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建筑》2008,(4):98-98
凤凰国际传媒文化中心位于北京朝阳区,以知名媒体凤凰卫视的演播制作中心为主要功能.容纳其他社会功能,形成面向国际的传媒中心,将为推动后奥运时代北京城市文化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带来新动力。该项目设计方案经过多轮竞赛后确定.北京墨臣建筑设计事务所的方案最终中标并成为实施方案。中标方案由事务所合伙人李冀主持设计,从建筑与城市的融合、媒体建筑的时代文化特征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思考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戴彦 《新建筑》2010,(4):85-88
城市综合体是集中展示城市风貌、表达城市文化理念的建筑实体,也是浓缩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城市运转效率的集约化空间组织形式。通过重庆市朝天门地区整体开发项目建筑方案创意学生设计竞赛的方案评析,从标志形象塑造、公共利益维护和空间复合开发等维度探讨了城市综合体设计中的文化性、社会性和生态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着重从城市文化功能作用,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是爱的器官”、城市文化设施的建设,城市更新与历史文化建筑的作用等七个方面论述芒福德的城市理论与学术思想对我国城市科学研究,城市规划与建设的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祥葆  赵桐  孟丹 《城市住宅》2021,28(7):89-92
城市公共文化建设是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与彰显城市文化底蕴的重要途径,而公共文化建筑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于完善城市功能布局、推动城市更新建设、营造城市风貌至关重要.结合项目实践,探讨"多馆合一"设计理念下的沂南县图书档案馆项目建设过程及其对于沂南县城市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5.
COX集团 《建筑创作》2003,(10):86-90
这是一项COX公司近期完成的竞赛项目,也是参与北京CBD的竞赛方案,北京CBD的设计竞赛是一次对北京城市整体规划中文化了解的过程,整体规划有着很强的轴向性和象征性,北京CBD编织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历程,它蕴涵了丰富的变化,需求一种可持续发展设计和未来,使其紧扣商业社会的现实。CBD的地理位置使得它将有机会在北京的建筑和历史的发展中成为重要的部分,必然会成为商业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建筑形象·城市设计·城市广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景园林师应进入城市设计领域,一个多元建筑并存的态势已不可阻挡。北京必须重视高水平的城市设计。城市绿地广场是开敞城市空间的重要手段,是文化与精神文明的重要象征,是增加市区公共绿地的重要途径,但应调动一切手段,为人服务。  相似文献   

7.
2008年12月-2012年5月,天津文化中心从方案竞赛到竣工开放历经3年半的时间。文化中心包括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少年宫和大型购物中心等一系列文化、商业建筑,成为全新的城市文化殿堂。我们的设计团队有幸参与到其建设中,承担  相似文献   

8.
金磊 《中外建筑》2002,(3):9-10
2008年北京申奥的成功,对北京城市建设的现代化及国际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质讲,不仅对建筑师乃至开发商都提出一个严肃的命题:新北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建设观。毫无疑问,城市建筑文化是迫切需要全社会……  相似文献   

