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城市景观美学初探——兼谈钟祥市城市景观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景观包括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 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容、市貌和形象等等。城市景观是指景观功能在人类聚居环境中固 有的和所创造的自然景观美,它可使城市具有自然景观艺术,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 和愉快感。任何一个城市,都是在特定自然地理条件下及人文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 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聚合。任何一个城市的面貌都是自然地理和人文特点外表的反映。 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不同,由此而形成的城市风貌也必然不同。它们各具自己的特色 和个性,这也就是城市风格和特色的由来。   城市景观的范围很广,除建筑、道路、交通、雕塑外,城市的社会秩序、交通秩序、环境卫生 、居民生活场所、商店、橱窗、居民装束、照明灯彩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建筑是城市景 观的主要部分,在视觉感观上占主导地位。另外,道路和公共设施以及环境景观和由山水林木 花卉等构成的自然景观也是十分重要的。景观建筑美学是建立在单体建筑(或建筑组群美)以 及空间景观造型与物质等空间元素彼此间协调关系之上的。一个城市的面貌优美与否,除了 自然环境之外,还在于它是否与旧建筑艺术(传统手法)处理得协调,城市面貌才能丰富多采, 新容和旧貌才容易达到相得益彰,这个城市的特性才会显现出来。因而,城市景观设计应注意 使城市景观具有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的双重特点。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一再强调要重视城镇建设的特色风貌问题 ?所谓城镇特色风貌 ,简而言之 ,就是一个城镇不同于其他城镇的、外在的和内在的鲜明的特征和风格。城镇建设一般具有共同的发展规律 ,但由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 ,从而使每个城镇又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特色风貌是城市的形象 ,也是城市的灵魂 ,展示着城镇特有的历史文化风采、自然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和水平。我们一再强调要重视城镇特色风貌建设 ,是因为一个现代化的城镇不仅应有经济发达、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生活舒适、高素质的居民等现代化城镇的共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系统的地方特色初探--以扬州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谷康  江婷  苏同向 《中国园林》2005,21(12):36-40
城市绿地系统融合其所独有自然地理结构、地貌特征、地带性植物及其构成的生态系统与历史、文化的凝聚,共同构筑了城市绿地的特色.它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资源.它突现了城市独有的风貌特色,是其地方特色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生态城市绿地系统是凝聚城市独有的自然地理结构、地貌特征及地带性植物群落,并与文化传统、宗教历史相融合的城市开敞空间。它不仅是城市的生态基础,也反映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积淀,是一个城市特有的人文和自然资源。本文浅谈了城市人居环境绿地系统规划设计,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世界上许多城市名扬天下,只因其特色鲜明,有着独具魅力的城市风貌。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是一个城市的底蕴、灵魂,她展示着一个城市特有的历史文化风采、自然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经济社会发展形态和水平。一个具有特色风貌的城市,不但能够提高其城市品位,增强其城市竞争能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还能增加城市居民的凝聚力,调节人际关系,更能吸引人才,增强城市发展的潜力。因而,如何进行城市风貌建设是我们当今乃至今后长时间内城市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试以江山风貌特征与社会文化为背景,对江山城市的风…  相似文献   

6.
城市机理是城市形态宏观上最重要的表征,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另一个城市最明显的特性之一。在俯瞰图上,世界各地的历史名城都有鲜明的肌理特征,表现在街区、街巷及建筑尺度和形态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了干差万别各具特色的城市形态(图1)。城市肌理的形成与其自然地理与历史人文密不可分,它包含着“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是由人们对城市中的空间和实体的记忆组成。这种城市反过来又影响对未来城市形象的塑造”(罗西)。城市肌理是丰富的人类历史文明信息的载体。  相似文献   

7.
李娜 《建筑与环境》2008,(4):113-116
城市绿地系统融合其所独有自然地理结构、地貌特征、地带性植物及其构成的生态系统与历史、文化的凝聚。共同构筑了城市绿地的特色。它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是一个城市特有的文化资源。它突现了城市独有的风貌特色,是其地方特色的表现。如何对绿地系统进行整体有机的规划与设计,突出其特色,本文以作者的实践作品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基于自然地理格局的南京古都景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的古都风貌保护规划往往是从建筑学角度出发,而缺少相应的从地理研究角度的古都风貌保护规划。而历史时期自然地理格局对于南京古都景观形成有至关重要作用。探查地理系统中的历史城市起源和发展的山水脉络,这对研究城市持续发展与特色继承有重要作用。现代南京城市发展支离破碎地分解了历史上的连绵山峦整体,河流水系网络已经断断续续。本篇探讨顺延山峦与河流脉络调查分析古都遗址,以地理景观研究作为基础规划南京古都风貌格局。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化的重要产物,亦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最高组织形态,不同国家、区域、地方的城市,由于人文历史、职能性质及自然地理等要素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城市个性.但是,由于国外城市规划思想的影响,科技信息革命、文化融合以及城市功能趋同化等要素的作用,导致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城市景观,城市个性蚀失.  相似文献   

