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活动区作为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使用最为频繁的户外空间,其整体环境的质量应引起人们的重视。儿童活动区色彩环境的创设要满足儿童感知和认知的需求,为其提供一个舒适、健康,能提高认知、交往、体能、智力综合发展的空间。本文结合色彩环境对儿童心理及行为的影响,对居住区儿童活动区色彩设计原则和设计要素色彩应用进行了初步分析,以期对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环境的改善起到一定推动作用。要组成部分,是儿童使用最为频繁的户外空视儿童活动区色彩环境的创设要满足儿童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卫军 《山西建筑》2010,36(22):47-48,53
结合儿童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特点,给出儿童活动场所的设计要点,并对某居住区公园内的儿童活动场地进行了实例分析,指出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是儿童日常活动的户外空间,对儿童的成长影响很大,应该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儿童活动场地是居住区内使用率较高的活动空间,其环境和设施的优劣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的心理、智力及未来社会交往的能力。阐述了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所涉及的多方面内容;针对儿童本身的需求和活动特点,创造出自然、亲切、和谐的户外活动场地,以促进儿童身心良好发育、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李勤 《住宅科技》2010,(10):27-30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空间存在的普遍问题,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出发,研究探讨了适应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规划与设计,阐述了儿童游憩空间设计的主要要求及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构建儿童健康成长的居住游戏环境。  相似文献   

5.
浅谈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春燕 《园林》2009,(11):50-53
人们在追求生态健康型生活环境的同时,对居住空间环境中的各项设施建设也予以了关注。儿童活动场地作为居住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校园之外的一个重要的活动空间,是缓解儿童精神压力、激发儿童创造能力、提高儿童交往能力的综合性文娱场所。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合理与否,关系着居民对居住区环境条件的满意程度和儿童日常活动数量与逗留时间的多少。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了邯郸市不同年代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现状及分布特点,并以鸡泽娇乡一品花园居住区设计为例,阐述了儿童户外活动区、交流区与挑战区的设计手法,体现了儿童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成长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7.
该文通过对鼓楼苑地区胡同居住区内儿童室外活动空间现状调查、儿童及家长对儿童活动空间的需求调查,分析了儿童活动的主要方式和街巷式住区内的儿童活动空间的尺度与分布情况.提出对胡同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改建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8.
论现代城市儿童活动场所设施的人性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儿童户外活动的基本特点和身心发育特点分析,探讨现代城市儿童活动场所设施的人性化设计问题。从而设计出能给儿童带来愉悦的人性化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9.
居住区的儿童活动空间是儿童除了幼儿园、学校之外的一个重要空间,是儿童缓解精神压力、激发创造力、提高交往能力等的一个综合性的娱乐场所.因此,一个良好的居住区儿童活动空间环境是儿童健康成长离不开的外在因素.  相似文献   

10.
儿童作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其成长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街道作为与儿童活动和成长密切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却被大量的机动车所占据,逐渐丧失了往日的活力,甚至成为儿童独立开展户外活动的阻碍。文章首先研究了街道空间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以及街道空间中儿童活动的特点,再通过对荷兰儿童友好型街道设计实践的分析,总结经验,以期能为我国儿童友好型街道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老幼友好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将老人与儿童活动空间结合设置的老幼友好模式。通过对天津大学家属区内的两个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进行实地调研,将户外活动空间中老人及儿童的日常需求进行对比研究。运用行为观察、行为注记等方法对两个户外活动空间中老人及儿童的行为进行分析,试图从社区户外活动空间边界区域、户外活动空间中部区域、活动空间内部设施及其布局等方面提出老幼友好型社区户外活动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12.
居住区儿童游憩空间规划设计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目前居住区儿童游憩空间存在的普遍问题,从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点出发,阐述了儿童游憩空间设计的主要要求及在构成要素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满足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交往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3.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适应性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岚 《中外建筑》2005,(6):40-42
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发展自身的重要途径.室外游戏活动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年龄的限制,居住区就成为儿童们最常接触的室外环境,高质量的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儿童活动场地能够更好的适应儿童活动,本文从儿童的行为心理的需求出发,分析游戏对儿童的意义,及其游戏的特点,分别从满足儿童行为心理需求、适应活动的价值、适应活动的特点、场地的安全性等方面阐述了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适应性设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开展100个儿童友好城市示范,而住区儿童活动场地也成为国内外近期业内热议的话题,引起了地产行业的高度关注。该文在分析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儿童友好理念下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设计策略,并以长沙万科金域华府为案例,进一步诠释了儿童活动场地的分类分级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15.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规划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颖辉 《山西建筑》2009,35(27):23-24
针对当前我国城市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探讨了适应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规划与设计,以期吸引更多的目光关注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建设,构建儿童健康成长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的进步,儿童的生活状况日益得到广泛关注。构建一个能为他们带来浓厚兴趣且寓教于乐的活动环境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文章从居住区儿童活动环境的基本特点出发,结合认知教育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家长及儿童对该类场地的需求,探索出集安全性、益智性于一体的居住区儿童活动环境的设计原则和模式,详细探讨有助于激发儿童独立自主能力,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居住区儿童活动场所设计原则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研究幼儿园户外环境中的儿童活动行为出发,分析环境设计中感官体验对儿童能力构建的重要性。学习国外成功案例的设计方法,在本土运用中以南京市科睿幼儿园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户外活动场所的感官体验构成要素及儿童活动的方式和水平,分析对儿童有积极影响的感官体验要素,从而提出对该幼儿园户外活动场所的改造建议,以期为儿童提供富有吸引力且益于儿童发展的幼儿园户外环境。  相似文献   

18.
儿童友好城市/社区的建设,是当前中国城市更新和社区营造中的重要部分。文章将沈阳部分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提升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空间友好度进行探讨,以提高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各年龄段友好度、空间安全性和趣味性为目标,结合儿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提出设计策略,以期营造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户外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感官体验与学龄前儿童认知能力构建为理论切入点,明晰多感官体验对认知能力发展有促进作用。着眼于对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在设计层面上如何融入感官体验元素,即以开发儿童感官体验为前提,探讨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设计原则及策略,提炼激发儿童认知兴趣和符合其认知特点的景观设计要素,并借鉴实例的设计手法,以期启发户外游戏场地的多感官设计理念,为儿童活动场地的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更准确地反映重庆市北碚老城区儿童享有户外活动空间资源的现状,进一步探索城市公共空间配置的社会绩效评价方法,基于行政单元之下更微观的城市空间格局和更精细的常住儿童人口数据,以地形、道路、边界围合及用地性质等因素划定的功能单元作为研究单元,计算各功能单元儿童人均享有面积,进而评价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的社会绩效。结果表明:北碚老城区缺乏对专属型儿童户外活动空间的建设;儿童户外活动空间配置不公平;相对低绩效水平的功能单元占单元总数的29.41%,未来应首先关注低绩效单元中儿童活动空间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