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鉴于目前污水处理工艺冗长、复杂,处理后的污水水质难以达到注入水质指标的情况,开展了综合物理除油加磁过滤技术污水处理现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综合物理除油加磁过滤技术对于含聚污水的除油及除悬浮物效果比较理想,在含聚浓度较低时,含聚污水可以达到"5.5.2"水质指标;磁过滤加砂滤工艺处理普通污水,悬浮物粒径中值偏大,总体出水未稳定达到"5.1.1"水质指标。  相似文献   

2.
油田含聚污水成分日趋复杂,普通污水处理工艺已不能适应水质的处理要求。通过微生物自身的生命过程——氧化、还原、合成,把含聚污水中复杂的有机物降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可达到净化含聚污水的目的。针对大庆油田某含聚污水处理站原微生物工艺存在的问题对工艺设备进行了改进,采用缓冲罐+气浮+微生物处理+固液分离+一级石英砂过滤的微生物处理工艺。采用改进后的微生物处理工艺可确保含聚污水达到"5.5.2"指标要求,实现了污水就地回注。当来水含油长期超标时,需发挥排泥、收油等辅助作用,确保水质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3.
超稠油污水除油罐排泥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排泥系统的组成一般而言 ,油田污水除油罐的排泥系统分为自然排泥和强制性排泥两种形式。所谓自然排泥是指利用污水罐自身液位的压头将罐中底部的污泥、机杂等通过设计的排泥管压出罐外输入下一道除泥工艺进行处理 ;强制性排泥是指罐内除设计了正常的排泥管外 ,又增设了冲泥管及喷嘴 ,利用在外界形成的高压液体通过喷嘴形成高压流将沉积在罐底部的污泥及机杂冲起 ,然后进入收泥管排出罐外。两种排泥形式适用不同的条件 ,对于油品物性较好的原油 ,在污水除油的工艺中采用自然排泥即可 ,且系统较为简单 ;对于油品物性相对较差的原油 ,诸如含…  相似文献   

4.
商河油田污水现行处理工艺为静止沉降除油-砂滤罐过滤,由于悬浮物颗粒较小,难以沉降,细小的颗粒与污水形成O/W型的稳定乳液体系,处理后的水质难以达到注水标准。为此探讨了商河油田的污水处理工艺,并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5.
南三站始建于1975年,1983年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目前日产污水800m3,处理后污水用于注水。目前该站采用重力式流程,由于处理工艺落后,处理设施老化等原因,处理后水质严重超标,必须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本次改造工程将污水除油旋流器进行试验应用,获得必要参数,以便推广。1.南三站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现状及污水水质情况(1)南三站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现状。原污水处理系统设计规模为2000m3/d,采用的工艺主流程:油站来污水→斜板除油罐→砂滤罐→滤后水罐→注水。主要处理设施有:300m3斜板隔油罐2具,2.5m砂滤罐4具,100m3污油罐1具,100m3回…  相似文献   

6.
1.油田采出水处理的主要工艺技术 (1)重力混凝沉降除油工艺。污水在常压除油罐中靠油、水和悬浮物密度差自然沉降,或添加混凝剂去除油及悬浮物。基本流程为:油站来水→混凝沉降罐→一次沉降罐→外输罐→外输泵外输;辅助流程有自动排泥、收油和天然气密闭系统。通过对传统重力沉降除油罐进行改造,调整排泥结构,增加反  相似文献   

7.
罐底污泥调剖工艺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油田污水处理,目前主要采用加药、除油、沉降、过滤的方法,使水质达标。污水进入除油罐、缓冲沉降罐后,油上浮进收油槽回收,水中机杂、油泥等下沉于罐底,随着处理时间的增长,罐底污泥越积越厚,采用底排污法,使部分污泥水进入干化场,过滤后将悬浮物含量在60mg/L以上的污水由污水池经提升泵送至一级沉油罐重新进行处理,这种作法使部分悬浮物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造成恶性循环,既增加处理成本,也影响水质的进一步提高,而且,遗留在干化场的污泥无处可放,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站内外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常规聚驱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复杂,出水水质达标困难,原油回收率较低,不利于节能环保。对污水含聚高、且运行效果不稳定的聚驱污水站进行试验改造,采用“气浮+生物破乳除油+固液分离工艺+一级过滤”工艺开展聚驱污水深度处理设计,通过完善配套工艺,优化设计流程,确定适应于聚驱采出水处理的设备、工艺流程及操作参数,最终实现提高污水处理水质及原油回收率的目的,为今后聚驱污水深度处理站改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庆油田第五采油厂杏四联合站应用"节点管理法"改善水质效果的试验,从油系统的原水控制,到水系统的沉降段加药、收油、排泥、清淤,过滤段的反冲洗、滤罐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节点分析,确定了影响污水处理效果的16个关键管理节点.各站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本站的污水处理管理节点,全厂污水水质得到全面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回注水处理的常规流程是"三段法",即缓冲调节→沉降分离除油→压力过滤。随着采出水成分日趋复杂和地层的复杂多变,现有采出水处理技术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按照油品性质简要分析辽河油田回注污水处理现状和存在问题,围绕回注污水低成本处理与含聚污水达标处理,列举了近年来辽河油田回注污水处理中应用的新技术,主要包括悬浮污泥污水处理技术、不加药污水处理技术和含聚污水微生物处理技术。新技术的应用使污水达标率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成本与浮渣油泥产生量大幅降低,为今后污水系统升级改造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污水处理从沉降到过滤,从反冲洗到污水回收,从清洗到排泥,以及加药、收油,其工艺流程、设备选用复杂多样.能否根据实际水量水质情况确定最佳工艺设备组合是保证污水处理质量的关键。文中结合某站污水处理情况,对压力流程和重力流程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进而阐述压力流程在聚驱污水处理中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胜利油田胜二区坨四污水站水质含油严重超标的现状,开展了优化工艺流程、优选除油药剂的实验研究。采用三相分离器油水分输工艺实施分输流程避免了管道内油相与水相的再次混合乳化和罐体内油水分离过程的反向运动,其效果相当于增加污水沉降罐,延长了污水沉降时间。在优选除油药剂现场试验中,在二次除油罐之前加入反相破乳剂与聚铝的复配产品(投加浓度10 mg/L),一次除油罐出口污水平均含油量为166.5 mg/L,外输污水平均含油量降至20.25 mg/L,表明现场试验所用反相破乳剂对坨四污水所含乳化油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自然沉降除油试验、温度比对试验、调整混凝剂投加位置等手段,研究了哈拉哈塘油田哈六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除油效果较低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哈六联合站污水处理系统中压力除油器体积较小,混凝剂反应后污水中絮凝物沉降时间不足是造成污水含油超标的主要原因,通过将加药点调整至污水沉降罐前,利用污水沉降罐体积大、沉降时间较长的特点,有效解决了联合站污水除油效果差的问题,使污水水质有了很大改善,提高了污水回用率。  相似文献   

