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针对退役汽车保险杠老化后的性能提升问题,采用熔融共混改性法研究了三元乙丙橡胶(EPDM)、乙烯–辛烯共聚物(POE)两种弹性体,碳酸钙、滑石粉和纳米蒙脱土(nano-MMT)三种无机填料对退役汽车保险杠回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弹性体的加入能够显著增强回收料的韧性,对回收料的刚度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也能一定程度提高回收料的流动性;POE改性回收料的综合性能优于EPDM改性的回收料,在POE含量为10%时回收料的综合性能最优,拉伸强度为21.2 MPa,断裂伸长率为201.5%,弯曲强度为17.6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56.3 kJ/m~2,熔体流动速率为12.4 g/10 min;无机填料改性回收料的综合性能表现较差,加入相容剂能够显著提升无机填料共混体系的综合性能,nano-MMT对回收料的改性效果优于另外两种无机填料。  相似文献   

2.
汽车聚丙烯塑料改性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泉  孟正华  郭巍  王辉  华林 《塑料科技》2019,(6):114-119
综述了改性再生聚丙稀(PP)回收料在汽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主要从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两个方面进行了概述。并对目前塑料改性再生利用技术进行了展望,提出掺入回收料的汽车PP塑料的注塑成型基础理论和工艺,通过研究再生PP料的注塑成型工艺影响规律和机理,来提高汽车PP塑料回收效率。  相似文献   

3.
简讯     
汽车保险杠PP专用料新产品推陈出新保险杠是最具代表性的汽车零部件。目前国外多采用弹性体改性塑料生产保险杠,这种保险杠已占汽车保险杠总用量的70%。国外广泛应用的汽车保险杠聚丙烯(PP)专用料是通过在反应釜中进行共聚合,同时将PP与(乙烯/丙烯)共聚物等共混生产的,这种PP专  相似文献   

4.
《工程塑料应用》2006,34(11):13-13
保险杠是最具代表性的汽车零部件。目前国外多采用弹性体改性塑料生产保险柯,这种保险杠已占汽车保险杠总用量的70%。国外广泛应用的汽车保险杠聚丙烯(PP)专用料是通过在反应釜中进行共聚合,同时将PP与(乙烯/丙烯)共聚物等其混生产的,这种PP专用料性能优异。国内采用机械共混改性材料,其生产方法是采用双螺杆挤出机等将PP、聚乙烯(PE)、橡胶、无机填料等共混造粒。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改性塑料在汽车保险杠上的用量正在逐年递增。这一现象与改性塑料具有密度较低、防腐性能较好的特点息息相关。用改性塑料制造的保险杠既具有时代美感,又不丧失它的功能。目前世界范围内约有九成的保险杠是用高分子材料制成的。PP是综合性能优良的一种通用塑料,也是当今使用最多的保险杠材料,但PP本身的抗冲  相似文献   

6.
汽车保险杠多采用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材料,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保险杠表面的油漆涂层与基体相容性差,对保险杠材料的回收利用会产生影响。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元素、力学性能、热重等分析测试,采用宏观、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油漆对汽车保险杠回收料的热氧老化、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油漆的残留会降低回收料的力学性能,尤其对韧性有较大损害,同时使回收料的力学性能稳定性下降,需要通过合适的方法去除退役汽车保险杠表面的油漆。  相似文献   

7.
聚丙烯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的开发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PP汽车保险杠及专用料的发展状况,综述了我国改性聚丙烯(PP)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的性能和研究应用情况,并探讨了改性PP的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采用物理化学回收方法回收废硬质聚氯酯泡沫塑料,探讨了再生硬质聚氯酯泡沫塑料(RRPUF)、马来酸酐(MAH)接枝聚丙烯(PP)(PP-g-MAH)的用量及不同类型降解剂对PP/RRPUF/PP-g-MAH共混材料性能的影响,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偏光显微镜表征了RRPUF和PP/RRPUF/PP-g-MAH.在适当温度...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PP)性能优良、密度小、耐化学腐蚀、加工性好、成本低,作为一种通用塑料用于汽车保险杠,但是PP还存在很大缺陷,如低温脆性大、模缩率大、着色性能不好。本文简述了改性PP汽车保险杠性能指标以及常见的改性方法,国内外关于聚丙烯保险杠的研究进展,以及未来聚丙烯保险杠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汽车保险杠的应用与开发进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王跃 《塑料》2001,(3):11-17
介绍了国内外PP汽车保险杠及专用料的发展状况,以及汽车保险杠的成型方法和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1.
12.
吕召胜  高翔  毛立新 《塑料工业》2005,33(Z1):174-177
使用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对聚丙烯(PP)/凹凸棒石(AT)复合体系进行了增容,研究了PP-g-MAH对PP/原矿AT和PP/钛酸酯偶联剂改性AT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观察了AT在PP中的分散状态以及PP/AT复合体系的断面形貌.结果表明P-g-MAH对AT在PP中分散状态没有明显影响;但加入5%的PP-g-MAH能够改善PP与原矿AT的相容性,提高PP/原矿AT复合体系的力学性能;加入PP-g-MAH对PP/钛酸酯偶联剂改性AT复合体系力学性能的改善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接枝聚丙烯增容改性PP/PA合金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娟  崔怡  陈晓丽 《塑料工业》2007,35(6):19-22
用PP接枝物增容PP/PA6共混体系,观察分析了共混合金的形态结构特点,测试了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单独加入PP-g-MAH,力学性能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峰值时拉伸强度比未加接枝物时可提高20%,弯曲强度比未加接枝物时提高了54%,冲击强度比不添加接枝物时提高了3.6%.添加PP-g-MAH对不同比例PP/PA6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同,固定PP-g-MAH用量为4%,PA6质量分数为30%时共混物的综合力学性能达到最好.用PP-g-MAH和PP-g-GMA两种接枝物共同作为相容剂加入到PP/PA6共混物中比单独使用一种的效果要好,拉伸、弯曲和冲击强度都得到显著的提高.由共混物的SEM照片可以看到,PP-g-MAH使分散相的粒径变小,分布均匀,界面相互作用加强,所以是PP/PA6共混物的有效增容剂.  相似文献   

