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水库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分为水平位移监测和垂直位移监测两部分,其中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系统采用独立坐标系统,高程由坝顶高程联测而得。在大坝坝顶及大坝下游坝坡共布设4条视准线,观测大坝水平位移,采用交汇测量法观测。结果表明,大坝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的各项观测误差均小于规范规定的允许限差,观测精度达到规范要求,可作为今后大坝表面变形计算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静态GPS测量在水库大坝变形观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建春 《治淮》2009,(7):28-29
一、引言 合肥市大房郢水库位于合肥市北郊四里河上游,大坝为均质土坝。为了解水库大坝运行时坝身变形情况,需对大坝进行变形观测。GPS测量技术在近十几年飞速发展,目前静态GPS测量技术已经发展相当成熟。其作业效率高、高平面精度以及任意测点间不需通视,因此丘陵地带开放式大坝变形观测非常适合采用静态GPS测量方案。本文只阐述大坝水平位移采用静态GPS观测。  相似文献   

3.
大坝变形观测是水库安全监测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多年来,凤翔县白荻沟水库一直采用水准仪配合经纬仪对其变形进行观测,测量精度不高,而且费时费工,同时也给管理工作带来不便。本文分析了全站仪在白荻沟水库大坝变形观测中的应用及方法,其能使水库大坝变形观测事半功倍,为水库安全度汛提供科学保证。同时对其他水库的变形观测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GPS监测大坝三维变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讨论了全球定位系统(GPS)变形监测网的建立以及提高GPS观测精度应采取的措施。分析了GPS大坝变形监测网的特殊性.提出了选择站心地平坐标系作为GPS大坝变形监测网平差计算的参考坐标系;采用拟稳平差方法处理GPS大坝变形监测网的观测数据。编写了GPS大坝变形监测网的网平差软件,并对某大坝GPS变形监测网的3期观测数据进行了平差计算。计算结果表明,GPS观测的精度可以满足大坝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拟稳平差方法更适合于GPS变形监测网的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5.
《红水河》2021,40(4)
国内早期修建的中小型水电站多采用人工对大坝表面变形进行观测。经过多年运行观测,发现采用人工观测方法存在诸多不足,不利于更好地进行大坝安全监测。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大坝安全监测自动化成为大势所趋。文章依托贵州浪详水电站和岩寨水电站,阐述3种常用大坝表面变形监测自动化方法的优缺点,以及在老坝改造过程中如何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工程的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方法,为今后更多老坝表面变形自动化监测改造提供工程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全站仪边角变形网观测方法结合垂线系统作为大坝变形的基准,代替了常规的变形控制网,有效地掌握了大坝的宏观变形状况。通过全面的大坝安全监测手段,掌握大坝在初蓄期的变形、渗流等状况变化,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工程补强措施,适时营造良好的大坝运行条件,在确保大坝安全运行的同时,提高了工程效益。  相似文献   

7.
参窝水库为混凝土重力坝,准确、实时的观测大坝的位移是大坝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而真空激光观测坝变形系统能够准确、实时的观测大坝的水平与垂直位移。文章介绍了参窝水库大坝真空激光观测系统的结构及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8.
传统水库大坝表面位移变形观测主要为人工观测,工作量繁重且可靠性低。同时对观测人员的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一般水库运行人员中缺乏专业人员,观测数据质量较低。文中结合横泉水库大坝变形监测现状和需求,对现有自动化监测系统在横泉水库大坝监测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最终优先选择高精度的智能全站仪自动化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乌拉盖水库坝体变形监测为例,介绍了大坝表面变形观测的一些方法,重点旨在与时俱进,交流、探讨、改进大坝表面变形观测的方法,提高大坝表面变形观测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肖晨光 《治淮》2009,(1):31-32
水库大坝变形监测主要有大坝的表面变形、内部变形、裂缝及接缝、混凝土面板变形及岸坡位移等观测,其中表面变形观测是三级以上建筑物的必测项目,也是大坝安全观测的最重要项目。  相似文献   

