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2)
阿列克塞·马克·高尔基是苏联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和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列宁更是把他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高尔基的作品对俄国文学史影响是最为深远的,反应出的正是20世纪初期的俄罗斯文学的新特点,长篇小说《母亲》就是他所开创的俄罗斯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之作。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试对高尔基的《母亲》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0)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把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解读和定位成为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经典作品似乎是已经成为定论的,而且我们普遍认为这种带有强烈的政治性与阶级性的左翼文学作品由于本身思想的单一性而没有什么再解读的必要。但是如果细读文本的话,《为奴隶的母亲》蕴涵的思想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发掘的。通过对《为奴隶的母亲》文本的解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作品所表达的女性解放给予全新的阐释以及分析时代的主流话语对作者创作的干预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想念母亲     
似水如歌的夜晚,一缕淡淡的月光倾泻在我的枕旁,泪水沾湿了脸颊,一种思念的感觉强烈在心头涌起,我知道自己抑制不住又想念母亲了。 从幼年时起,母亲的呵护、母亲甘甜的乳汁哺育我慢慢成长。母亲是天底下最善良、勤劳的女性,继承了中华民族千百年的优良传统。然而小时候的我十分调皮,老让母亲生气,许多次我看见母亲站在一幅黑白相片前  相似文献   

4.
母亲如藤     
《Planning》2021,(11)
<正>夏日时长,天亮得早。待我起床的时候,母亲已将熬好的稀饭、几碟小菜摆在桌上,自己则去整理菜园了。清晨,阳光已经灿烂。一缕光线透过板栗树枝丫的缝隙,洒在母亲的身上,银发愈加晃眼。如今的母亲就像一根老藤,岁月的风刀霜剑,让她逐渐萎缩枯干,沧桑尽显。看着劳作不息的母亲,往事历历在目……我家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一个小镇,是一个冲积洲。我出生那会儿,家里住的还是土坯房。在一条蜿蜒狭长的圩埂上,一排简陋的屋舍依次排列,人们毗邻而居。那个时代,生活异常清苦,  相似文献   

5.
正茶烟氤氲的小茶馆里,圣谕先生正眉飞色地讲着"水电报",街头由学生和市民组成的游行队伍高喊着口号。金国秀听到同学说恋人祝宇中正在街头进行革命演讲,急忙赶去……这是《母亲,母亲》片头的场景,那是1911年的重庆,两江交汇,吊脚楼依山傍岩,层层叠叠,铺面而来的是老山城的气息:白沙古镇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2)
<正>刚做妈妈时,对着一团软乎乎小肉球又惊喜又手足无措,担心自己是否有能力把她顺利养大。孩子说话了,走路了,每一个成长的痕迹会让我欣喜若狂。孩子发烧了,感冒了,一点点的状况都会让我焦虑不安……孩子的成长,不也是母亲的成长吗?做母亲的还未完全成熟,一抬头,却发现女儿已跑步进入少女阶段。少女魏××已到青春前期了,身体渐渐地发生着变化,心智却还是个孩子,在这个当口上各种问题开始井喷:不肯用心,粗心大  相似文献   

7.
荷叶母亲     
《Planning》2014,(15)
<正>母亲节就要到了,同学们,你们准备以什么样的形式向妈妈表达爱和感谢呢?"创创"现以冰心的《荷叶母亲》送给全天下的妈妈,向她们表示由衷的赞美。父亲的朋友送给我们两缸莲花,一缸是红的,一缸是白的,都摆在院子里。八年之久,我没有在院子里看莲花了——但故乡的园院里,却有许多;不但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都是红莲。  相似文献   

8.
母亲和我     
总是希望远方的红贝壳再度亮起土地生下母亲母亲生下我那一天起企盼连同苗被母亲植上阳坡撷采花束一手月亮一手星朵月桂树伸进母亲的故事我和父亲攀援上去踩响土地的幽香季节的回归线划过母亲的额头岁月筛落禾谷和吃语土地上动情的歌谣伴若我怀揣一支温热的红薯走出山窝面包鲜活了城市和我哺乳城市的正是母亲和母亲一样的乡下花花绿绿的女人默立城市边缘静想土地上幸与不幸的事揩一把泪唱一支歌默默……母亲和我@张芳云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1,(26)
<正>美文引路写记叙文,仅仅围绕中心把事情完整地叙述清楚是不够的,主题还得有深度,如此才能让读者眼前一亮,下面谈几个深化主题的方法。一、内容扩展法我们写的文章一般是表现"个别"以及"点"的内容的,如果把"个别""点"所表达的主题延伸扩展到"一般""面"的范围,那么主题就能得到深化,就具有了广泛性和普遍性。如朱德的散文《回忆我的母亲》一文结尾写道:"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1)
<正>母亲,是人类亘古不变的歌咏对象。从《诗经》中的"哀哀父母,生我劬劳",到《小儿语》中的"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再到"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在诗歌中,有太多的母亲形象。反复细读《艾青诗选》,最触动我心的,就是诗人笔下的"母亲"形象。艾青诗歌中的母亲,不仅有他的大堰河母亲,有包含了平凡、朴素、受尽磨难的人类母亲,更有包含了深深根植于中国人心灵的土地母亲与祖国母亲。  相似文献   

