发建设也成为塑造城市特色、带动相关城市功能发展的重要手段。滨水地区是城市重要景观展示节点.其景观塑造对城市形象至关重要.本文以测阳市长兴湖两岸的滨水绿道设计为例,从微观层面探讨滨水绿道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生态学角度浅谈城市滨水区水系绿道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珊 《南方建筑》2013,(1):41-43
在我国众多绿道的实施项目中,考虑的是绿道设计如何去适应土地利用规划而不是专门考虑如何设计水系绿道。事实上,设计一条好的水系绿道将很大程度地使绿道发挥其最大功能性,保护滨水区生态环境。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提出一系列水系绿道设计原则来保持高质量的水体资源。本文解释了水系绿道设计中考虑生态健康性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如何确定水系绿道空间范围,强调设计中应该给予关注的构成沿河绿道的要素,以及沿河绿道植被管理方式,目的是保持滨水绿道生态修复性。  相似文献   

5.
张健 《室内设计》2019,(6):73-78
对绿道规划方法的研究已成为景 观生态学、城乡规划学以及风景园林学等多 个学科的研究热点。在现有对绿道规划研 究过程及成果中,重点聚焦于对绿道的历史 及发展、旅游及休憩功能以及绿道使用者行 为与需求的分析,对于绿道对城市生态功能 的影响关注较少。当前,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 中,过度的开发建设活动使得城市的生态本 底不断破碎化,进而导致城市的生态功能退 化严重;城市绿道是重塑城市生态本底,提升 城市生态功能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成都市为 例,运用景观格局指数、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技 术方法,以城市发展导向变更的时间段为节 点,分别从2000年、2008年以及2016年对成 都市的生态本底进行定量分析。提出以提升 生态功能为导向的绿道规划方法,探索构建 同步提升城市美观与生态服务功能的规划路 径,其研究结论对于综合型、多目标、市域尺 度的绿道系统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李昕  石平 《城市建筑》2023,(13):15-18+40
基于沈阳市共享单车的交通背景,以浑河绿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共享单车使用者对浑河绿道的使用现状及使用需求,并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得出使用者对绿道各指标的相对平均满意程度,总结出绿道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人车混行问题突出、绿道的出入口数量不合理等。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浑河绿道进行功能优化设计,详细地探索城市滨水绿道空间,形成具有共性的绿道建设指引标准,从而科学地指导休闲绿道修建更新实践。  相似文献   

7.
徐文辉 《园林》2011,(7):8-13
本文阐述了城市绿道的概念、分类及其功能,并在杭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础上,依据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和绿道规划建设要求,实施市区和城区两个层次的绿道规划,并分别对生态绿道、交通绿道、滨水绿道具体的规划建设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8.
滨河绿道将滨河空间的特征与城市绿道建设相融合,是拓展绿道建设服务内涵和梳理城市滨水界面、满足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游憩休闲需求的重要一环。同安中心城区绿道建设的实践,强化了沿河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梳理整合了地域山水自然基底和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并结合康体游憩、养生保健、绿色生态和创新智慧的绿道设计特色,实现了安全、生态、环境、民生和经济等多方面功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同时,简单粗暴的设计致使我们的环境不仅遭到生态破坏,也毫无特色可言。近年来,我国掀起一股绿道建设风潮。我国研究城市滨水绿道还在初级阶段,有关城市滨水绿道的空间特色的设计手法、设计策略等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如何营造生态环境良好,同时空间特色兼备的滨水绿道是该文探讨的问题,需要研究者从新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绿道设计的手法。  相似文献   

