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8 毫秒
1.
研究了阳光曝晒环境、户外自然干湿环境、氙灯耐气候老化箱三种环境对于两种尿不湿边角料/聚乙烯复合材料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新型木塑复合材料在三种环境中都发生了褪色现象,影响了材料的美感和顾客的喜好程度;三种环境中,对材料颜色影响最大的是氙灯耐气候老化箱,其次是户外自然干湿环境,最后是阳光曝晒环境;添加着色剂的红色材料的颜色变化在任何一种环境下都小于未添加着色剂的白色材料的颜色变化,表明颜料能有效地减少褪色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氧化铁系颜料在无机彩色颜料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产量首屈一指,早在远古时代就开始使用氧化铁系颜料,至今仍不败落,究其原因是它具有优异的颜料性能,从低档天然矿物质颜料到高档合成的磁性颜料,品种多而用途广,价格低而无毒,所以得到大量的使用。1、氧化铁系颜料颜色丰富众所周知,氧化铁系颜料是以氧化铁红为主的系列颜料,色错很宽,可分黄、红、棕、黑四大类。细分则黄色按色相可由浅柠檬黄色到桔黄色,即由偏绿相的黄色到偏红相的黄色,其中间有无数个品种,可根据需要而定;红色可由桔红包到红紫色,即由偏黄相的红色到偏兰根的…  相似文献   

3.
联苯胺黄系颜料是重要的黄色有机颜料。这类颜料(C.I.颜料黄12、13和14)虽早在1911年已有专利提出,但直到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期才有商品投入市场。联苯胺黄系颜料也是产量最大的一类黄色颜料,其产量占世界有机颜料总产量的20%左右。在美国联苯胺黄系颜料占所有黄色有机颜料的80%,其主要品种有C.I.颜料黄12、13、14、17和83等。联苯胺黄系颜料虽然是一类重要的颜料,但由于它的耐热性、耐气候性和耐溶剂性较差,因而限制了它在某些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以聚丙烯(PP)作为基体,以木粉作为填料,并分别加入炭黑、钛白粉、氧化铁红等,用注射成型法制备了PP基木塑复合材料(WPC),用烘箱热氧老化法和氙灯老化法研究了颜料对WPC老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老化时间的增加,无论是否加入颜料,均出现了WPC的拉伸强度和氧化诱导时间减小,熔体流动速率和色差增大的现象;烘箱老化前后,添加钛白粉和氧化铁红的WPC的拉伸强度、氧化诱导时间和色差均较小,熔体流动速率均较大;在氙灯老化条件下,添加颜料的WPC老化后拉伸强度、熔体流动速率、颜色和氧化诱导时间的变化速度均较小。  相似文献   

5.
纳米金刚石对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纳米金刚石晶粒细小,小表面积大,可以添加在橡胶中来提高它的力学性能。本文对纳米金刚石添加在天然橡胶、氯橡胶后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橡胶老化前后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对天然橡胶的性能基本无影响,对氟橡胶老化前起有利作用,对老化后的氟橡胶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联苯胺黄系颜料自本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投入市场以来,发展很快,已成为一类重要的黄色有机颜料,主要品种有 C.I.颜料黄12、颜料黄13、颜料黄14、颜料黄17和颜料黄83等。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联苯胺黄系颜料的产量已占有机颜料总产量的21%,销售额占有机颜料总销售额的17.9%。在美国仅 C.I.颜料黄12一个品种的产量就占有机颜料总产量的18%,居美国八大有机颜料之首,超过 C.I.颜料红57:1和 C.I.颜料蓝15:3。  相似文献   

7.
镉黄颜料是应用胶体硫化镉作发色剂,其所发出之黄色,与盐基性锑酸铅所发之黄色相比,具有更为浓艳和鲜丽的色调;同时,它还可以与由硫硒化镉所发之曙红色颜料,互相进行任意比例的混配,而得到一系列由黄色至红色的各种有用的橙色颜料。因此,镉黄颜料早就被广泛应用作玻璃和搪瓷的装饰材料。但是,由于硫化镉本身分解温度较低的缘故,使这种颜料的耐热性能较差,并且导致耐蚀性能也变坏。与颜色玻璃和搪瓷的装饰相比较,陶瓷装饰的特点是:①色层较薄,一般胶印贴花纸的色层厚度约为15  相似文献   