14.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PP-g-MAH) 为相容剂,聚丙烯 (PP) 为基体,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木粉/PP复合材料。研究了 PP-g-MAH 用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吸水性能的影响; 采用扫描电镜 (SEM) 观察了复合体系的冲击断面形貌。结果表明: 当 PP-g-MAH 的质量分数为 4%时,可以提高添加 35 份木粉复合材料体系的拉伸强度及弯曲强度,比未添加相容剂的分别提高了 49.4%和 16%,而缺口冲击强度仅下降了 9%。SEM 观察证实: PP-g-MAH 的加入有利于提高木粉与 PP 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从吸水率来看,木粉/PP 复合材料的吸水率保持在 0.22% 以下,远低于纯木材。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位插层聚合法制备了纳米蒙脱土(nano-MMT)增强聚氨酯-异氰脲酸酯(PUI)材料,考察了PUI聚合物基础配方及其nano-MMT用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碳化二亚胺改性的MDI和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的聚醚二醇为原料、催化剂DMP-30的质量分数为2.5%、n(NCO)/n(OH)为10∶1、nano-MMT质量分数为3%时,nano-MMT/PUI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都得到显著提高,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6.
微型汽车保险杠专用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双螺杆挤出机,通过熔融共混工艺制备了微型汽车保险杠改性聚丙(烯PP)专用料,研究了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填料的添加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均聚PP和共聚PP(2:1)为基体树脂、5%LLDPE7042为增韧剂、15%经活化处理的无机复合矿粉为增强剂制备的汽车保险杠专用料,其性能可满足微型汽车保险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PP/纳米SiO2/PP-g-MAH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P/纳米SiO2/PP-g-MAH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SiO2和PP-g-MAH用量对PP基体性能的影响。通过力学性能测试、DSC热分析和SEM照片观测对PP/纳米SiO2和PP/纳米SiO2/PP-g-MAH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2%的纳米SiO2和10%PP-g-MAH有较好的协同效应。可以使复合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提高80%,拉伸强度提高12.5%。DSC表明,纳米SiO2对PP基体有异相成核作用。SEM电镜分析得出,经表面改性的纳米SiO2均匀地分散于PP基体中,从而起到良好的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玻璃纤维(GF)毡与双螺杆挤出相容剂改性聚丙烯(PP)膜的多层叠合,以熔融浸渍法制得PP基GF毡增强热塑性塑料(GMT)复合材料,研究了相容剂PP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和PP接枝丙烯酸(PP-g-AA)的用量(为PP基体质量的百分数)及其复配改性,以及相容剂改性PP基体分布和毡体种类对GMT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H可明显提高GMT的拉伸与弯曲性能,但降低了冲击性能;PP-g-AA可明显提高GMT的冲击性能,但不利于拉伸与弯曲性能的提高,只有当PP-g-AA用量超过5%后,拉伸性能才有所提升。在PP-g-MAH用量为3%的条件下,将其与不同用量的PP-g-AA进行复配改性没有对GMT力学性能产生协同作用。在各相容剂用量相近(3%~3.5%)的情况下,与相容剂复配改性GMT相比,以两层PP-g-AA改性PP为芯层、PP-g-MAH改性PP为上下表面层作为改性基体分布时,GMT拉伸与弯曲强度分别提高17%和27%、缺口冲击强度提高48%;而以两层PP-g-MAH改性PP为芯层、PP-g-AA改性PP为上下表面层作为改性基体分布时,在不损失强度与刚性的同时,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88%。采用连续GF毡的GMT力学性能比采用短切GF毡的GMT高,尤其是缺口冲击强度提高了89.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