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金》2009,(4):55-55
在氨浸出体系和氨性硫代硫酸盐浸出体系中,研究了黄铁矿或黄铜矿和二氧化锰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氨性溶液和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中,有二氧化锰存在时,黄铁矿和黄铜矿的溶解速度得到提高。二氧化锰提高硫化物浸出作用适用于从黄铁矿精矿和硫化矿石中用硫代硫酸盐浸出金。在用硫代硫酸盐浸出硫化物包裹型金矿石过程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可改善金浸出动力学,并提高金的总浸出率,并且几乎不影响硫代硫酸盐的消耗。  相似文献   

2.
张丽霞 《湿法冶金》2007,26(1):21-21
D.Feng和J.S.J.van Deventer研究了纯金和矿石体系中氧在硫代硫酸盐浸出金过程中的作用。纯金体系中有氧存在时金的溶解率下降。空气和氧气的存在使硫代硫酸盐耗量增大并使金钝化。氮气极大地提高了金的溶解率,在高氮气流速下,这种效果更明显。氮气泡可使硫代硫酸盐稳定并可防止金的钝化。氧气过饱和水的使用对金的溶解有较小影响。逆流浸出试验结果表明,金的钝化和硫代硫酸盐分解产物影响金的溶解。氮气氛下,浸出液可重复使用,对金的溶解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国外信息     
《黄金》2005,26(12):54-54
用甲基三辛基氯化铵从硫代硫酸盐中回收金 在浸出液不用调整pH值及其他条件下,用甲基三辛基氯化铵[trioctyhnethylammonium chloride(TOMAC)]作萃取剂从硫代硫酸盐溶液中回收金。进行了金浓度、pH、氨浓度、硫代硫酸盐和二价铜离子浓度、萃取剂浓度、稀释剂和提取时间对金提取影响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硫代硫酸盐提金理论研究—金溶解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姜涛  吴振祥 《黄金》1992,13(1):35-39
采用腐蚀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金在硫代硫酸盐溶液中溶解的动力学。无铜、氨时,金的溶解活化能为27.99kJ/mol,Cu(NH_3)_4~(2+)为0.01mol/L,总氨浓度为0.5mol/L时活化能降为15.54kJ/mol;在0.001~0.1mol/L范围内,Cu(NH_3)_4~(2+)的反应级数为1。动力学研究的结果进一步揭示了铜、氨在浸金过程中的催化作用,并再次证实了作者提出的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浸金的电化学—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5.
徐祥彬 《黄金》2009,30(1):59-59
用纯金和金矿石对氧在硫代硫酸盐浸出金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在硫代硫酸盐浸出纯金过程中,氧存在时金的溶解作用下降。空气或氧气使得硫代硫酸盐耗量增大,并且使金钝化。  相似文献   

6.
硫代硫酸盐提金理论研究:阴极过程及浸金机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姜涛  吴振祥 《黄金》1991,12(10):32-37
本文研究了金在硫代硫酸盐溶液中溶解的阴极机理,结果表明,在含铜氨的溶液中,二价铜氨络离子在金表面直接还原,生成的一价铜氨络离子进入溶液后,迅速被氧化再生为二价铜氨络离子,后者又到金粒表面上还原。根据硫代硫酸盐浸金阳、阴极过程电化学研究的结果,提出了氨性硫代硫酸盐浸金的电化学—催化机理及模型。从本质上揭露了铜、氨在硫代硫酸盐浸金过程中的作用,填补了硫代硫酸盐提金理论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硫代硫酸盐提金理论研究:金的阳极溶解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姜涛  吴振祥 《黄金》1991,12(9):41-45
本文研究了金在硫代硫酸盐溶液中的阳极溶解行为,结果表明,在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金的阳极溶解机理为NH_3优先扩散至金粒表面与金离子络合,生成的金氨络离子进入溶液后被S_2O_3~(2-)取代,形成更稳定的金硫代硫酸根络离子。试验研究及理论分析证实和支持了这一机理。  相似文献   

