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核电厂技术规格书的要求,离心式设备冷却水泵的水力性能需要同时满足多个工况点,作者在查阅非设计工况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水力模型优化设计和CFD流场模拟相结合的水力设计方法,并进行了设计实践和样机验证,各工况点实测值均在可接受范围内,实现了多工况水力设计的目的,同时对泵的功能、参数特点、技术要求、结构设计、材料等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2.
南水北调淮安二站4500ZLQ60-4.89泵设计改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心 《通用机械》2012,(12):82-85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江苏省淮安二站是改造型泵站,新的水泵在设计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与泵站原有的预埋件、进出水流道的配合安装,新的水泵使用了最新的水力模型,并对新的模型进行了优化设计,装置模型试验已通过验收,各水力性能均达到了要求,在产品结构上对导叶体内导轴承的润滑系统进行了改进,同时为了安装更加万便,增加了进水伸缩节部件.  相似文献   

3.
连云港临洪西泵站属于大型更新改造类泵站,在水泵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泵站现场的预埋基础和安装条件,甚至于水泵零部件的交通运输也应包含其中。改造后的水泵选用水利部南水北调工程同台测试的优秀轴流泵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水力性能达到设计要求。另外对原有的全调式结构进行布局调整,增加水箱部件,改进水泵的导轴承部件;同时为防止机组运行振动的影响,在转轮室上还设有专用装置,从而为整个更新改造工程提供稳定、高效的水泵机组。  相似文献   

4.
根据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睢宁二站的建设需要,为检验预测泵装置的水力性能,对睢宁二站立式导叶式混流泵装置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优化水力设计的立式导叶式混流泵装置获得了十分优异的水力性能,设计工况点泵装置效率超过83.5%、临界空化余量小于6 m,最高效率达83.91%,为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泵站中最高。该泵装置的研究成果对国内同类型泵站的设计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降低泵站运行能耗,建立了污水泵站水泵特性和装置特性的在线检测方法。利用泵站现场管路条件,对泵站单泵进行水力特性测试,研究了泵站节能的措施。通过重新设计水泵叶轮,使供需达到平衡,获得简单合理的节能方法,提高了水泵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6.
<正>上海义维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上海复旦软件园,公司团队主要由知名教授和硕士以上学历专业人士组成,并依托复旦软件园的强大资源优势,使得公司的发展充满活力。公司主要从事泵及流体相关的软件研发和技术服务。从泵的三维水力设计、三维结构设计、泵生产管理系统、泵出厂性能测试、水泵工况选型、水泵现场运行工况分析、水泵现场测试、泵站调度优化、水泵节能改造,包括泵设计、生产、运行等全  相似文献   

7.
大型水泵轴向后导叶叶片出口角对出水流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低扬程大型泵站单管出水流道 ,水泵出口存在最优旋流 ,使水力损失最小 ,可以通过后导叶叶片出口角设计满足出流最优旋流要求。为此 ,提出了已建泵站和新建泵站泵后导叶—出水流道整体水力设计两种物理模型 ,目的是使流道水力损失最小。提出了平分分析法试验求解物理模型的方法和后导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上海义维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上海复旦软件园,公司团队主要由知名教授和硕士以上学历专业人士组成,并依托复旦软件园的强大资源优势,使得公司的发展充满活力。公司主要从事泵及流体相关的软件研发和技术服务。从泵的三维水力设计、三维结构设计、泵生产管理系统、泵出厂性能测试、水泵工况选型、水泵现场运行工况分析、水泵现场测试、泵站调度优化、水泵节能改造,包括泵设计、生产、运行等全过程,是国内一家能够提供水泵技术服务全方位解  相似文献   

9.
高比转数轴流泵水力模型设计与紊流数值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满足低扬程泵站工程建设的需要,采用简单径向平衡流动模型和二维叶栅面元法叶片造型方法设计高比转数轴流泵水力模型。并用RNG k-ε紊流模型对水力模型进行数值分析,分析过程考虑了叶轮叶顶间隙的影响。模型试验表明,设计点相当准确。数值分析在设计点附近精度较好,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但在非设计工况误差较大。计算还表明,叶轮在正扬程时就出现了负的轴向力,从而解释了立式泵在低扬程运行时的抬机现象。  相似文献   

10.
博斯腾湖东泵站水泵装置进出水流道优化水力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斯腾湖东泵站扬程较低,进、出水流道形状复杂,压力场分布不均匀,水力损失在水泵装置中所占比重较大,故对泵站进出水流道进行优化数模计算以提高泵站水泵装置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上海义维流体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上海复旦软件园,公司团队主要由知名教授和硕士以上学历专业人士组成,并依托复旦软件园的强大资源优势,使得公司的发展充满活力。公司主要从事泵及流体相关的软件研发和技术服务。从泵的三维水力设计、三维结构设计、泵生产管理系统、泵出厂性能测试、水泵工况选型、水泵现场运行工况分析、水泵现场测试、泵站调度优化、水泵节能改造,包括泵设计、生产、运行等全过程,是国内一家能够提供水泵技术服务全方位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公司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在行业内取  相似文献   

