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23气田和户部寨气田分别于1991年和1997年投入正式开发,随着气田的不断开采,地层压力下降、低产积液气井增多、套管老化、生产管柱多样化、剩余气分布零散认识不清,监测技术出现了一些不适应性,针对气田开发后期监测出现的不适应性,积极开展科研攻关,调研引进监测新技术、优化监测选井,加强综合监测技术应用研究,找到了剩余气分布富集区,有效地指导了文23边块和户部寨气田开发后期的新井部署和措施挖潜。  相似文献   

2.
随着油藏进入高含水的开发后期,剩余油分布越来越复杂,油藏的稳产和调整挖潜难度也越来越大。卫城油田卫2块是一个特殊的气顶边水油藏,目前该区块综合含水93.27%,地质储量采出程度29.77%,剩余可采储量的采油速度13.93%,已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阶段,稳产难度增大。针对卫2块较特殊的地质特点和目前高含水期的开发现状,对卫2块进行剩余油分布认识研究,确定油藏调整挖潜方向,使保持区块开发稳定。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随着采出程度的提高和地层能量的衰减,中原油田文23气田和户部寨气田相继出现了高达35%以上的快速递减.以稳产和延缓递减为主要目的气田开发潜力研究和增产挖游技术应用研究,成为地质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技术工作内容.为此,加强剩余气监测力度,深化气田地质认识,找到剩余气分布富集区,有效地指导了文23和户部寨气田开发后期的新井部署和措施挖潜.利用阶段研究成果,共实施措施井8井次,累计增产天然气2595×104m3;指导新井部署和投产4口,累计增产天然气3153×104m3,合计增产天然气5748×104m3,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2016年文23气田主块整体移交做储气库后,户部寨气田和文23边块成为挖潜增效的主战场,但是,目前气田处于开发后期,“三低”现象比较普遍,挖潜思路由大型的储层改造转化为低成本的气井维护。但是,由于地层压力持续降低,气井产能不断下降,常规的气举、泡排、小油管等排液采气技术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开发要求,因此,必须开展提高低压低产气井排液采气效率的研究,以提高气田开发后期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开发后期气顶油环油藏在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通过油藏精细描述研究、剩余油气分布研究分析了剩余油气分布规律及潜力.通过综合挖潜达到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李兴业  付新新 《河南化工》2010,27(10):48-49
随着气田开发压力逐渐下降,如何通过剩余气监测资料的录取与分析,提高对气田的认识,挖掘生产潜力,寻找遗漏气层,优选增产措施层位,提高措施效果尤为重要。因此,探索适合于油田的剩余气监测系列技术和解释技术,指导油田复杂断块气藏的挖潜明得很有必要。本文针对剩余气监测技术的应用及改进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针对户部寨气田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精细地质研究,评价剩余气潜力,并从井型设计、压裂方式、创新采气工艺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挖潜对策,到气田开发期末,可将采收率提高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兴隆台油田开发早期忽视了兴北地区浅层气的开发,使得浅层气开发工作一直停滞不前。近年来加强了浅层气开发,对浅层气进行再认识和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浅层气遗漏东营组进行二次测井解释,并利用气层识别标准对剩余气层进行验证,从而证明了剩余气层的可靠性和正确性,为东营组浅层气的挖潜调整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今后可将这种方法推广应用到牛居、黄金带等类似油田浅层气开发研究当中,为辽河油田浅层气的全面开发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82气项气藏是文南气藏中储层中储层发育相对较好,储层连片性较广、渗透率较高的气藏,但由于储层认识及历史原因,文82气藏储层射开动用程度高,采出程度较低,只有27.55%,经过对文82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深入研究,找到了挖潜方向,取得了较好成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苏里格气田苏S区块北部储层致密、非均质性强、储量动用不均衡、剩余气分布复杂、低产低压井逐年增多等问题,在精细地层对比、测井二次解释基础上,采用地震波形、储层构型及动态监测等技术,建立以单砂体为单元的地质模型和数值模型,明确了目前地层压力、含气饱和度及储量丰度分布特征,总结出剩余气三种分布模式,提出了调层、侧钻等挖潜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苏S区块北部剩余气富集区4个,落实地质储量7.3亿方,增加可动用层437m/101口井;可部署侧钻水平井5口、侧钻井8口、调层井59口。目前已实施侧钻水平井1井次、调层井13井次,措施有效率100%,初期平均单井日增产气1.6万方/天,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所建立的致密气藏河流相储层剩余气定量表征技术,可在同类型气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地质储量丰度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应用地质储量丰度来定量描述剩余的分布,避免了应用剩余油饱和度描述剩余油的片面性,从而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文51块剩余油研究中通过应用该方法,提高了剩余油挖潜措施的有效性。文51块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该方法对剩余油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23储气库是中石化"十二五"重要工程,是疆气出疆的配套工程。为了更好地编制气藏工程和注采工程方案,2011-2012年对文23气田主块的低产区文106井区开展了注气先导试验,在注气先导试验过程中,充分应用干扰试井、吸气剖面测试、剩余气饱和度测试等监测技术,求取了注气压力损耗、注气方程、地层吸气能力、压力传导速度,达到了试验目的,为下步文23储气库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相似文献   

