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住宅建设已成为我国近年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砖混结构的应用量大面广,圈梁和构造柱的设计则是砖混设计中重要的一项。在施工图纸中,因梁构造柱布置图,圈梁节点大样和构造柱节点大样等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把砖混圈梁构造柱施工图CAD软件编好,对于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于推动CAD技术的普及具有很大作用。我们从1996年下半年起,对PMCAD主菜单六、“砖混圈梁大样”的功能全面改写。新版改进的要点是:第一“人工方便输入”,第二“大样自动成图”。“人工方便输入”就是设计人员用简便易学的方式布置、修改圈梁…  相似文献   

2.
任先明 《山西建筑》2002,28(4):129-130
分析了多层砖混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在抗震过程中的作用,指出在保证抗震设计要求的条件下,如何确保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的施工质量,如何消除其质量通病,施工缺陷,从而保证构造柱,圆梁对墙体的约束作用,增强其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延性,确保构造柱,圈梁形成类似主“小框架”的空间体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33)
砖混结构是指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的施工重点是按照概念设计和构造设计的内容进行。但目前由于一些施工管理人员对构造柱及其与圈梁、现浇板的作用原理认识不清,施工中出现多方面质量问题,使有些部位的构造柱不但达不到抗震目的,反而影响了结构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李科 《门窗》2012,(11):140+148
无数工程实例表明,在砖混结构中设置现浇混凝土圈梁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房屋,对抗震有很好的效果。本文结合多层房建工程建设的实例、现行建筑规范及手册中的有关说明,综合阐述了如何在多层砖混结构中设置圈梁和构造柱。  相似文献   

5.
谈砖混住宅抗震施工质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工程均进行了抗震设防,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因此,在地震区解决好住宅工程的抗震施工质量问题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仅就目前砖混住宅工程抗震施工质量检查中遇到的几种情况,谈一些认识。一在地震区,住宅工程多采用砖混、框架或剪力墙结构,对砖混结构,其抗震措施主要是加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圈梁、构造柱与墙体的拉结。楼(屋)面与墙体、梁、柱的拉结等,以增强住宅工程的整体抗震能力,在工程施工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构造柱纵筋位移。在浇筑砼时不按规范进行施工,使从基础内或基础圈梁内伸出的构造柱纵筋发…  相似文献   

6.
程刚 《山西建筑》2011,37(28):40-42
结合自身设计施工经验,对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进行了探讨,分别阐述了建筑场地的选择、平面布置、砌体房屋总层数及总高度、圈梁和构造柱的设置等内容,以指导相关设计人员加强和重视多层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相似文献   

7.
强思远 《工程质量》2002,(6):14-14,29
目前,在我国的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砌体结构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提高这类建筑的强度和使用安全,国家在相关规范中规定,在砖混结构房屋中必须设置构造柱和圈梁,同时还颁发了相应的施工及验收规范.但笔者在多年组织施工及参加检查验收中发现,不少施工人员对砌体的砌筑和构造柱及圈梁的施工质量不够重视,例如,砌筑砂浆不饱满,构造柱烂根、缩径等现象严重,致使墙体砌筑质量差,构造柱与墙体结合不牢,从而降低了配筋砌体结构的安全性.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谈几点砌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控制要点,供参改.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砖混结构房屋设置圈梁及构造柱是基于抗震构造要求考虑的,人们形象地将这种结构称为“捆绑式”结构,主要是因为圈梁及构造柱在横向和纵向对房屋起双重约束作用,加强了房屋的整体刚度。由于圈梁与构造柱截面在设计上大多与墙体同宽,而且保护层厚度一般要求也相同(为25毫米),因此,圈梁箍筋按常规方法制作时,如果使圈梁钢筋骨架顺直,在构造柱节点处势必与构造柱钢  相似文献   