12.
梯级调水泵站多采用变频调节以满足上下级流量匹配,针对变频调节工作点较难确定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确定梯级调水泵站变频运行工作点的方法。以延安黄河引水工程某泵站为例,文章依据比例律原理在水泵特性曲线基础上求得变频特性曲线;按照工作点扬程相等原则,利用图解法取得工频和变频对应流量点,进一步得到水泵并联特性曲线;针对该泵站绘制不同台数水泵并联管路特性曲线,最终确定多个工况水泵运行工作点。与工频运行工况点相比,变频运行扩大了泵站流量运行范围。本文为类似泵站机组选型和水力计算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刘老涧二站水泵模型装置2种出水流道型式的试验研究,选出最佳水泵装置,获得水泵的能量、汽蚀、飞逸和压力脉动特性,据此改善水流流场的流态,检验和优化水泵总装置水力性能,从而提高水泵装置的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为确保蜀山泵站的水泵选型合理、泵装置水力性能优异,采用模型试验方法测试了立式混流泵装置在不同叶片安放角时的能量性能、汽蚀性能、飞逸特性,并进行了进水流道的压差测流试验。结果表明:蜀山泵站泵装置模型最高效率为85.30%,对应流量为326.12 L/s、净扬程为11.38 m、叶片安放角为-2°;设计工况叶片安放角为+1°,在此角度下,设计净扬程12.7 m对应的泵装置效率为84.60%、单机流量为43.37 m3/s、临界汽蚀余量为8.9 m,最低净扬程6.7 m对应的泵装置效率为72.47%,最高净扬程14.5 m对应的泵装置效率为81.63%;在最高净扬程14.5 m、叶片安放角-6°时,泵装置原型的最大飞逸转速为电机额定转速的1.91倍。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水泵液压系统混流泵的性能,分析特种混流泵性能参数与系统工作过程物理量的关联性,基于器材水下运动学方程推导混流泵流量、扬程等参数的计算方程,并提出满足器材运动要求的泵性能参数。基于数值模拟和试验并重的研究方法,针对水泵液压系统混流泵开敞式出水结构,优化双圆弧导水结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双圆弧轴面的过流面积变化均匀,速度场无旋涡等不良流动,减小了装置水力损失。针对混流泵叶轮叶片包角和出口安放角进行优化,获得了陡降的流量-扬程特性曲线,满足了不同工况下器材加速要求。叶轮出口采用非线性环量分布流型,提高了水力效率,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开敞式混流泵最高效率达到83.24%,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优化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高性能低扬程轴流泵水力模型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南水北调和平原水网地区泵站建设需要大量低扬程轴流泵的要求,介绍了新近开发的一批高性能轴流泵水力模型。这些模型具有流量大、效率高和汽蚀性能好的显著特点。其中部分水力模型已经应用在重点泵站工程中。实践表明,这些水泵的水力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7.
以江苏某灯泡贯流式泵站和轴流式泵站为例,对两种不同装置型式、相同比转速(ns=1000)的水泵进行了能量特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灯泡贯流式水泵具有较好的水力性能,在低扬程(2-4m)范围内,其模型泵装置的效率比轴流泵装置效率高出2%-5%左右,最高效率为72%。该研究为今后贯流式水泵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引江济淮工程枞阳泵站采用双向流道立式轴流泵装置型式.根据枞阳泵站的控制性尺寸,对双向进出水流道进行了参数化数学建模.基于Isight多学科优化平台,搭建了双向进出水流道的水力优化设计平台.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对优化目标进行寻优,得到了高效双向进出水流道型线优化结果,并与TJ04-ZL-20水力模型匹配得到高效泵装置.通过泵...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国营淮海农场的物流泵站存在的问题是:水泵扬程有的偏高,有的偏低,水泵高效区范围较窄,水泵装置不合理。本文提出了既经济又合理的改造方法:①改变水泵的性能(提高水泵的比转数、改用混流泵);②水泵装置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20.
以降低叶轮进口冲击混合损失为目标,对进口边为径向和轴向两种情况下的叶轮进口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了相应的进口直径计算公式。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充分利用水泵进出口速度分布等宏观物理参量描述流体在叶轮流道内的流动,借助速度三角形分析计算离心泵内的各种损失,很好地揭示了几何参数对水泵性能的影响趋势,对水泵进行了综合性能预测。基于损失计算的水泵性能综合预测及分析方法可预测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的水泵性能,它集性能分析与设计于一体,为水泵新产品设计和现有产品改进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工程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