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诊断电镜方法学标本制备程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诊断电镜方法学标本制备程序@夏愿耀¥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生物物理所诊断电镜方法学标本制备程序夏愿耀(上海第二军医大学生物物理所,上海200433)有关生物医学的电镜标本制备技术,在专业书籍和杂志上已有很多介绍。各单位电镜室也有很多宝贵经验和自己实用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生物电镜标本的血管灌流固定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应用血管灌流法,制备脊髓、脑髓和内耳等的电镜标本技术。灌流固定液为2%三聚甲醛—2.5%戊二醛混合液。灌流液经由腹主动脉流入脊髓,经由颈总动脉和椎动脉进入脑髓和内耳。经过血管灌流之后,从脊柱、头骨和颞骨等取出标本,标本经定向取材之后,再以1%O_sO_4进行后固定。欲想观察标本的某一特定切面时,可进行定向包埋。应用血管灌流法制作的脊髓、脑髓和内耳等的细胞超微结构保存得皆较完好。  相似文献   

3.
应用DGD包埋去包埋剂电镜方法研究染色体骨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将染色体骨架制备方法与非树脂包埋去包埋剂超薄切片电镜方法结合起来,直观地显示染色体骨架的内部结构,分离的染色体骨架保持了与正常染色体对应的形状和大小,染色体骨架是一贯穿于整个染色体中的纤维网架结构,而不是位于染色体核心的轴,实验结果表明,DGD包埋去包埋剂超薄切片电镜方法是研究染色体骨架微结构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烟草花粉原生质体作试验材料,用自制微吸管手工预先挑选单个花粉原生质体,戊二醛微滴固定,然后用低熔点琼脂糖或明胶预包埋,小塑料管顶和包埋单个花粉原生质体,进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初步建立了单个原生质体电镜制样的技术流程,通过电镜观察,与群体制样法比较,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此项技术的建立,为今后植物性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项精细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烟草花粉原生质体作试验材料,用自制微吸管手工预先挑选单个花粉原生质体,戊二醛微滴固定,然后用低熔点琼脂糖或明胶预包埋,小塑料管顶扣包埋单个花粉原生质体,进行透射电镜样品制备,初步建立了单个原生质体电镜制样的技术流程,通过电镜观察,与群体制样法比较,结果是今人满意的。此项技术的建立,为今后植物性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项精细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自电子显微镜技术问世以来,常规电镜标本制备的方法需要经固定2h,脱水1h,浸透2h或过夜,37℃、45℃、60℃分别聚合24h,然后经超薄切片及铀、铅染色1天,最快6天才能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标本的超微结构。这种经典的方法一直延用在教科书里、进修班上、日常实验中。其制备周期虽然较长,但标本的超微结构保存完整,图像清晰。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医院的电镜室,6天才能得到诊断报告,显然不适应一切为患者着想的宗旨。为了让患者尽早拿到诊断报告,协助临床医师尽快拟定治疗方案,如何缩短电镜标本制备的时间,又不影响其超微结构的保存,显得尤为重要。基于这一需求本电镜室改良了脱水方式,浸透环境,聚合温度,结果证明此方法快速可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包埋后免疫电镜术虽能精确定位抗原,但难度大。本文用胶体金标记法与ABC法对人鼻中线恶网瘤组织在树脂包埋前作抗人T细胞免疫染色,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简述如下:临床活检鼻中线恶网组织,经4%多聚甲醛加1%戊二醛4℃固定,振动切片(50μm),PBS冲洗,在预先硅化的载玻片上作免疫染色:鼠抗人T细胞McAb(Dako公司出品)孵育过夜;金标羊抗鼠抗体(10nm,军科院基础所出品)室温下孵育1小时,再将切片倾入小瓶,经1%锇酸后固定,常规脱水包埋及超薄切片,不作铀铅复  相似文献   