9.
现代房屋建设中,较多用砖混结构,它与框架结构相比,可降低造价。通过结构设置构造柱、圈梁等方法来确保证砖混结构的抗震能力。砖混结构有构造柱进行抗震设防,增加了建筑承受地震作用的能力。构造柱既加强墙体的连接,又与圈梁构成立体骨架,提高了建筑刚度,避免墙体产生裂缝,因此构造柱的质量好坏,决定了砖混结构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0.
孙永刚 《山西建筑》2002,28(2):125-126
砖混结构中构造柱和圈梁对结构抗震性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施工过程中,因思想不重视,造成了构造柱钢筋纵筋移位;混凝土底部马牙搓洞内漏振,构造柱连接处有断点;砌筑马牙搓尺寸、高度、位置等留设不规范。造成了圈梁横板拆后梁有凸肚、翘曲;混凝土梁桩节点振捣不密实等。针对上述质量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制定了预控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国家体育场看台共分三层,通过环梁将混凝土结构柱、钢管混凝土柱和上层看台斜梁连接在一起。形成上层看台结构体系,环梁随斜梁端头起伏呈马鞍形。由于看台结构层层外挑,环梁支撑、定位、配模施工难度很大,对此采取针对性措施,快速精确地完成了该空间环梁的施工。  相似文献   

12.
吴应雄 《福建建筑》2008,(10):85-89
本文根据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在汶川地震中的震害情况,分析了柱的破坏情况和现行规范对强柱弱梁的设计规定。建议框架结构应考虑梁柱线刚度比,适当降低混凝土柱轴压比,提高柱配筋率,调整梁柱偏心,确定合理的底层柱高取值;提出了柱配筋率、配箍等构造要求。对目前影响柱施工质量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柱截面小、箍筋肢距过密对混凝土浇捣质量的影响问题;并强调应避免由于施工时高处一次性投料,作业不规范及各种违反《施工规范》的操作而造成的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ime-dependent deformations (such as shrinkage and creep) of concrete repair materials on the ability of patch repairs to contribute to the structural functio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hort columns. Prior to repair, strain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from loaded columns with preformed cavities; cavity depths varied between columns. One polymeric and one polymer-modified concrete repair material were used for repair, all repairs being performed under zero load. After repair, the distribution of strain was measured from columns subjected to axial service load and from similar columns observed under zero load.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he short term both the repair materials assist the repaired column to carry load, but in the long term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polymer-modified material is reduced substantially while that of the polymeric material is sustained. It is observed that shrinkage of the repair material can induce bending in the repaired column and that this bending increases with patch repair cavity depth. Within the repaired zone, bending strain distributions were linear which would suggest that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structural analysis are appropriate for such members.  相似文献   

14.
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混合结构是工程常用的结构形式.为了有效减小钢管混凝土结构在施工现场的焊接工作量,提高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节点的安装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法兰连接和外加强环的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装配方法,其特点是采用高强螺栓、刚性法兰盘、外加强环板在同一位置实现了钢管混凝土柱-柱连接、钢管混凝土柱-钢梁连接.对采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方式对砖混结构教学楼横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按照1/2的缩尺比例设计制作了5片横墙试件,试件类型包括无构造柱横墙体、两端设置构造柱的普通墙体试件以及在墙体中加设构造柱和圈梁形成的组合墙体等,采用拟静力试验对各试件的破坏特点、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圈梁和构造柱的布置方式决定了横墙的抗震性能,按照现行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在横墙两端设置构造柱,同时确保墙体与基础梁间不发生剪切滑移破坏,则横墙表现出较好抗震性能,墙体中加设1根构造柱或同时再加设1根圈梁形成的组合墙体的抗震性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但加设圈梁和构造柱的墙体试件在极限变形后破坏墙块的变形受到中间圈梁的约束,墙体具有较好的后期整体性。  相似文献   

