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水权制度建设的地位、作用、内涵及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雪涛 《中国水利》2005,(22):55-57
全面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重要制度措施,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保障,在未来我国水资源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水权制度建设内涵主要由水资源所有权制度、水资源使用权制度、水权转让制度等三部分内容组成.水权制度建设需要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下,积极加强理论研究和创新,规范试点建设和实践.  相似文献   

2.
在水权制度建设中,浙江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积极探索水权制度建设,自发产生了我国第一次水权交易,在我国水权制度建设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尽管浙江省水权交易的实践在初始水权问题、交易合同的合法性、交易主体等方面存在争论,但在区域水量配置层面、取水权配置层面、水资源保护层面、水权建设的技术支撑层面都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这些实践具备了水权制度建设的雏形,也为我国其他地区的水权制度建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正处于水权交易制度建设与推进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借鉴国外水权交易制度的经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澳大利亚水权交易制度经历了30年左右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在优化水资源配置以及应对极端干旱天气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总结了澳大利亚水权交易的现状、问题以及发展历程,分析了推动水权交易制度不断发展的动因,并提出了对我国水权交易制度改革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我国水资源供求矛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对水资源分配的方式已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以市场手段优化配置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水权制度是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核心;水权的初始分配是市场配置水权的基础,流域水权是水权配置的主要形式;合理的水权价格和市场监管是实现水权配置效率和公平的保证。结合有关案例,探讨水权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从而促进我国水权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水权交易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水权交易条件,对我国水权交易条件建设提出了建议。水权交易条件包括水权明晰的法律条件、水量可达的物理条件、监测计量的衡量条件、交易成本的制度条件和第三方影响的外部性条件;其中法律条件、物理条件和衡量条件为必要条件,制度条件和外部性条件为充分条件。我国存在水权明晰未完成、监测和计量系统不完备、交易区域未划定、交易成本高昂、第三方影响评价制度缺失等问题,需要全面推进各项条件建设。  相似文献   

6.
石羊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区域初始水权制度建设,农民初始水权配置的探索,初始水权配置技术支撑条件的实践创新。建设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以时分水阶段,一个是以量分水阶段。石羊河流域水权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有:规划(方案)缺乏衔接,制度建设薄弱和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性质模糊。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单一的水资源所有权制度决定了构建用水权制度是完善我国水权制度、实现水资源市场配置的重要基础,而且通过转让水权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现实可能。但在实践中,不但现行取水权制度不能涵盖已经客观存在、法律已有所规制的对水的利用,而且东阳-义乌等地之间所谓的用水权转让也不是真正的水权转让,各行政区间的水权转让与我国水资源的国家所有制是相悖的。以界定用水权的理论内涵为研究基点,结合对水资源配置方式的比较分析,从用水权的法律主体、用水权的限制原理及其行政调控机制的角度对完善我国用水权制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水权制度是现代水资源管理体系的组成部分,开展水权交易,发挥市场机制在水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的重要手段。总结了我国水权交易实践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水权交易最新进展,提出了进一步推进水权交易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水权交易制度建设是新形势下广东省水资源管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增强社会各界节水意识、优化配置水资源的必行之路。通过开展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研究,鲜明地提出了包括可交易水权的定义与内涵,水权交易需要具备水权明晰、计量准确、价值可估三个基本条件,水权交易可分为政府储备水权竞争性配置、区域之间交易、用水户之间交易三种交易类型,以及需要建设水权交易法规、管理、技术论证和交易市场四大配套体系等符合广东省省情和水情现状的"一三三四"省级水权交易制度的顶层设计框架,为广东省水权交易制度建设和水市场培育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方向。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水权制度建设,需要准确把握水资源资产产权的内涵,深刻理解水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文章主要从水资源资产产权的界定、作为产权的水资源使用权应当具备的特性、作为产权的水资源使用权应当确权登记方面阐述了对水资源资产产权的认识,从发挥市场在水权交易环节的决定性作用、政府配置新增水权时应引入市场机制方面阐述了对市场在水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认识,从对水资源进行宏观配置、对水资源使用实行用途管制、培育水市场并加强监管和服务方面阐述了对水权制度下政府作用的认识.总结了我国水权制度建设现状和进展,分析了新形势下水权制度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水权制度建设的思路、措施和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水资源管理体制中,水权是管理的法律依据,水价是管理的手段,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是目的.通过对水价和水权理论的研究,从水价和水权的角度来考虑造成目前水资源管理现状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水价及水权对水资源管理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生全 《中国水利》2006,(20):49-51
末级渠系水价管理是灌区水价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水价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规范末级渠系水价管理,解决末级渠系水费计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加强灌区水费管理、加快水费改革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兴电灌区末级渠系水价管理实行终端水价的探索,收到了减员、增收、节水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旨在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现状年2000年为水平年,根据流域内的水系分布情况,将流域内划分为西大河山水灌区、六河中游山水灌区、六河中游井泉灌区、红崖山灌区和大靖河系统五个计算单元,对近期水平年2010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分析. 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大靖河系统和西大河系统可供水量不足,存在明显的缺水现象.六河中游山水灌区和井泉灌区、红崖山水库灌区的水资源供需基本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4.
我国节水灌溉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鉴于我国水资源紧缺的现状,我国十分重视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适合我国推广应用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有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田间地面节水灌溉和简易节水灌溉等。我国目前正在大规模发展节水灌溉,应注意:预先作好充分论证,严格掌握标准;与农业增产技术结合,开发多种水资源;选择优质设备;提高管理水平等。  相似文献   

