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根据互文性理论,任何语篇都不可能孤立于其它语篇之外而存在.作为反映现实的报刊英语新闻语篇也不例外,总是与周围的语篇有着或多或少的互文联系.从互文性角度对报刊英语新闻语篇进行分析,研究英语新闻语篇中的互文性特征,在语言层面,使用了参考、套语、典故暗引、引语和仿拟等明显的互文手段;在语篇层面,则运用了结构、体裁、主题和功能等构成性互文手段.  相似文献   

2.
批评语篇分析是现代语言学的一个新兴领域,旨在通过语篇分析和意识形态阐释来解读特定语篇。双语播音专业新闻英语教学与英语新闻语篇批评分析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的新闻语篇批评意识,使他们对英语新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探索,增强对西方新闻语篇的反控制意识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娱乐新闻英语为研究对象,以美国杂志《公告牌》中随机选取的15篇流行音乐报道为语料,从主位结构,主位推进模式以及衔接结构三个层面分析这一次语体的语篇元功能特征。研究表明,在主位结构方面,语篇多采用概念主位和无标记主位;在主位推进模式方面,多采用放射型和阶梯型模式;在衔接结构方面,多采用词汇衔接。研究旨在从深层次上解读娱乐新闻英语类语篇,拓宽对新闻英语的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4.
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研究以《公告牌》中流行音乐报道为分析文本,从语气和情态两个层面对英语娱乐新闻语篇进行分析,主要探讨其语篇人际功能的实现方式与特征。研究表明,该类语篇通过上述两种人际意义实现手段达到了有效传播信息和娱乐大众的双重效果。研究旨在帮助读者深层解读英语类新闻语篇,提高读者获取信息与感受娱乐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语篇分析有助于学习者从整体上理解文章内容,从而达到深层理解。本文阐述了语篇类型、语篇模式和结构以及语境有关知识,探讨了将这些语篇分析知识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高学习者英语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语篇思维模式、语类结构及连贯与衔接等方面探讨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认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语篇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培养他们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并在大量的阅读和写作中运用语篇知识构建出地道的英语语篇。  相似文献   

7.
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分析理论为框架,探讨了语篇中的语境、主位结构、衔接等语篇功能,用来说明系统功能语篇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优化了阅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建构语篇意义、体会语言经验的能力。改善传统英语写作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讨论并分析了英语线性结构中句子的主位结构和信息分布规律,进而探索分析了线性结构中英语语篇的生成规律,以及传播信息的规律。指出英语主位结构与信息分布规律对英语语篇教学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结合《新视野大学英语》和《全新版大学英语》阅读教程中的文章,从语篇的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了语篇分析理论对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基于语篇的教学观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思路,将会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英语写作是英语的四大基本语言技能之一,而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却处在较低的水平,特别是他们在语篇层面上的写作能力尤其欠佳。语篇分析研究的是句子层面之上的语言的使用和构建,因此语篇分析的许多理论,例如语篇模式、衔接和连贯等,都可以运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篇写作能力。语篇模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楚的文章;衔接和连贯理论有帮于学生写出逻辑鲜明、语意连贯的语篇。  相似文献   

11.
模糊性作为语言的自然属性,广泛存在于各种文体中,新闻报道自然也不例外。然而模糊语言为何会在力求及时,准确,真实,简洁的新闻报道中大量存在呢?笔者认为这是由语言本身的模糊性,新闻报道的自身特点和受众三个原因共同决定的。本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结合维索尔伦Verschueren语言顺应论等相关语用学理论,对新闻报道中的模糊语言进行了分析,旨在发现其语用规律及存在价值,帮助解决新闻传播中精确性与模糊性的辩证统一问题,使记者(新闻写作者)能够更客观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把握好报道的分寸,更好地实现报道的新闻价值和导向价值。  相似文献   

12.
在翻译程序论的基础上,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域理论出发,以中外记者招待会口译为案例,译员在外交口译中,宏观上应遵循特定语言交际维度对语域的三个变量(语场、语旨和语式)的限定性这一规律,微观上应通过巧妙使用多种口译技巧,使源语语言的意义得以忠实再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全信息的中文信息抽取系统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从全信息理论的思想出发,综合建立、分析和使用语法、语义和语用信息知识库,研究实现了一个面向特定应用领域——财经新闻领域的中文信息抽取实验系统. 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信息抽取技术在移动信息服务中的一种应用模式,即“信息抽取+手机短信”,将信息抽取结果的简洁、清晰、明确的优点与手机短信的移动性、灵巧性、普及性等优点很好地结合起来,提供智能化的移动信息服务. 实验系统验证了这种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穆青新闻思想背景、新闻观念(媒介功能观、舆论观和新闻价值观)和新闻报道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透视穆青新闻传播思想特点:现实体验的文学化转换;政治语境下的媒体预设;超越事实的意义化表述,并以此挖掘其社会主义性质与新闻专业精神的内在矛盾,揭示其新闻观对后世新闻思想发展的引导价值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版面是报纸传播信息的物化形态 ,虽然它是传播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 ,但在整个传播过程中起着能动作用。本文将版面置于传播过程之中 ,结合传播学理论 ,考察版面所特有的传播功效  相似文献   

16.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新闻理论界掀起了一场有关新闻策划的大讨论,学者们各抒己见,发表各自不同的看法,出现了一派新闻民主的景象。随着新闻竞争的加剧,新闻策划作为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已在新闻界颇为流行。本文探讨了新闻策划的内涵、特性、传播价值的实现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BBC《十点新闻》和央视《新闻联播》分别属于中西电视新闻的旗舰栏目,体现着不同的播报风格和新闻价值取向.这不但反映在新闻内容之中,也同时体现在新闻播报结构上.通过比较、分析新闻(次)语类在《十点新闻》和《新闻联播》播报结构中的分布,揭示了二者在播报结构上的差异及其成因.《十点新闻》重视现场画外音、原声摘录、记者出镜、报道结束语等类型的运用,报道突出互动性和会话化,凸显了新闻价值和传播规律;《新闻联播》偏重独白式的演播室画外音播报,轻视现场画外音、原声摘录、记者出镜、同期声等,反映了该节目的政治权威性和舆论宣传功能.  相似文献   

18.
新闻需要与新闻需求是有密切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搞清楚二者的区别,有助于传媒 在满足受众新闻信息基本需要的同时,研究多样的新闻需求,提高传媒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9.
借鉴和利用移动互联网新型技术和理论,在J2ME平台下,研究基于MIDP2.0规范的内嵌搜索功能的RSS新闻手机阅读器,设计并实现了手机新闻聚合阅读器的基本功能,包括:用户登录验证、新闻关键字搜索、新闻阅读、添加、编辑、删除等.通过这些功能,使支持Java的手机能够访问更多的实时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20.
民生新闻作为近几年较为流行的新闻报道题材,不仅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成为新闻界的新宠。然而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民生新闻的报道和传播还存在一些实质性问题,本文主要从民生新闻报道所面临的瓶颈入手,对和谐社会下民生新闻报道的角度进行梳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