16.
腹板柱复合空腹桁架转换结构(以下简称腹板柱转换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通过在框架梁间的适当位置设置腹板柱,使梁上出现多个弯矩峰值点,同时弯矩峰值也大大降低,从而优化结构的内力分布。通过模型试验对腹板柱转换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试验研究,在水平往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结果表明结构各层跨中梁梁端形成塑性铰,随后底层柱两端开始屈服并最终形成塑性铰;结构开始为弯曲变形,结构屈服后也出现剪切变形,抗震变形能力较好;各层结构位移延性系数处于现行抗震规范对结构延性系数3.6~7.33的合理要求范围内,结构的侧移和层间弹塑性位移角限值也满足有关规范要求,但结构底层位移延性系数较大;随着顶点位移角的增大,侧移刚度逐步衰减,但侧移刚度衰减速度由快逐渐变慢。结合工程应用对该结构形式提出了设计建议,设计时要提高底层和2层跨中梁端部的配筋率;适当加大底层柱截面形成变截面柱;对一层或几层梁施加预应力;提出了腹板柱设置位置和刚度要求。该结构在某建筑物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带构造柱组合砖墙出平面偏心受压性能, 设计7个空间模型并对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模型均由2片带构造柱组合砖墙及连接两片墙中部构造柱的加载梁和连接两端部构造柱的横向圈梁组成,在一定程度反映实际工程的空间作用。模型试验过程显示,随荷载增大逐步使梁跨中截面开裂、塑性铰出现、挠度剧增,迫使梁柱节点转动,以致构造柱连同墙体因偏心受压而开裂、屈服并出现塑性铰,圈梁扭矩裂缝与墙体斜裂缝贯通,组合墙显著外突而破坏。研究结果表明:上部结构的约束、轴压比的增大及偏心距的减小有利于柱、圈梁和砌体墙共同工作性能的发挥;沿墙长方向截面应力的传递和重分布十分明显,表现出构造柱与砖墙的较强协同工作能力;在梁、柱、墙和圈梁截面刚度、构造柱间距和材料强度等诸多因素中,梁刚度是控制模型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了关于带构造柱组合砖墙出平面偏心受压时的设计方法,即将组合墙简化为柱、将楼(屋)盖梁简化为横梁的组合框架模型进行内力分析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该设计方法采用与现行砌体规范关于钢筋混凝土(或砂浆)面层的组合墙承载力计算公式相同的模式,但对计算单元与组合框架柱截面宽度、压区钢筋与砌体强度的取值方法等做了新的界定。本研究可为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补充完善提供试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钢结构》2012,(4):89+58
研究钢纤维对L形截面高强钢筋混凝土柱和混凝土复合柱的性能的影响。对16根L形截面钢纤维柱进行试验研究。主要参数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荷载偏心率、长细比影响以及钢纤维含量。对L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此外,基于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对试样进行了分析。采用ACI318规范中的弯矩放大法对长细比影响加以考虑。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中加入钢纤维能够增强L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柱和复合柱的结构特性,有利于抵抗双向弯曲和轴向加载。  相似文献   

19.
建筑结构中柱是最主要的受力构件,其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本文在分析框架柱混凝土施工质量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阶段应考虑柱子复合箍筋形式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柱子截面中央应留出振捣混凝土所需要的尺寸;应对基础短柱与底层柱和楼层柱子上下的交界面加强控制措施;柱子模板中预留清扫口并做好施工场地的工作面处理;采取措施清除柱头混凝土的浮浆;严格控制施工作业不规范及各种违反《施工规范》的操作而造成的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既有钢筋混凝土框架梁上增设后置腹板柱,改变抽柱托换后框架梁的弯矩分布图,增加弯矩峰值点数,降低框架梁的弯矩峰值;同时和不设置腹板柱相比,设置腹板柱会大幅度降低托换后框架梁的挠度。通过模型试验,对比了托换前后梁的挠度、应变以及裂缝分布,分析了腹板柱的应力及内力变化,简述了框架柱内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后置腹板柱托换结构的关键阶段为框架柱抽除阶段,其内力、变形将出现突变,在考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剪、侧向刚度等情况下,该加固方法可以在尽可能不降低净空的情况下实现对既有框架结构的抽柱托换,为框架结构抽柱托换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