8.
《黄金》2009,(4):55-55
在硫代硫酸盐溶液中,金的阳极溶解因氨存在而被加速,因铜的加入而明显提高。在某些条件,金表面因吸附物被抑制和钝化。在控制电位开路浸出条件下,在硫代硫酸盐溶液中,应用表面增强的喇曼散射光谱分析测定金表面硫、连多硫酸盐和硫化铜等,确立了金浸出速度和浸出程度与其表面化合物的相关性,用阳极溶出伏安法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
用于金湿法冶金的硫代硫酸盐浸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用硫代硫酸盐浸出贵金属,并以此作为可取代传统氰化法的一种无毒性浸出技术。该工艺在减少外来阳离子干扰和降低环境影响方面都优于氰化法。氨的硫代硫酸盐溶液可使金溶解而生成稳定的阴离子络合物,从而使金的浸出以相当大的溶解速率进行。本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室规模研究,对从贵金属矿石中提取金的硫代硫酸盐浸出进行初步可行性评价。通过对取自多米尼加共和国(DominicanRepublic)的矿石所做试验,作者指出了温度、硫代硫酸盐浓度、氨浓度和硫酸铜浓度对金溶解的影响。采用活性炭吸附或电解从浸出液中回收金。在类似传统氰化法的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金的回收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酒石酸盐-硫代硫酸盐协同浸金体系,对某氧化型金矿开展了浸金试验研究,研究变量包括硫酸铜浓度、浸出时间、硫代硫酸钠和酒石酸钠浓度、溶液pH、温度等,确定了最佳浸出条件。结果表明,当硫酸铜、硫代硫酸钠、酒石酸钠的浓度分别为0.075、0.5、0.075 mol/L,浸出温度80℃,溶液pH为10.3,浸出时间9 h时,金浸出率可达96.03%。通过与氰化法和铜-氨-硫代硫酸盐体系的对比分析,铜-酒石酸盐-硫代硫酸盐体系浸金效果与氰化法相近,优于传统铜-氨-硫代硫酸盐提金体系。  相似文献   

11.
用氨性硫代硫酸盐从流纹岩矿石中浸出金和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ippe.  D 乔繁盛 《湿法冶金》1989,(1):36-43,14
本研究工作确定了用含铜的氨性硫代硫酸盐溶液从矿石中溶解金和银的重要参数。通过绘制E_h-pH图分析了溶解过程的化学。试验结果表明,在1小时内可溶解出大约70%银和90%金。浸出过程对硫代硫酸盐和氨的浓度十分敏感,为了防止铜从溶液中沉淀为Cu_2S,从而避免银的损失,需要维持适当的E_h和pH条件。  相似文献   

12.
硫代硫酸盐法是一种绿色、高效的提金方法,含铜氨性硫代硫酸盐体系是常见的硫代硫酸盐提金体系。该体系中,铜离子可与氨和硫代硫酸根离子分别形成四氨合铜络离子和硫代硫酸铜络离子,这些络离子不仅在金矿物溶解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对回收过程中金的沉积与吸附产生一定影响。介绍了硫代硫酸盐法提金机理及含铜络离子在提金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了几种常见提金方法中含铜络离子对金回收过程的影响。同时,指出了从硫代硫酸盐贵液中回收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硫代硫酸盐浸金技术是非氰浸金技术研发的重点,特别是铜-氨-硫代硫酸盐体系因浸出速率快、环保、碱性腐蚀性小和适应含砷含碳难处理矿石等优势而受到了持续关注。探明不同种类硫代硫酸盐的作用、常见载金矿物的吸附、矿物的催化分解作用、矿物的离子释放影响、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及不同阴离子对反应历程、浸出过程和浸金效果的影响,能更好地为硫代硫酸盐浸金的应用发展指明方向。研究表明,硫代硫酸盐浸出过程中,硫代硫酸盐会因阳离子不同而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矿物,而不同的载金矿物也会因自身的特性而呈现出不同的吸附、溶解和催化分解能力。同时,浸出体系中矿物溶解释放的阳离子浓度和形式的不同会对体系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由于药剂的添加和硫代硫酸根的分解等因素引入的阴离子会对体系产生完全不同的作用。为了消除干扰因素对浸出体系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添加磷酸盐、EDTA和CMC等添加剂改善浸出过程和效果。  相似文献   