9.
《城市环境设计》2012,(11):253-253
UED:您的很多代表项目都属于文化建筑,您是否对这种类型的建筑情有独钟?您又是如何看待建筑与培育城市文化之间的关系的? 朱雄毅:如果说一个城市的大部分建筑都承载着人们的日常生活,那么无论是对城市文化的培育,还是对城市居民精神层面的陶冶,文化建筑都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城市文化这个题目包含着孕育的含义,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连续过程。城市文化塑造出一个城市,城市文化又再一次熏陶我们,而城市居民则在塑造的过程中不断演变,它们之间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如何对具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城市空间进行合理的旧城改造,再现历史城区的文化价值,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文章通过分析佛山名镇及岭南天地项目,总结了在旧城改造过程中,为了再现历史城区的文化价值必须解决的三个核心议题是:一、更新业态,带动城区可持续发展;二、老城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重塑城市空间;三、保护和发扬传统建筑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城市建筑的发展与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东北城镇具有寒地性、边疆性、资源性、工业性、铁路主导性和文化融合性等基本特色,而城市中的建筑与建筑群则具有阳光院落、规整外廓、实体墙面、坡式屋顶、偏暖色调、公共空间室内化和地下空间利用等共性特征。东北城市建筑的特色是由于其处于中华文化边缘区所必然形成的混交文化在城市建筑文化中的反映。文章针对当前城市建筑特色建设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特别强调增强文化个性与魅力,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袁晶 《园林》2019,(12):82-87
城市双修是我国存量时代城市转型与提升的重要手段,历史文化名园作为承载地方文化、景区旅游、城市公园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公共空间,其更新提升与城市的生活品质和地方形象息息相关。本文将城市双修的理念引入其中,在理论层面分析和探讨了城市双修与历史文化名园的意义,通过合肥包公园案例实践,从功能区块、交通体系、配套设施、建筑风貌、空间管理、植物生态、文化复兴七个角度提出具体的更新策略,以此为相关规划设计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颜昌文 《中外建筑》2009,(6):130-133
以潍坊市寒亭区行政中心建筑方案设计为例,从文化视角探讨了在当前城市文化环境普遍缺失的现状下,如何结合行政中心项目建设来充分展示城市品牌形象,提升城市区域活力。  相似文献   

14.
《建筑师》2008,(6):I0034-I0034
项目概况: 文化艺术中心是无锡市近期建设的重大基础设施,将成为塑造新区个性魅力、提升新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目标是要打造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现代化表演及文化艺术交流的场所。遵循“以人为本、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环境协调、富有前瞻”的设计原则,努力提升城市建筑品味,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个性的城市新形象。  相似文献   

15.
刘松茯 《新建筑》2002,(1):59-61
哈尔滨是1898年由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而兴建的一座新型城市。特殊的历史背景使俄罗斯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西方新旧思潮建筑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哈尔滨温和碰撞,交融共生,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建筑文化。拟从文化结构与内涵两个层面对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文化的总体特征进行全面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建筑城市文化"建筑城市文化"涵盖了多重意义。"建筑"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动词,建筑城市文化是一个直接的创造行为,这一过程会令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如果把"建筑城市文化"理解为三个单词的组合,那么"建筑"、"城市"和"文化"都是建筑规划的最基本要素,引起不断的调查和解读。OMA亚洲是个设计平台,旨在把"建筑城市文化"解读成一系列设计策略和知识,应用于亚洲及亚洲以外地区的城市建筑与规划。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扼要记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馆(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国际建筑设计方案竞赛的创作心得,着重总结了从设计观念入手,在多年体育建筑研究的基础上,融贯城市设计、校园设计、景观规划等不同研究所方案竞赛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城市建筑》2010,(4):96-107
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是由《城市建筑》杂志社主办、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的系列性国际竞赛,自2004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竞赛的宗旨是探索科学的城市发展模式,寻求理性的建筑构筑体系,倡导城市建筑共荣共生的和谐关系。在国内外建筑院校及建筑界人士的多方关怀和支持下,迄今为止已顺利开展了6届竞赛。日前,2009UA创作奖·概念设计国际竞赛评审会已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福建省上杭县在城市建设中,重视挖掘历史、文化、民俗、自然等资源,努力培育"四大文化",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一、建筑文化 一幢幢建筑物是构成一座城市的基本元素,有什么风格的建筑群体,就有什么风格的城市.  相似文献   

20.
《城市环境设计》2013,(8):148-153
《城市·环境·设计》(UED)杂志社于2012年来到香港,旨在促进香港和大陆的建筑交流,推广活跃在大众化及国际舞台上的香港建筑师,介绍香港城市发展的经验,展示香港当下的发展进程以及香港本土建筑师如何在多元文化、法制健全、舆论自由和商业发达的背景下,经营自己的建筑业务,承担社会责任感,同时追求建筑师的理想抱负。为了能为本期杂志热身,构建一张相对完整的香港城市、建筑和建筑师的立体景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