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991年1月17日海湾战争爆发,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开始实施大规模空袭前5小时,多国部队利用地面电子干扰设备对伊拉克军队的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进行了强烈的干扰,出动了大批电子战飞机,对伊拉克军队的防空雷达,通信系统施行了压制性大功率干扰,为空袭飞机的突防和攻击提供支援干扰,使伊拉克军队雷达迷茫,通信中断,制导失灵,使伊拉克军队变成了瞎子,聋子,傻子,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此外,美军还出动了大批反雷达飞机,发射大批反雷达导弹,摧毁伊拉克还在于工作中的雷达,不定期迫使伊一些雷达赶快关机,威力巨大的电子轰炸为多国部队的空袭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赵震  祝利  汤俊杰 《飞航导弹》2013,(9):42-44,58
通过分析反辐射无人机的作战特点,并结合现代空袭作战过程,总结了反辐射无人机在现代空袭作战中的作战运用方式,并就战场实际情况和反辐射无人机的相关弱点,分析提出了在空袭作战时运用反辐射无人机应注意的事项等。  相似文献   

3.
基于0-1规划的雷达干扰资源优化分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沈阳  陈永光  李修和 《兵工学报》2007,28(5):528-532
现代空袭作战中,精确制导武器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例。作为反空袭方,除了歼击航空兵、防空导弹和高炮部队等防空兵力之外,地对空干扰系统是现代反空袭作战中不可或缺的一支重要力量。如何高效合理地运用我有限的地对空雷达干扰资源,达到极大地降低敌空袭效能并最大限度地保卫我重要目标的目的,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研究了现代反空袭作战背景中地对空雷达干扰资源的优化分配问题,给出了雷达威胁等级评定、雷达干扰效果评定以及干扰资源的优化分配模型;考虑了现代多波束干扰机的特殊性,通过计算机仿真表明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主要研究了防空导弹系统在噪声干扰下的雷达探测距离模型和导弹杀伤概率模型.通过分析各种空中噪声干扰方式,给出了远距支援干扰、近距支援干扰和随队支援干扰三种方式下防空导弹系统雷达对攻击机编队的探测距离模型,并通过模型扩展给出了远距支援干扰和随队支援干扰双重干扰方式下的雷达探测距离模型.通过分析防空导弹系统雷达探测距离与导弹杀伤概率的关系,给出了防空导弹在噪声干扰下的杀伤概率模型.通过算例,对所给出的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5.
《飞航导弹》2021,(9):46-52
美国海军陆战队参与了美军近些年历次军事行动,而战术无人机作为其重要的作战支援力量,在作战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海军陆战队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成熟的无人机编配和运用机制。介绍了美国海军陆战队无人机力量的编制配属情况,分析了其在海军陆战队作战力量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作战运用中的使用派遣方式,并梳理了无人机支援海军陆战队军事行动时的具体任务样式。  相似文献   

6.
在以电子战为先导的现代战争中,随队支援干扰(Escort—supportJamming,简称ESJ)飞机由于机动性能好、干扰功率大、频率覆盖范围广、干扰样式多等优势在空基电子攻击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队支援十扰的运用与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对随队支援干扰毪机的基本概念、发展简况、特点及作战运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无人机压制警戒雷达掩护空中突防的干扰模型,对警戒雷达天线方向图在方位面和俯仰面分别进行了建模仿真,并抽取和定量研究了无人机干扰暴露区、掩护最小距离等效能评估指标,仿真结果为电子干扰无人机掩护空中突防行动的具体实施方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方雷达易受到敌方大规模强干扰的问题,从"进攻性反侦察"的角度提出了针对敌方电子支援侦察系统的干扰方法。首先分析了侦察系统中多重信号分类算法(MUSIC)的测向估计原理,在此基础上针对基于MUSIC及其解相干算法的测向方法,提出窄带噪声干扰及相干干扰的干扰方式。仿真结果表明,窄带噪声及相干信号均可使MUSIC算法的估计性能大幅下降,同时高强度的相干干扰还可形成具有欺骗性的假目标,从而导致敌方电子支援侦察系统无法准确获取我方雷达所在方位,保证了我方雷达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9.
《飞航导弹》2021,(9):36-38,58
混合战争是战争从信息化向智能化演变过程中的一种重要形态。阐述了混合战争及作战行动在主体、影响、规模、空间、行动、装备等方面的特点。分析了低成本无人机及作战运用上以廉降耗、以量增效、以散强存等特点,认为美国等发展低成本无人机目的在于突出成本优势、发挥数量优势、催生灵巧优势。归纳并阐明了低成本无人机基于异构分布的协同侦察、基于海量多维的饱和攻击、基于精确释能的威慑袭扰、基于智能自主的干扰掩护等多种典型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空中有源干扰下的防空雷达探测距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空中有源干扰模型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分析空中噪声干扰的各种作战方式,给出了远距支援干扰、近距支援干扰和随队支援干扰三种方式下防空雷达对攻击机编队的探测距离模型,并通过扩展模型给出了远距支援干扰和随队支援干扰双重干扰方式下防空雷达对攻击机编队的探测距离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对其进行了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1.
空情的基本要素含保卫目标坐标、火力单元坐标、空袭兵器进入航路方位角、空袭兵器高度、空袭兵器速度、火力单元航路投影捷径,其保卫目标坐标与火力单元坐标在防空兵部署后已经确定,故空情仿真包括雷达发现目标距离仿真、目标进入方向仿真、目标进入高度仿真、各火力单元航路投影捷径.  相似文献   