14.
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含油污水处理回注工艺一般采用三段处理工艺,由于对缓冲阶段没有处理指标的要求,造成缓冲设备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存在排油设施不完善、排泥设施不合理等问题.为保证污水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采取了如下工艺改进措施:适当加大调节罐容积,优化进水口,连续且及时地排油,多点集水与出水,水力冲泥排泥.经上述改进的2 000 m3调节水罐建成投产两年多来,脱水系统来污水水量和水质波动均在20%以上,含油量为2 000~5 000 mg/L,悬浮物含量在1 000 mg/L左右,经调节水罐缓冲分离后,出水调节水罐除油效率为97%,除悬浮物效率为60%.  相似文献   

15.
方法 通过室内分析及现场试验 ,论述了曙一区超稠油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改进建议。目的 探索一种适合于该区超稠油污水处理的方法。结果 良宏净水剂、水溶性破乳剂 聚铝 B2 复配 ,对曙一区超稠油污水处理效果较好 ;增加 2级除油罐后 ,隔油池出水质量明显变好。结论 要使曙一区超稠油污水达到国家规定的工业污水排放标准 ,还须解决下排油泥、水温、浮选器的效率、砂滤罐滤料充填方式等对污水处理的影响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确定萨北油田污水站排泥工艺的运行参数,选择北十三聚合物污水站、北五污水站为典型站,分别开展静压穿孔管排泥工艺和泵吸式排泥工艺现场试验。静压穿孔管排泥工艺是快速有效的排泥方式,其最佳运行参数为:不启动冲洗管,双管同时排泥,单次排泥时间为5min。泵吸式排泥工艺可以降低罐底污泥的堆积高度,停罐运行可以减小排泥对水质的影响,其最佳运行参数为:停罐排泥,2~3天后水质恢复正常运行,冲洗10 min、排泥时间在60 min以内时,悬浮物去除率能够达到80%。  相似文献   

17.
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坨四污水站近年来因水性改变,来水含聚,造成工艺不适应,从而引起注水压力上升,吸水指数下降.根据室内实验与现场装置试验,选用重力除油沉降+浮选+过滤的水处理工艺,并筛选出净化剂、缓释剂、杀菌剂的加药量和加药点.设计规模为一期工程40 000 m3/d、二期工程50 000 m3/d.胜利采油厂坨四污水站改造工程投产后运行平稳,水质达标:外输水含油量≤20 mg/L、悬浮物含量≤7 mg/L、粒径中值≤3.5 mg/L,避免了因水质不合格而产生地层堵塞、注水压力上升等问题,缓解了部分重点单元存在的注采矛盾,增强了油田稳产基础,减缓了老井递减.  相似文献   

18.
沉降罐是污水处理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工艺设备,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污水中的重质颗粒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罐底,形成罐底泥层,如不能及时排出,将会随水流进入后续处理设备,影响设备运行。目前油田应用的排泥工艺种类繁多,但排泥设备运转周期完全依靠经验决定,排泥无规律性、效率低。本试验项目针对沉降罐的三种排泥方式,制作小型沉降试验装置,内部可分别安装三种可拆卸式排泥工艺,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排泥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服务面积和污泥流动性。泵吸式排泥影响出水水质时间为3天,静压穿孔式排泥影响出水水质时间为1天,负压排泥影响水质时间为1~2天。  相似文献   

19.
随着聚合物驱技术在海上油田的逐步应用,聚合物驱采油污水(简称含聚污水)的处理成了油田污水处理的难点及热点。结合陆地油田含聚污水处理方法,采用"除油留聚"的研究思路对渤海湾某油田含聚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证明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对两种不同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了应用效果对比。采用两次沉降除油、两级浓度过滤的含油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对污水含油量变化适应性强,水质易于保证,能够满足油田注水水质要求’其缺点是除油罐体积大,一般都在30m^3以上,而且至少要两座,占地面积大。而小型高效除油设施体积小,占地面积少,但要求污水含油量在平稳状态下运行,处理后的水质容易超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