10.
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的形象,反映着城市特有的文化、自然地理风貌、民俗风情、经济社会水平。同时,一个好的城市风貌又有利于增加城市居民的凝聚力,增强其城市的竞争能力,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进行城市风貌建设是城市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土家族为例,从土家民族文化建设的角度,探析少数民族城市风貌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11.
李和平  杨?宁 《室内设计》2012,93(2):36-41
随着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风貌的地域性回归。针对当前城市风貌规划面临着的人文属性丧失、载体统一性缺乏、引导性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山地城市风貌特色形成机制和城市风貌规划实践的分析,提出了以廊道为载体的风貌规划思路;并以重庆礼嘉片区风貌规划设计为例,从自然和人文廊道的构建入手,探索了山地城市传统风貌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南方城市滨水区特色风貌与景观生态保护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滨水区特色风貌的形成在自然方面受地区气候、地理特征、水环境等影响,在人文方面受发达的水陆航运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自然与人文风貌.然而目前城市滨水区遇到景观生态破坏、旧城区衰退、交通堵塞等种种问题,使城市特色风貌面临严峻考验.结合城市滨水区改造中的理论与实践,从城市特色风貌营造的方法、城市整体发展的战略、滨水区景观生态保护相结合等几个方面,探讨创造南方滨水城市特色风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福建省山重村传统建筑风貌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与对村民访谈的基础上,分析得出其建筑风貌的多样性在于自然地理、气候温度、历史人文、风水占卜、匠师工艺五个主要影响因素。期望能够从中得到启发,为今天的新农村建筑设计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市特色风貌的提出是为了保持城市的个性,滨水而建是南方城市的一个基本特点,尤其是在城市发展的早期,在自然方面受南方地区气候、地理特征、水环境等影响,在人文方面受发达的水陆航运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自然与人文风貌。然而目前南方城市滨水区遇到景观破坏、旧城区衰退、交通堵塞等种种问题,使城市特色风貌面临严峻考验,本文结合城市滨水区改造中的理论与实践,从城市特色风貌营造的方法、城市整体发展的战略、滨水区“复合”开发相结合等几个方面,探讨创造南方滨水城市特色风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城市特色风貌的提出是为了保持城市的个性,滨水而建是南方城市的一个基本特点,尤其是在城市发展的早期,在自然方面受南方地区气候、地理特征、水环境等影响,在人文方面受发达的水陆航运的影响,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自然与人文风貌.然而目前南方城市滨水区遇到景观破坏、旧城区衰退、交通堵塞等种种问题,使城市特色风貌面临严峻考验,本文结合城市滨水区改造中的理论与实践,从城市特色风貌营造的方法、城市整体发展的战略、滨水区"复合"开发相结合等几个方面,探讨创造南方滨水城市特色风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规划师》2017,(Z2)
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城市设计工作,旨在彰显城市风貌,体现城市特色,形成优美的城市环境。当下城市设计正处于转型时期,如何构建城市设计管控要素成为关键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青岛市历史城区城市设计方法与关键城市设计要素,借鉴深圳市、天津市的城市设计管控经验,并结合青岛市自然人文格局、城市风貌特征,探索研究城市设计的编制方法及关键管控要素。  相似文献   

17.
沈阳铁西区是新中国建立之后著名的工业区,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代表,被誉为东方"鲁尔"。它在城市历史形成及形态发展进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近20年的城市建设已经让老铁西街区工业风貌形态基本消失。对于这样的失落,作者提出城市博物馆和工业文化走廊的理念,用城市双修的手法建立新的人文生境。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基本概念入手,运用调查研究和归纳方法,剖析城市风貌的内涵,认为城市风貌是感觉、知觉与认知过程,应以美学为基础,体现城市特色、地域性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城市风貌的因素,包括历史人文、自然地理环境、城市风貌现状特征、时代发展特征等.通过辨析城市风貌内涵,深入理解城市风貌影响因素,为城市风貌规划建设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9.
风貌感知是对历史地区综合人文特征的整体场域认知,研究人群背景差异对风貌特色感知的影响,可以更好地为风貌感知研究提供科学性支撑。文章应用可阐释心理认知及空间行为的VR眼动跟踪技术,分析不同背景人群对历史风貌的视觉关注行为,探索多元公众参与下的历史地区风貌特征感知和保护的科学方法。以漳州古城为例,进行历史地区风貌人群视觉感知实验,发现不同专业及文化背景人群对于城市风貌视觉感知存在差异并呈现一定的规律,后基于此进行风貌要素分类,为风貌保护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周宁县城市风貌有效提升工程在明确城市风貌概念和提升前提及手段的基础上,结合《周宁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3—2030)》,构建完善的风貌体系,提高城市形象,打造特色历史人文+特色自然资源+旅游度假养生的特色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