15.
对灌区加强需水管理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区加强需水管理是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缓解我国主要灌溉用水矛盾的有效手段.从需水管理的基本要求出发,结合灌区用水实际,分析了灌区需水管理的内涵及面临的挑战,构建了以判断灌区水安全态势,调整供水者供水行为,调整用水者用水行为为流程的灌区需水管理理论框架,提出了建立以公益效益为主、兼顾经营效益的灌区水管单位、完善灌区水价体系和水价政策、建立和完善用水协会的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以用水者为交易主体并在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水权交易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修正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蔡守华  张展羽  张德强 《水利学报》2004,35(5):0111-0115
建立科学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有助于准确评价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从而为节水灌溉项目决策及灌溉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分析了目前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作了系统的修正,提出了由渠道水利用效率、渠系水利用效率、田间水利用效率、作物水利用效率和灌区灌溉水利用效率组成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并分别给出了这些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A new approach on the functioning of an irrigation scheme has been presented. A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irrigation system based on measured system properties, such as losses due to percolation and to poor management, in only a part of the system is used. This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 is termed an equivalent irrigation network. The merit of this approach is that it reduces the number of required streamflow measurements.When water amounts are measured for a number of paths in the irrigation network, so-called path efficiencies are obtained. The path efficiency is a measure of the amount of water lost along the way. The numerical model that simulates the operation of the irrigation system is based on the path efficiencies. This simulation model in turn is used to calculate different objective functions, corresponding with different optimization goals, like uniform water distribution, minimum groundwater extraction, minimum cost of water supply.This paper gives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e approach. The application to an actual irrigation scheme will be discussed in a second paper.  相似文献   

18.
北方缺水地区节水灌溉的动态规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系统分析、运筹学、数理统计及节水灌溉的原理,研究灌区内冬小麦的灌溉制度的变化规律,建立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的动态规划模型,并求出在不同灌溉定额下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量中期预测方法。分析了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基本原理,阐述了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引黄灌溉需水量分离等引黄灌溉需水预测的关键参数和方法。作物需水量可采用修订的Valiantzas方程进行预测;有效降水量预测可采用美国垦务局推荐方法;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采用该系数与末级渠道灌溉控制单元至支渠分水口的距离、渠道衬砌率等的线性方程估算;引黄灌溉需水量的分离可采用高精度遥感技术确定引黄灌溉面积,并通过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从灌区供水水源中分离出引黄供水需求量。上述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黄河下游农业用水需求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漳河灌区高效用水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湖北省漳灌区几十年来坚持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和水分生产率为目标,不断改进和完善蓄水,取水,输水,配水和灌溉水系统,逐步形成了大,中,小,蓄,引,提相结合的灌溉体系,漳河的经验表明,科学的管理,合理的调度,可使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单位水量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