11.
您说您那三又针都不用的手,母亲!为雪儿串起了一字精致的风铃,您那双采笨的手是串不出风铃的呀,分明是您用时间串起了浓浓的思念。其实,雪地每个思乡的梦里都有一串叮叮《哈的风铃,荡着一首愁扬的思乡曲,抚吻雪儿》营里驿动的心.而雪地不知是您在远方把思念《得如此绵远悠长……“母亲如雨的心,还记得吧?雪儿初涉警旅时您说:每个雨季都出去淋淋雨吧,那是《亲的,C哟!子每有关你的一幅画,一个字,甚至一个音符,都会牵动母亲思念的泪,如你窗外绵绵的意雨,好久好久才肯止住。远方的赤子哟!当你一身橄化模亿立骄阳下,当你训…  相似文献   

12.
三月伊始,到处都充溢着思母念妻、歌颂女性的温情.走在街上,一家店门口的音箱里传出了那个熟悉的曲调"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正是阎维文的《母亲》.在这个日子里听到这首歌,我的心不禁一颤.拨通妈妈的电话,哽咽着没有开口,当那头传来熟悉的、关切的声音"孩子,你怎么了"的时候,我忍住泪水,只说出:"妈,多保重身体."  相似文献   

13.
母亲忙国庆     
《Planning》2021,(10)
<正>母亲这代人吃过苦,所以对新中国的感情更深。每年的国庆节,对母亲来说就像是春节、中秋一样,是个值得庆贺的节日。母亲是个很注重"仪式感"的人,总是把节日气氛搞得很隆重。在母亲看来,喜庆的日子一定要用吃来表达,民以食为天嘛,好好吃顿饭就是最好的庆贺。国庆节正是秋收之时,粮食、瓜果、蔬菜大丰收。母亲习惯就地取材,做几样菜,庆祝国庆节的同时,也表达丰收总的喜悦心情。母亲做菜的手艺不见得有多好,平日里擅长的就是家常菜。但平淡的家常菜,总能被母亲翻出新的意趣来。母亲做的第一道菜叫做"大丰收",就是把煮好的花生、毛豆、玉米拼一大盘子。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23):25-27
《娥并与桑洛》和《孔雀东南飞》,虽然分别来自傣族和汉族,但同样用诗的语言讲述了相似的感人至深的爱情悲剧故事。致使悲剧发生的两个婆婆身份的母亲固然可恨,然而两个故事中也塑造了让人倍感温暖和爱之光辉的慈母形象,两首长诗中的四位母亲形象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5.
两年前,我应征入伍。临走时,母亲为我打点行装,用几个塑料袋将我的行李包塞得鼓鼓的。这些塑料袋里装的全是母亲亲手做的地瓜干。这地瓜干嚼起来有滋有味,是我平时最喜欢的零食。但我对母亲说,不要带这些了,因我是去部队而不是去上学。 正是“少年壮志不言愁”的年龄,来到部队后,加之训练紧张,随时都会接警出动,经常有一种饥饿感。茶余饭后,战友们常七嘴八舌地聊起在家里最爱吃的东西:江西永新籍的说,那红烧狗肉开胃;浙江上虞籍的津津乐道荸荠好吃……。我呢,还是觉得母亲做的地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0,(6):57-58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的一部成名之作,也是一部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探讨《儿子与情人》中的母亲形象。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7)
家庭教育直接影响到一个孩子的成长以及发展。推动摇篮的手也就是推动世界的手,一个母亲的三观,真真切切影响着家庭以及子女。在这个竞争日渐激烈的年代,许多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但是如果母亲不能够掌握正确的教育策略,那么就不能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也不能实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20,(5)
<正>春草青青漫山岗,绿映坟墓百卉香。生死分离牵俗界,阴阳阻隔动心肠。焚烧纸烛虔诚拜,供奉鸡豚唤母尝。血脉亲情传久远,昌隆世代福悠长。三月,又是春暖花开时节,肆虐的疫情,让我在家里呆了一个多月,无聊至极,只能手机刷屏及看电视打发时光。看到吉林电视台一档《好久不见》的电视节目中画面重逢的镜头,勾起我深深的回忆,唤起我的魂牵梦绕,更唤起了我对母亲的长长思念,在泪流不止的心酸里打开了我尘封的记忆。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2):128-130
让·雅克·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通过他的巨著《爱弥儿》,深入阐述了他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本文就我国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两个方面,揭示了《爱弥儿》对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母亲de手     
当歌曲《懂你》那婉转而悠扬的旋律在耳畔响起时,母亲那双大手便闪现在眼前。“春去秋来你的爱已无声,把爱全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是的,母亲用最真最疼的爱伴我前进,扶我上路。如今工作已快三年,每每夜深人静,我就情不自禁地想起母亲,想起母亲那双曾无数次给予我爱抚的大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