12.
从美军空袭兵器的不断发展、空袭作战理论的不断创新和近几场局部战争的空袭作战实践入手,探讨了美军未来空袭作战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空袭作战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平战相兼的信息获取能力进一步提升,空袭作战手段更加多样化,精确化程度越来越高,无人化空袭威力日益增强.  相似文献   

13.
<正>雷达是现代战争中极为重要的预警探测器材,素有"天眼"之称,也正是这个特性,雷达成为了交战双方首先加以破坏、干扰的目标。要对雷达进行破坏、干扰,就必须弄清雷达的技术参数,通常的做法是截获其信号并进行分析。但在历史上有一次特种作战行动,其目标是夺取敌方的雷达实物,以进行更为详尽的研究,从而制定更有效的反制措施。本文即分析的是二战中英军"哥曼德"特种部队如何突袭德军雷达站,并夺取对方雷达实物的——  相似文献   

14.
防空兵作战可射击概率仿真,是在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模型.通过对雷达发现空袭兵器距离、空袭兵器进入方向、火力单元航路投影捷径的确定来对空情进行模拟.在模拟空情的基础上,依据判断可射击条件来确定可射击概率,并通过算例证明该模拟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1 引言现代空袭体系在预警机的统一指挥下,作战效能明显提高,在远距支援干扰、近距支援干扰、随行支援干扰和自卫干扰飞机的配合下,使防空体系的作战效能成倍,甚至成数量级下降。因此预警指挥飞机和电子干扰飞机已成为现代防空最重要的威胁。防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新的空袭作战样式、复杂的电磁环境和反辐射兵器给地面防空武器系统作战带来的挑战。分析了浮空器雷达对地空导弹武器系统作战的支援方式,并讨论了浮空器雷达对这种武器系统作战使用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前,关于雷达干扰对防空武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影响的研究多集中于防空导弹武器系统,而末端防御武器系统火力拦截方式一般包括防空导弹和防空高炮,因而相关研究成果无法直接应用。针对此类问题,采用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对末端防御武器系统在雷达干扰条件下的作战效能进行了研究。以典型的平原地区防空作战为背景,采用Anylogic软件对作战要素和作战流程进行了建模,使用有限状态机方法对末端防御车、防空导弹、防空高炮和敌机进行了建模。以雷达支援干扰为例,将雷达探测距离作为影响因素对拦截率进行了敏感度分析,从而达到评估目的。研究方法可作为末端防御武器系统在雷达干扰条件下的作战效能评估的新手段,对此类装备运用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评估方法没有考虑隐身性能与电子战能力有效结合对雷达探测效能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隐身飞机支援干扰的雷达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利用平滑处理的全空域静态RCS值,结合雷达探测距离公式,仿真得到了隐身飞机全空域的雷达探测范围。然后分别以雷达最大和最小探测距离作为飞机的支援干扰距离,并在设置普通干扰机的干扰距离后,比较分析了三种干扰情况下雷达探测范围的变化。最后定义干扰压制率,对支援干扰的压制有效性进行了量化分析。仿真分析表明,隐身飞机支援干扰战术灵活,能够有效压制雷达探测距离,为目标机提供掩护区域,实现安全突防。  相似文献   

19.
针对隐身飞机的近距离支援干扰掩护三代机时雷达探测性能难以检验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转弯和盘旋航迹相结合的隐身飞机近距离支援干扰模型。在该模型中,首先分析了隐身飞机的姿态敏感性,然后对隐身飞机视线姿态角进行了解算,基于隐身飞机全空域的静态RCS数据,仿真得到了时变的动态RCS序列;并依据雷达探测距离方程和探测概率公式,推导了三代机在有无近距离支援干扰掩护两种状态下,雷达探测距离和瞬时探测概率。理论研究和仿真结果表明,隐身飞机的近距离支援干扰能够缩减雷达探测距离、减小三代机探测概率、降低雷达探测性能、提升三代机的突防生存力。  相似文献   

20.
复杂电磁环境下战术侦察无人机作战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战术侦察无人机存在的低空、低速、难以处置突发故障、信息传输易受干扰和对控制站高度依赖等缺陷,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所面临的各种无意和蓄意干扰的新威胁,探讨了无人机侦察作战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为侦察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作战提供了相关方法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