8.
随着病理电镜诊断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各类标本的快速制样工作成为首位重要的工作,我们在胸腹水电镜样品制备工作中,采用快速制样技术,改进工作流程,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体外培养的细胞不仅可用于研究其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而且可进行不同药物学作用时细胞内抗原成分的定位检测及细胞特征的研究。通常盖玻片放入培养皿中作为培养细胞的支持物,细胞在盖玻片上长成单层,可立即固定、染色,进行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在实验中我们发现,加盖玻片的单层细胞培养法也可以直接应用于免疫电镜的包埋前和包埋后染色方法。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使用盖玻片可以避免免疫电镜标本制作过程中,为了搜集细胞而进行的数次刮取、离心。免疫反应及后固定、脱水、浸透、包埋均在盖玻片上进行,使培养细胞的损伤降低至最小程度。(2)如果在直径3.5cm的培养皿中进行免疫过氧化物酶反应大约需要至少200μl抗体,而使用盖玻片法,每张盖玻片则仅需要10μl抗体,大大节约了免疫反应的抗体量,既简便又经济。(3)盖玻片法使包埋后培养细胞呈单层位于包埋块的表面,在每一张超薄切片中都能观察到很多细胞。  相似文献   

10.
原位TiC-AlN/Al复合材料中AlN/Al界面的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透射电镜(TEM)的衍技术和高分辨电镜(HRTEM)研究了用原位固-气-液三态反应法制备的原位TiC-AlN/Al复合材料中AlN颗粒与Al界面的微现组织结构,发现AlN/Al界面两侧晶休的两个晶面存在平行关系;(101)AlN/(111)Al。作者从金属固溶和金属结晶理论出发,分析了AlN/Al界面微结构的形成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原位了TiC-AlN/Al昨合材料中界面结合较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针对耳蜗组织透射电镜样品制备难度大,不易获得质量较好的超薄切片的问题,作者通过延长锇酸后固定时间和增加树脂渗透的浓度,改善了树脂包埋组织的切割性能.电镜图片显示,明显地提高了超微切片样品制备质量.  相似文献   

12.
电镜技术在病毒性肝炎诊断和研究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电镜技术在甲、乙、丙、丁和戊型病毒性肝炎,包括新发现的数种病毒性肝炎诊断和研究上的应用情况,并简介了有关材料来源和处理及标本制备技术。资料显示,电镜技术在各型病毒性肝炎的发现,证实及病因研究上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扁桃酸酰胺(Mandelic Amide)已证实为桃叶膏抗滴虫的有效成份,为探讨此成份的杀虫机制,作者曾作了光镜下的形态观察,而对电镜下的超微结构改变未见有过记载。本文就电镜下的观察结果报导如下。观察方法是在培养48小时的滴虫培养管内加入40mg/5ml扁桃酸酰胺,培养48小时后制备样品。另外取一滴虫培养管不加药品作对照组,并与实验管同时进行样品制备。样品制备是将上述两种标本,先以2.5%戌二醛液在室温下作一级固定,15分钟后,用pH7.4磷酸缓冲液水洗1小时,再入1%四氧化锇二级固定2小时。用乙醇进行系列脱水,用环氧树酯包埋处理48小时,作超薄切片,切片用醋酸铀和柠檬铅作双染色,随后在H—600型电镜下观察拍片。  相似文献   

14.
直结肠癌相关抗原LEA分布的免疫光镜和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对新研究成的直结肠癌细胞表面大分子抗原(LEA)在光、电镜下进行了较详细的定位观察。收集新鲜直结肠癌组织标本,冰冻切片后用常规ABC免疫酶标法染色,在光镜下观察,将CX1和CL187(人结肠癌培养细胞系)接种培养在置于培养皿内的盖玻片和载玻片表面,二、三天后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胶体金包埋前法免疫染色,前者在荧光镜下观察,后者以上升浓度的系列酒精脱水,EPON812原位包埋,经LKB超薄切片机切成8000A的切片,在日立H_600型透射电镜下观察。  相似文献   