13.
文23气田经过三十年的开发,目前已进入开发的中后期,受地层能量下降和井况恶化等因素影响,低效井、事故井逐渐增多,气田开发效果逐年变差。近两年在深化气藏地质认识和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侧钻技术挖掘气田剩余气潜力,取得了很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中原油田文10块油藏特高含水后期井况损坏严重,注采不完善,稳产基础薄弱,采出程度高,主力层水淹严重,剩余油挖潜难度大等各种矛盾,从油藏地质特征、主要开发特点、主要做法阐述了文10块油藏在特高含水后期高效开发的成功经验。在同类油藏的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前伏龙泉气田进入开发后期,而区块内小层级别的气水关系不清,单期砂体分布不明,为了充分动用剩余气,提高采收率,需要对河流相储层进行更为精细的储层构型研究。本论文以伏龙泉气田FL11区块为例,对地下曲流河储层进行了研究,摸清了砂体的大小、形态、厚度,弄清楚了各小层的气水关系,有效的指导了气田开发后期的措施方向及剩余气挖潜,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今后同类型气田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95块已经进入高采出程度高含水的开发中后期,针对该油藏层间矛盾突出,储量动用不均的状况,通过细化剩余油认识,以沙三中油藏为重点,通过立体层间精细调整来全面优化重组剩余油相对富集的二类层井网,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同时,兼顾文95块沙一下、沙二下、沙三上、沙三下油藏,采取上下连动的方式充分挖潜文95块剩余油潜力,改善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濮城南区沙二上气藏的地质概况出发,对该气藏的开发历程进行了分析,利用近一年来钻穿该气藏的50多口新井和侧钻井的电测解释成果、RFT测试成果对沙二上气藏分小层的水淹情况、压力情况进行研究,通过绘制小层水淹图、压力分布图,找出了剩余气分布规律,提出了下步挖潜的工作方向,为水淹气藏的挖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卫 1 1块沙三下1 - 3气藏是一个复杂断块砂岩气藏 ,在开发中反映出稳产期短、产量递减快、开发动态与地质认识不符等问题 ,为此开展了气藏精细描述工作 ,研究了剩余气分布状况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气藏产能递减快的原因 ,采取了井网调整、气层改造、排液采气、储集层保护、集输系统优化等一系列调整挖潜措施 ,明显改善了气藏开发效果 ,实现了气藏的持续高速开采。  相似文献   

19.
地质储量丰度在剩余油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应用地质储量丰度来定量描述剩余油的分布,避免了应用剩余油饱和度描述剩余油的片面性,从而为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文51块剩余油研究中通过应用该方法,提高了剩余油挖潜措施的有效性,文51块开发效果得到明显改善,该方法对剩余油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老井挖潜是油气藏开发中增储上产、增收节支、提高气藏采收率的重要举措,在国内外各类油气田开发中均得到广泛开展。本文介绍了文85块油藏地质状况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油藏层间物性差异大,储量动用不均衡的特点,进行了地层精细对比、沉积微相、水淹规律等一系列研究;利用研究结果,通过对新井投注、老井转注进一步完善了注采井网;通过深部调剖、转注、分注、增注等措施进行挖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形成的挖潜工艺技术对类似油藏的老井挖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