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艳 《山东化工》2014,(1):74-75
目的:初步建立蒙药材鹅绒藤质量标准,为本药材质量检验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按2010版《中国药典》附录相应测定法对蒙药材鹅绒藤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等质量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结果:蒙药材鹅绒藤的水分含量为7.21%~8.12%;总灰分平均含量为12.92%;95%乙醇浸出物含量(热浸法)为11.94%~19.11%。结论:初步建议蒙药材鹅绒藤的质量标准,含水量不得超过10.0%,总灰分不得高于15.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高于1.5%,冷浸法水溶性浸出物量不得低于19.0%,95%乙醇浸出物量不得低于11.0%。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贵州特色炮制方法麸炒柴胡饮片的质量标准。方法:对10批次麸炒柴胡饮片进行了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d的含量,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建立贵州特色炮制方法麸炒柴胡饮片水分不得过8.0%,总灰分不得过7.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浸出物不得低于22.0%,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的总含量不得少于2.0%。结论:初步建立柴胡贵州特色炮制方法麸炒柴胡饮片的质量评价,为柴胡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彩丽  平欲晖 《广州化工》2014,(23):136-137,163
测定了芒萁中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含量,为建立芒萁质量控制提供一定依据。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Ⅰ部附录IXH水分测定法中的第一法、附录IXK灰分测定法和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结果表明:芒萁含水量均不超过9.87%,总灰分均不高于3.26%,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1.54%,热浸法醇溶性浸出物量含量均不低于20.0%。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为建立芒萁质量标准提供了科学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4.
《广东化工》2021,48(3)
目的:建立水松叶质量标准。方法:观察水松叶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以水松叶对照药材建立薄层鉴别项;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浸出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的含量,ZORBAX SB-C18色谱柱,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流动相,检测波长36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性状及鉴别方法专属性好,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槲皮素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9.8%、5.7%、0.7%、21.5%、1.5 mg/g。结论:所建立方法可应用于水松叶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桑黄药材的质量标准,为其质量控制及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中药质量标准研制的要求,对桑黄药材的性状、鉴别、检查、浸出物、灰分、含量测定等项目进行研究。结果:明确了桑黄药材的性状和显微结构特征,并建立了专属的薄层鉴别方法;规定桑黄多糖含量不得低于0.40%,三萜与甾醇含量不得低于0.15%、水分不得过16.0%、总灰分不得过3.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低于1.0%、浸出物不得低于3.0%。结论:本研究制定的桑黄药材质量标准适用于该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对细圆藤多个产地的药材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初步建立细圆藤药材的质量标准。根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中药品标准研究方法对细圆藤药材进行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及重金属的检测;细圆藤药材检查项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性分、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范围与均值分别是4. 38%~6. 92%,5. 85%; 3. 37%~10. 76%,5. 62%; 0. 04%~3. 57%,0. 63%; 9. 78%~23. 02%,17. 67%。本实验初步建立了广西壮药细圆藤药材的质量标准,暂定细圆藤药材水分不高于8. 3%,总灰分不高于12. 91%,酸不溶性灰分不高于4. 28%,浸出物不低于7. 82%。  相似文献   

7.
正为阐释藏药"渣驯"来源提供依据,并为建立质量标准提供参考,对藏药"渣驯"进行物质组成研究。通过鉴别药材性状,测定26种矿物元素,分析结晶物相,测定钙的含量、有机质含量、腐植酸含量、黄腐酸含量、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实验结果显示,"渣驯"药材中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山东省市售土鳖虫质量状况。方法:收集山东省16地市市售土鳖虫样品28批,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分别对样品的性状、显微特征、薄层特征进行鉴别,对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黄曲霉毒素和浸出物进行检查,对样品进行聚类及相关性分析,对重金属污染情况就行了探索研究。结果:土鳖虫的性状及显微特征均符合药典规定;薄层色谱中,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分别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和斑点;杂质含量为0.08%~2%,水分含量为6.7%~9.4%,总灰分含量为7.7%~15.8%(合格率为96%),酸不溶性灰分含量为1.1%~9.2%(合格率为96%),28批样品中,有两批同厂家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检出率7%),浸出物含量为25.6%~37.0%,通过聚类分析,可将样品分为三类。结论:山东省市售土鳖虫总体质量较好,现行质量标准基本能满足其质量控制,极少部分样品中发现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以及黄曲霉毒素含量超标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炮制工艺优化、贮藏环境监控及质量控制和监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荔枝草饮片质量标准的提高进行研究。方法:对采集的10批荔枝草饮片进行粉末显微观察,采用《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相关方法,测定了荔枝草饮片的水分、总灰分、水溶性及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建立了薄层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荔枝草饮片显微特征明显;水分含量范围为10.0%~11.3%、总灰分含量范围为10.2%~14.9%、水溶性浸出物含量范围为13.8%~20.6%、醇溶性浸出物含量范围为6.0%~12.0%;薄层色谱方法可靠易行;高车前苷含量范围为0.19%~0.4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标准简便易行,提高了荔枝草质量标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33批红景天饮片的醇溶性浸出物进行了测定实验,制定其质量标准。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红景天药材项下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进行测定。结果:33批样品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在37.23%~71.43%之间,平均值为46.85%。