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发了主要用于检测柴油润滑性的高频往复式试验机(HFRR)。使用不同润滑性柴油开展了试验机使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研制试验机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对不同润滑性油品区分性好,与进口试验机有较好的比对结果。  相似文献   

2.
减少燃料油硫含量是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量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柴油硫含量已经降低到50μg/g以下。随着柴油硫含量的降低,其润滑性也变差。低硫柴油增大了发动机磨损,甚至使发动机发生失效。分析了解决低硫柴油润滑性的途径,重点介绍了利用三种类型添加剂对柴油润滑性影响的实验过程和分析结果,指出加入添加剂是提高柴油润滑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鉴于我国现行评定柴油润滑性的试验方法中对于试验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要求过于宽泛,造成质检部门对于质量指标难以把控。根据日常检验过程中累积的测定经验,依据《SH/T 0765—2005柴油润滑性评定法(高频往复试验机)法》对柴油润滑性试验中涉及到的柴油保存时间、试验样品温度、试验样品添加方式及试验地点海拔高度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得到一些结果,可供检测评定工作参考和专家论证,出台有关规范性操作指南,将提高检测准确度和质检管理部门对于该项指标的技术把控和监督。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低硫柴油中加入的流动改进剂、十六烷值改进剂、柴油清净剂、润滑性改进剂等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十六烷值改进剂会降低润滑性改进剂的添加效果,清净剂对柴油润滑性改进剂具有协同作用,流动性改进剂对柴油的润滑性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用高频往复试验机考察了汽油、喷气燃料、大豆油和生物柴油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汽油对柴油的润滑性影响不大,喷气燃料会使柴油的润滑性下降,而大豆油和生物柴油会明显改善柴油的润滑性。  相似文献   

6.
90年代,由于欧美对环境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中的多环芳烃和其他抗磨杂质的含量随之下降,柴油的润滑性能变得越来越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在柴油中加入柴油润滑剂来提高柴油的润滑性能。在磨损四球机上建立的柴油润滑性能试验方法,对不同级别的柴油及柴油润滑剂具有较好的区分性和重复性,与HFRR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对应性,并对柴油润滑性试验方法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提高柴油润滑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影响柴油润滑性的组分,阐述了柴油润滑性差的原因和油泵磨损的机理以及提高柴油润滑性的方法。柴油中含氧、含酸极性杂环化合物是保证柴油润滑性能的关键组分,酯类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抗磨润滑剂。  相似文献   

8.
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法(SH/T 0765#-2005)对不同来源的市售成品柴油的润滑性进行评价,比较储存前后润滑性的变化。考察了硫含量、多环芳烃含量、酸度和碱性氮化物类型对柴油储存前后润滑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柴油储存前后润滑性变化情况不同,凝点低的柴油储存后润滑性变差的几率较大;低硫含量、低芳烃含量的柴油储存前后润滑性差异较大;储存后柴油的酸度增大、缺氢数小的碱性氮化物含量增多是导致柴油润滑性变好的原因;脱除胶质后的柴油润滑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提高低硫柴油润滑性能的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减少燃料油硫含量是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量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柴油硫含量已经降低到50μg/g以下。随着柴油含量的降低,其润滑性也变差。低硫柴油增大了发动机磨损,甚至使发动机机发生失效。分析了解决低硫柴油润滑性的途径,重点介绍了利用三种类型添加剂对柴油润滑性影响的实验过程和分析结果,指出加入添加剂是提高柴油润滑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SRV试验机评价了汽油,汽油机油和航空液压油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汽油对柴油的润滑性影响不大,汽油机油可以明显改善柴油的润滑性,而航空液压油会降低柴油的润滑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环保的要求,必须使用高清洁度的低硫柴油。但低硫柴油的润滑性差.会导致柴油发动机喷射系统过度磨损,柴油的润滑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介绍了几种评价柴油润滑性能的方法,并建议建立适合我国的柴油润滑性能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综述了车用柴油润滑性机理、润滑性改进剂作用机理及种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类型润滑性改进剂的技术优势与弊端,指出未来国V车用柴油润滑性改进剂的发展趋势是开发低成本环保型酯类润滑性改进剂及生物柴油等。  相似文献   

13.
针对京标V0#车用柴油润滑性能波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柴油馏程、密度偏低、柴油含水以及抗磨剂疑似变质,是其润滑性能波动的主要原因。指出物质组成是决定柴油润滑性能的内因,抗磨剂只起辅助作用。酸性抗磨剂过量使用,不但不能有效改善车用柴油润滑性,反而引发车用柴油酸度超标。  相似文献   

14.
柴油组分对柴油润滑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目前通行的柴油润滑性评价方法,并进行了比较;阐述了柴油组分对其润滑性的影响、油泵磨损及柴油抗磨机理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柴油润滑性改进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由于欧美对环境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中的多环芳烃和其它抗磨杂质的含量随着下降,柴油的润滑性能变得越来越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在柴油中加入柴油润滑剂来提高柴油的润滑性能。在磨损四球机上建立的柴油润滑性能试验方法,对不同级别的柴油及柴油润滑剂具有较好的区分性和重复性,与HFRR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对应性。本文对柴油润滑性试验方法做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环保法的日趋严格,柴油中硫含量不断降低,柴油的润滑性能变差。评价柴油润滑性能的方法和发展高效抗磨剂变得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柴油润滑性能的影响因素、评价方法的发展现状以及柴油抗磨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市售车用柴油的重要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柴油燃料规格标准对柴油润滑性的要求、国内外柴油润滑性实验室评价试验方法和模拟台架试验的发展情况及提高超低硫柴油润滑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文中通过测定不同工艺生产的柴油的润滑性和烃类组成,分析了烃类组成、添加剂、硫含量与润滑性的关系,以及各馏出口、精制半成品柴油的润滑性分布状况,为生产高润滑性的柴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柴油润滑性的影响因素考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加氢裂化柴油为空白原料,考察了不同芳烃、硫化物、氮化物和含氧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微量的环烷酸和含氮化合物能有效地改善柴油润滑性,而单环、双环芳烃和硫化物对柴油润滑性的改善效果不明显;不同的化合物混合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20.
采用蒸馏法和色谱柱分离法分别对柴油按照组分和极性进行分离,并对不同馏分段柴油和极性柴油进行了润滑性能考察。通过SEM扫描电镜对进行润滑性能的磨痕形貌进行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柴油馏出温度的逐渐升高和柴油极性的增大,柴油组分的润滑性能越好。柴油的润滑性能与氮含量和多环芳烃之间有较好相关性,柴油的润滑性关键取决于其中的极性有机物及其数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