15.
临床诊断电镜工作的开展 ,必然要求改变以往周期长的制样过程 ,而包埋块制备过程所花时间最多 ,人们用微波聚合、高温聚合等条件以缩短聚合时间 ,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 [1]。但常为了快速 ,而在样品固定到包埋前的处理中忽视了某些细节 ,造成包埋块制备中的人为污染 ,影响电镜观察 ,这些污染无法通过返工来弥补。本文就此污染物产生进行模拟实验与探讨。材料与方法正常小鼠乙醚麻醉后 ,快速取肾组织入 3%戊二醛 - 1 .5 %多聚甲醛的前固定液中 ,后固定液用 1 %锇酸 - 1 .5 %亚铁氰化钾 ( 1∶ 1 ) ,70 %酒精饱和铀液块染过夜 ,系列酒精、丙…  相似文献   

16.
电镜作为某些疾病的病理检查手段 ,已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熟知。但电镜样品的常规制备方法周期较长 ,影响及时诊断。近年来 ,我们将微波照射作为常规技术应用于电镜标本制备 ,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结果表明 ,该方法不仅大大缩短了样品制备时间 ,而且用这种方法制备的样品的超微结构完全可以满足电镜诊断要求 ,现已成为本室诊断样品的常规技术。材  料选用 National NN- 6 80型微波炉 ,分 HI,DEF,MEDHI,MED档 ,样品包括各种肿瘤组织 ,肝 ,肾 ,肺 ,软骨 ,及游离细胞 (血细胞 ,培养细胞 )。1 .标本固定固定液用 4%多聚甲醛 ,或 3%戊二醛 …  相似文献   

17.
节约电镜标本制作材料的几种方法宋小明(南京八一医院电镜室,南京210002)制作电镜标本的材料,大多靠进口,价格昂贵,本文主要介绍几种节约的方法。一、用斜瓶法节约锇酸先制作一个斜瓶槽(如图1),方法:将白铁皮折成“楼梯”状,然后放平即成斜瓶槽。将用锇...  相似文献   

18.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联会复合体 ( Synaptonemal Complex,SC)是减数分裂前期 的重要特征 ,是遗传学三大规律的细胞学基础。早期研究 SC受技术方法的限制 ,在光镜和电镜下很难观察到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行为。后来发展起来的微铺展 -硝酸银染色技术 ,可在电镜下清楚地观察SC的形成及消失过程。本文以小鼠精母细胞为材料制备 SC标本 ,电镜下详细观察并拍摄了同源染色体的配对行为。材料和方法 性成熟的雄性昆明种小鼠 1 0只 ,处死后取出睾丸 ,去除白膜 ,参照 Moses微铺展法 [1]制备 SC标本 ,硝酸银染色。光镜镜检后转移到 5 0目铜网上 ,电…  相似文献   

19.
白血病电镜诊断学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镜诊断学是指对临床某些疑难病例,应用综合电镜技术,列出标本制备常规流程,确定诊断指标及鉴别诊断指标,在超微结构水平上作出明确诊断的一门新兴应用方法学。我们自70年代初开始,对白血病进行了系列的电镜观察,建立了适用于白血病诊断的综合电镜技术,确定了可靠的诊断指标,经1000多例次的电镜诊断和临床疗效验证,其确诊率由原来用光镜分类的60 ̄70%(按FAB分类)提高到99%以上。该方法学主要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研究婴幼儿急性胃肠炎和腹泻及成人流行性腹泻的病原学时,用直接电镜和免疫电镜技术,从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了4种小圆形病毒颗粒。粪便标本用生理盐水制成20~50%的悬液(水样便可不稀释),经超声波粉碎处理(振幅4μ,每次30秒钟,共3~5次),3000rpm离心30分钟,上清为被检样品。被检样品制备直接电镜或免疫电镜标本,用3%磷钨酸(pH6.4)做负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