14.
硫代硫酸盐浸金理论及实践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黄万托  王淀佐 《黄金》1998,19(9):34-36
对硫代硫酸盐的性质、浸金机理、浸金中的影响因素及硫代硫酸盐浸金实践进行了研究,指出了硫代硫酸盐是最具工业应用前景的非氰浸金试剂之一。  相似文献   

15.
硫代硫酸盐因绿色无毒、浸金速率快、试剂价格便宜等优点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氰化替代试剂。系统综述了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的工艺研究与发展现状,重点阐述了不同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的工作原理,并针对传统硫代硫酸盐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讨论,分析了无氨-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新型硫代硫酸盐体系的开发与应用将为推动我国黄金行业技术进步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是一种绿色浸金体系,与传统的铜氨体系相比,铜-乙二胺体系展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在模拟浸金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pH、铜离子浓度、乙二胺浓度、硫代硫酸盐浓度等因素对硫代硫酸盐消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为9~10时,硫代硫酸盐消耗率较小,约为17%~18%;乙二胺浓度为0.01~0.04 mol/L时,硫代硫酸盐消耗率呈下降趋势;铜离子浓度为0.002~0.010 mol/L时,硫代硫酸盐消耗率逐渐增大;硫代硫酸盐浓度越低,其消耗率越高。研究结果可为铜-乙二胺-硫代硫酸盐浸金工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用于金湿法冶金的硫化硫酸盐浸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用硫代硫酸盐浸出贵金属,并以此作为可取代传统氰化法的一种无毒性浸出技术。该工艺在减少外来阳离子干扰和降低环境影响方面都优于氰化法,氨的硫化硫酸盐溶液可使金溶解而生成稳定的阴离子络合物,从而使金的浸出以相当大的溶解速率进行。本工作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室规律研究,对从贵金属矿石中提取金的硫化硫酸盐浸同进行初步可行性评价。通过对取自多米尼加共和国(DominicanRepublic)的矿石所做试验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铜粉置换硫代硫酸盐金时,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氧化剂二价铜离子对该置换反应的负面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能消除氧化剂的抑制作用,提高金置换率。比较了硫氰酸盐、硫脲和硫代硫酸盐等浸金体系的氧化剂对置换回收金产生抑制作用的共性原因,分析了克服其负面影响方法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19.
探索了超声波作用对铜氨硫代硫酸钠浸金体系稳定性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浸出时间、温度、超声波功率、pH和氨水浓度条件下,浸金体系内硫代硫酸根离子浓度以及Cu(NH_3)_4~(2+)络合离子浓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超声波作用使硫代硫酸盐浸金体系稳定性有所降低,一定条件下可显著促进硫代硫酸根离子和Cu(NH_3)_4~(2+)络合离子浓度的降低。金矿石浸出试验表明,当Na_2S_2O_3浓度为0.1mol/L、CuSO_4浓度为0.03mol/L、NH_3·H_2O浓度为0.45mol/L时,超声波作用能够显著提高浸金率,在较低浸出温度下引入超声波辅助浸出就能达到常规较高温度下的浸出效果。本研究为降低硫代硫酸盐浸金反应的温度开辟了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硫代硫酸盐提金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非氰提金方法,但高效回收金浸出液中的金尚待进一步研究。以甲基三辛基氯化铵(TOMAC)为萃取剂,考察了萃取条件(萃取剂浓度、相比、萃取时间)及金浸出液性质(pH、硫代硫酸盐浓度、初始Au(I)浓度)对TOMAC萃取Au(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TOMAC为萃取剂能从硫代硫酸盐金浸出液中高效萃取Au(Ⅰ)。当A/O=1、pH=9、硫代硫酸盐浓度0.1 mol/L、TOMAC浓度1.8 g/L时,对低浓度金(0~25 mg/L)几乎能完全萃取;采用1 mol/L NaCl能有效反萃出TOMAC有机相中的Au(Ⅰ)。TOMAC萃取Au(Ⅰ)的机制为:TOMAC通过其表面的Cl-与溶液中的Au(Ⅰ)发生离子交换,形成[C25H54N]3[Au(S2O3)2]络合物。TOMAC对Au(S2O3)23-具有良好的萃取性能,可实现硫代硫酸盐金浸出液中Au(I)的高效回收,具有对硫代硫酸提金技术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