10.
蔡眉  甘德欣 《山西建筑》2014,(12):239-240
从绿道和地域文化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地域文化对于景观的影响因素,阐述了体现地域文化的滨水绿道景观设计原则,对滨水绿道中实施地域文化特色的营造手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路爽 《山西建筑》2007,33(22):348-349
通过对广东省云浮市滨水区及其周边环境的现状调查研究,从蓝道(blueways)和绿道(greenways)两个理念出发进行分析和规划设计,针对城市滨河景观与其周边环境融合性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以完善城市滨河景观设计。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道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居民户外体力活动的重要空间载体,与居民的健康息息相关。其接近度被认为与居民体力活动水平有直接关系,靠近绿道等绿色空间居住的居民参与体力活动的积极性更高。本文以广州市一条典型滨江城市绿道为例,对比了不同接近度下(家到绿道距离)低、中、高强度体力行为的活动水平,探讨了绿道接近度对使用者体力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接近度对低强度的散步行为影响显著,靠近绿道的使用者散步的水平要高于较远者;而对中、高强度的体力行为,接近度影响的显著性不明显。整体上,虽然结果没有充分表明距离绿道较近使用者的体力活动水平比较远者高,但证明了绿道建设对增加居民户外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越靠近绿道的居民受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3.
欧洲绿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与北美相比,欧洲的绿道建设具有很多自身的特点。总结了欧洲绿道的理念缘起、内涵以及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着重分析了其绿道规划的生态稳定性原则。欧洲在大型的区域性绿道生态网络与中小型城市和社区层面的综合性绿道建设方面均有相当多的探索性实践,列出了欧洲主要的大型绿道网络项目的情况,而对于中小型综合性绿道,则以伦敦东南绿链为例作了重点介绍。最后对欧洲绿道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绿道系统作为多尺度多用途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已成为引导城市形态紧凑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当前中国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和管理仍处于探索阶段,亟须借鉴国际城市绿道系统规划和建设的成功路径。对绿道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以美国东南部有重要影响力的夏洛特大都市区为例,系统解析绿道系统引导城市形态持续性发展的规划策略和实现路径,总结其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健康城市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多重效益,以期为当前中国绿道系统的持续性规划建设过程提供整体性和先导性保障的策略借鉴,并为绿道系统引导城市形态精明增长和健康发展提供路径支撑。  相似文献   

15.
陶岚 《城市勘测》2013,(6):126-129,133
绿道包括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和都市型绿道,是新出现的一种城市环保建设产物。目前广州市三年绿道建设目标已经基本完成,因此制作一份既能展现绿道建设成果又能指引市民出行的地图是地图工作者新的任务。本文从绿道的分类和功能出发,研究绿道地图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与符号设计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广州绿道攻略》地图集的编制为例进行验证,达到了绿道地图设计制作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乡村产业绿道是在现有乡村绿道或美丽乡村精品线规划建设的基础上,以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的线性空间规划设计,而乡村产业绿道规划建设的关键步骤就是规划选线。为探究乡村产业绿道规划选线的内在机制,在研究有关乡村产业绿道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乡村产业绿道选线的基本特征,在GIS技术辅助绿道选线的思路下,选取产业资源层、服务需求层、设施基础层和生态基底层作为选线要素,进而确定选线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德尔菲法(Delphi)构建了乡村产业绿道的适宜性评价体系。最后以浙江省嘉兴市油车港镇为例进行GIS应用与乡村产业绿道选线实践探索,验证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从而为乡村产业绿道选线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Protection of natural,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resources requires a regional approach to greenway planning that transcends political boundaries. Previous research on greenway planning has shown there are four main challenges in multi-jurisdictional greenway implementation: inter-governmental coordination, the lack of regional governance, funding, and public perceptions about greenways. The focus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successful strategies for collaborative greenway planning in the fragmented political landscape of New England (USA). To understand these issues,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with key greenway planners in New England from federal and state agencie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revealed four key strategies that are essential to multi-jurisdictional greenway planning in New England: partnerships, clearly defined goals, public involvement, and regional coordination. This study provides lessons for greenway planners who are implementing regional greenways across state, provincial, and international boundaries.  相似文献   

18.
城市层面绿道系统规划模式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层面绿道系统规划是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绿道一直是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等多个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在对绿道概念和规划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绿地系统规划包括"区域-城市-场所"三个规划层面,并选取其中关键的城市层面进一步研究.探讨了适合城市绿道系统的规划方法及模式,对未来绿道系统规划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探索绿道系统规划发展趋势,研究一套具有实际可操作和参考意义的城市绿道系统规划的具体模式,为将来城市绿道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