8.
与有毒的黄色颜料(如铬酸铅、铬酸锶、硫化镉、联苯胺黄等)相比,氧化铁黄无毒、价廉,但它的颜色不鲜艳,耐热性也差,这些缺点使它不能完全代替上述有毒的黄色颜料。日本专利,昭55-9016报道改善氧化铁黄性能的方法,是把湿法生产的氧化铁黄分  相似文献   

9.
由江苏省海门颜料化工厂研制的永固红颜料于最近投入批量生产。这一产品的问世,将有效地改变我国红色颜料容易褪色的落后状况。过去,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及家用电器大多采用易褪色、不耐晒、不耐热的甲苯胺红、大红粉等,影响了我国许多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联苯胺黄是一个比较好的有机黄色颜料,着色力高,透明度佳,印刷性能优越,大量用于高级黄色油墨中,尤其高浓度着色率为其他黄色颜料所不及的。但是,制造联苯胺黄的主要原料3,3′-双氯联苯胺是有毒物质,党和国家为了关心劳动人民的身体健康,决定停止生产,以新的原料来代替。我们是有机颜料生产厂,有责任把这项工作承担和做好。  相似文献   

11.
周云  温集强 《水泥》2007,(10):29-30
我厂3号回转窑(Φ4m×60m)生产线在1996年年底由SP窑(产量912t/d)改为NSP窑(产量1320t/d),预分解系统为四级旋风预热器带离线式分解炉  相似文献   

12.
13.
陈建文 《广东化工》2006,33(6):79-81
乙烯酮(双乙烯酮)是十分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下游产品较多。江苏某化工厂开发生产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三十多个,年生产规模三万多吨,是国内以乙烯酮(双乙烯酮)为中间体生产精细化学品的综合骨干企业。针对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废水特点,该厂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了产品优化,结构调整,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节水降耗等工作,从源头削减了污染物的生产。同时投资二千多万元新建预处理装置三套,6000m3/d废水生化处理装置一套,使全厂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的废水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14.
水泥水化热是中、低热水泥和核电工程用水泥的一项关键的技术指标。全球范围内测定水泥水化热的方法有溶解法、直接法/半绝热法、等温传导量热法三种。本文总结了中、美、欧相关方法标准,对其测试原理、仪器设备、试验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比对,并对其在领域的应用做了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15.
16.
姬波  刘奇峰 《河南化工》2005,22(3):43-44
利用组件技术开发化工原理实验课件,给出了系统层、组件库层和应用层的架构划分。重点讨论了组件库的设计,给出了流体阻力这一典型实验的实现描述。实践证实,基于组件技术可以提高仿真实验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7.
Makarov  A. G.  Kiselev  S. V.  Kozlov  A. A. 《Fibre Chemistry》2021,53(2):68-72
Fibre Chemistry - Classical methods for predicting polymeric materials deformation processes are based on numerical solution of governing Boltzmann-Volterra viscoelasticity type of equations, which...  相似文献   

18.
A thermochemical rather simple experimental technique is applied to determine the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Diperoxide of ciclohexanone. The study is complemented with suitabl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at the semiempirical and ab initio levels. A particular satisfactory agreement between both ways is found for the ab initio calculation at the 6–311G basis This set level. Some possible extensions of the present procedure are pointed out.  相似文献   

19.
《应用化工》2016,(9):1756-1759
主要介绍近年来壳聚糖脱乙酰度测定方法研究新进展,概述了双突跃电位滴定法——加酶预处理、光纤折射传感法、拉曼光谱法、库仑滴定法等测定原理与特点,并作出比较,为相关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A semi-empirical equation of state for metals is described. Its capabilities are demonstrated by the example of the equation of state for aluminum. New experimental data are presented on the location of the isentrope of aluminum for unloading from the state at p = 229.71 GPa on the shock adiabat to an aerogel (SiO2) of density 0.08 g/cm3.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Fizika Goreniya i Vzryva, Vol. 44, No. 2, pp. 61–75, March–April, 20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