结论:药典中红景天药材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2.0%,测定的红景天醇溶性浸出物质量标准可为红景天饮片质量标准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贵州省12个不同产地黄柏质量差异,为黄柏道地性的地理种源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参照现行版《中国药典》通则及一部黄柏项下质量标准对贵州省12个不同产地黄柏进行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小檗碱及黄柏碱含量的测定.结果:本实验结果显示各产地黄柏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及小檗碱含量均符合现行版《中国药典》的规定,除遵义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地耳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采用生药学常规方法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别试验,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方法,检查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结果找到了地耳草药材性状和显微鉴别特征;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强,重复性好;设定了水分、总灰分及酸不溶性灰分的限度,地耳草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5.0%。结论所建方法有助于提高地耳草质量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黔产油麻血藤Caults mucunae sempervirentis饮片质量标准。方法:对黔产油麻血藤饮片性状鉴定;横切面、粉末显微特征进行鉴定;TLC对照药材定性鉴别;参照《中国药典》测定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量;UV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TLC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斑点清晰,芦丁在8.685 6~52.113 6μg/mL区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0.013 794 4X-0.019 471 4,r2=0.999 65,10批次油麻血藤饮片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总黄酮范围分别为7.3%~9.0%,5.5%~7.3%,19.0%~22.1%,6.2%~9.2%。结论:本方法专属性强、稳定可靠,可用于贵州产油麻血藤饮片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产地的木瓜进行质量评价,为中药木瓜的品质鉴定提供依据。根据2015版药典方法测定木瓜供试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HPLC测定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所测木瓜水分含量为8. 85%~13. 14%,总灰分2. 39%~4. 92%,浸出物含量29. 25%~58. 48%,色熊果酸和齐墩果酸含量分别在0. 16%~2. 51%和0. 44%~1. 96%,均符合药典规定。虽供试药材均符合药典规定,但不同产地中药木瓜品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产地的盘龙七药材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实验依据《中国药典》,采用显微鉴别、理化鉴别、薄层鉴别对盘龙七药材进行鉴别;对其水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挥发性醚溶性浸出物进行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盘龙七药材中岩白菜素和儿茶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盘龙七药材中所含水分、浸出物、岩白菜素和儿茶素含量存在差异,为建立盘龙七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伍小艳  石伟  韩忠耀 《山东化工》2023,(20):150-153
目的:参照国家药品标准相关方法,建立大接骨丹树皮[The bark of Toricellia Angulata Oliv.var.intermedia(Harms) Hu]的质量标准,为民族药大接骨丹树皮质量控制奠定基础与试验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考察大接骨丹树皮药材中紫丁香苷定性鉴别方法,参照现行版《中国药典》(2020年版本第四部)方法,拟定6批次大接骨丹树皮药材中水分含有量、总灰分含有量、浸出物含有量,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批次大接骨丹树皮药材中紫丁香苷含量。结果:建立了大接骨丹树皮药材中紫丁香苷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方法,薄层色谱中紫丁香苷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重复性好,可用于大接骨丹树皮药材的定性鉴别与质量控制;大接骨丹树皮药材中紫丁香苷含量测定方法结果显示:紫丁香苷在0.123 5~1.235 3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值为0.999 9,紫丁香苷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33%,RSD为2.52%。6批大接骨丹树皮药材水分、总灰分、浸出物含有量分别为8.28%~10.53%,4.84%~7.16%,15.63%~22.45%。结论:建立的大接骨丹树...  相似文献   

17.
由于《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未收录炒没药的质量标准,为拓宽新版《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的收录范围,我院与亳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共同承担了修订工作,炒没药是其中一种中药饮片。实验所用药材均由亳州市药品检验所提供,经过测定发现,3个批次炒没药的水分含量在5.0%~5.3%之间,总灰分在13.0%~14.0%之间,酸不溶灰分在6.0%~7.5%之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式对人参配方颗粒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喷雾干燥、冷冻干燥、鼓风干燥和真空干燥法结合干法制粒技术制备人参配方颗粒,以国家药典委员会公示的人参配方颗粒质量标准为依据,以水分、粒度、溶化性、浸出物、重金属及有害元素、薄层色谱(TLC)、含量测定和特征图谱为评价指标,比较4种人参配方颗粒的质量差异。结果:4种人参配方颗粒的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苷Rb1含量范围分别为0.789%~0.812%、0.631%~0.664%,特征图谱均呈现8个特征峰,相似度均为1.000,水分、粒度、溶化性、浸出物和薄层鉴别均无明显差异,各检验项均符合要求。结论:不同干燥方式的人参配方颗粒质量无明显差异,可为人参配方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云南10个产地滇黄精药材的重金属含量,为制定滇黄精药材中重金属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石墨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铜(Cu)、镉(Cd)、铅(Pb)、锌(Zn)的含量。结果:1、7、8、9号样品分别有2种重金属含量偏高;3、10号样品分别有1种重金属含量偏高;6号样品有3种重金属含量偏高;其余均符合限量标准要求。结论:不同产地滇黄精的重金属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滇黄精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文对红果龙葵(Solanum alatum Moench)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并与龙葵果(Solanum nigrum L.)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直接灰化法测定水分和灰分;滴定法测定总酸;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单宁;紫外比色法测定维生素C;电位法测定有效酸度。结果:结果表明:红果龙葵果中的灰分、总酸、单宁、有效酸度等营养成分都比龙葵果高。讨论:红果龙葵的营养成分较高,龙葵的这亚种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