11.
王艳  黄孝红 《四川水利》2012,(1):61-62,69
大坝变形观测是检验大坝运行是否安全的重要手段。对于中小型水库大坝,一般采用基准线法观测大坝水平位移量和垂直方向位移量。南充市磨尔滩水库经11年观测成果和实践表明,该方法得当,为保证大坝安全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用垂线和引张线观测大坝外部变形,简单、直观、精度好、效率高,是目前比较成熟而有效的观测方法。与之配套的观测仪器有两种类型:一是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研制的差动电感式遥测仪器系列——遥测垂线仪、引张线遥测仪;另一种是当前普遍采用的光学机械式常规仪器和量具。作者为解决太平哨、白山大坝外部变形观测的急需,在第一、第六水电工程局的配合  相似文献   

13.
坝体位移是大坝安全监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潘家口大坝是一座高坝,坝顶采用视准线法观测水平位移,了解大坝的变形状况。本文主要谈完善坝顶水平位移常规观测设备和观测手段的体会。  相似文献   

14.
常规水库大坝表面变形观测方法无法实现自动观测,精度易受通视和气候条件等影响,且一般采集频率低,仅能进行静力变形监测。通过光学方法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表面变形监测技术的比较分析,结合某水库大坝实际工程,开展了水库大坝表面静力、动力变形监测的可行性研究。工程应用表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实现毫米级大坝表面静力变形的监测,同时能进行地震作用下1 Hz采集频率的大坝表面动力变形观测,且大坝表面变形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观测值与人工观测结果一致,精度可靠,满足规范要求。这为实现地震活跃区水库大坝的静动力变形统一监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案,可用于震后大坝安全评估或应急处置。  相似文献   

15.
基于目前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缺陷,文章分析了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内容与变形误差观测数据类型,并提出了变形观测数据处理方式,其目的是为相关建设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大坝变形观测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质量,需结合获取的观测数据条件,来采取对应的数据处理方式,从而提高其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大坝变形监测是掌握坝的运行状况、保证大坝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在柴河水库大坝的变形观测中,沿坝轴线方向(纵断面)共设了6个观测断面,沉陷和水平位移观测标点放在同一基座上,共用同一点号,共计62个位移标点。对原始监测数据和新开发的水库大坝变形监测系统资料的分析显示,大坝垂直位移变化、水平位移变化均符合土坝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水电站大坝多年的变形观测数据,基于神经网络模型方法预测大坝的变形。研究中应用MATLAB工具箱建立BP网络模型,预报大坝的变形。结果显示准确性较好,填补了空白观测时间阶段的变形数据。  相似文献   

18.
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外部变形监测及资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浪底大坝是枢纽安全监测的重要部位,埋设了大量内部观测仪器,布设了8条视准线。大坝外部变形监测方法采用了多测站边角交会和直接水准法、低测量机器人观测法、GPS卫星定位技术等。通过近几年的观测,取得了大量可靠的数据,为大坝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从多年观测结果看,大坝垂直位移变化、水平位移变化均符合土石坝变形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9.
大坝变形监测控制网布设及其基准控制点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坝变形监测是大坝运行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而基准控制点是否稳定是大坝变形监测控制网能够准确监测的前提。该文介绍了平面控制网的布设要求及外业观测时应注意的事项,并以实例对其基准控制点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控制点稳定性判定应遵循:初次观测按照文中要求待控制点稳定后进行,二次复测按规范要求,测量控制点的固定角和固定边是否在限差内。基准控制点的稳定可提高大坝变形监测点的观测精度,为准确预报大坝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大坝安全监测对于枢纽正常运行至关重要,而监测只有在做好资料整编与分析,掌握坝体的变化规律下,才能不断提高观测精度,及时发现坝体异常情况。针对白龟山水库的拦河坝顺河坝的变形监测资料各种管水位的观测以及渗流量观测成果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总结出坝体和库水位在趋于稳定后的运行中的变形规律,希望能对大坝现阶段的安全监测,以及除险加固工程后的大坝观测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