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9 毫秒
1.
曹杰  阎军  章静 《重型机械》2003,(5):24-27
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Autoforge,对螺纹钢三切分轧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定量分析了切分后轧件尺寸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预切分道次对轧件的尺寸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矩形坯料的宽度与厚度是影响切分后轧件尺寸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三切分棒材轧制活套高度差与预切分轧件偏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伟  王玉峰 《轧钢》2002,19(5):9-10
分析了三线切分稳定生产的关键是保证切分后轧件尺寸的均匀性。在生产中由于预切分轧件偏移或切分入口导卫安装不当极易造成生产事故。结合切分后轧件三线活套高度差,给出了预切分轧件的偏移量与三线活套高度差的关系,并在生产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3.
姜振峰  柴鸿魁  栾永正 《轧钢》2006,23(4):20-22
切分轧制中预切分和切分孔型形状特殊,轧件断面需准确控制,为精确预报轧件断面尺寸,基于刚塑性材料的马尔柯夫变分原理,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对切分孔型内金属的流动进行分析,认为切分孔型内金属质点大致沿中立面向两边进行移动,形成轧件的强迫宽展。在孔型中立面处,不均匀变形剧烈,位置为:Bp≈0.4~0.48B。  相似文献   

4.
用三维大变形热力耦合有限元法模拟了螺纹钢二切分轧件的变形情况 (K6~K3) ,分析了切分轧制轧件断面上存在的不均匀变形及其分布 ,同时分析了各道次的宽展 ,指出螺纹钢切分轧制宽展控制的重要性。调整来料的尺寸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K6、K5孔轧件的宽展 ,获得形状规整的弧边方轧件 ;K4、K3孔不易充满 ,其孔型的设计应有利于轧件的宽展。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大变形弹塑性分析的稳定性,采用随材料变形的拉格朗日物质形函数分析了整个切分轧制过程。在整个变形过程中,物质核函数的影响域包含相同的节点数,通过坐标转换方法满足本质边界条件。求解了切分轧制极端变形过程,研究了不同切分楔夹角和轧件宽度对切分后轧件弯曲度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切分轧制的实验研究:预切分孔中金属的变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红梅  胡林 《轧钢》1998,(1):27-30
针对辊切法中斜配孔型轧制进行了一定的实验研究,较详细地介绍了切分孔型设计、斜配角度、坯料选择、切分轧制时的金属变形和切分轧件质量及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7.
匡祖国 《轧钢》2005,22(2):66-68
针对安钢260机组小规格棒材实施两线切分轧制后,两线轧件在冷床上头部不易对齐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其产生原因是切分后的2根轧件存在尺寸差,为此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和调整办法。改进后,定尺率、成材率均提高0.5%以上。  相似文献   

8.
60mm方坯三线切分轧制工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祖泉  陈信令 《轧钢》1991,(1):35-37
切分轧制是利用切分楔刀的辊切作用,将轧件轧成并列的两根或两根以上单根轧件的一种新的轧制方法。本文针对Φ650轧机切分三线60mm方坯做模拟实验,以确定正确的工艺参数。模拟实验是在东北工学院轧钢实验室Φ130轧机上用自行设计的孔型轧制,模拟比为1:5的工业纯铅试件进行切分轧制的。所用实验轧机的主要技  相似文献   

9.
石志军 《轧钢》2015,32(4):62-65
针对步进式冷床在切分轧制小规格带肋钢筋时出现的问题,如:裙板辊道上出现追尾、乱钢现象;轧件在齿槽内翻转、缠绕、无法矫直;齿条齿形、齿距不适合切分生产;轧件在冷床本体上挠度大,出现波浪弯;对齐辊道难对齐;冷床输出装置故障多等,对其进行了原因分析,并对冷床输入辊道、矫直板、齿条、对齐辊道等提出了相应设计改进措施,满足了生产工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姜振峰 《轧钢》2005,22(1):53-56
对圆钢切分轧制高精度控制进行了探索 ,得出入口导卫采用双排导辊结构 ,对孔型采用与轧件等圆弧进行设计 ,扭转导卫采用扭转体结构 ,扭转角误差为± 0 5° ,切分导卫采用悬臂式结构 ,切分轮顶角设计为 95° ,调整间隙为 0 15~ 0 30mm时 ,能较好地满足圆钢切分轧制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1.
这种切分刀,结构简单、重量轻、不用特殊动力,靠轧件出辊时的推力切分。切分后,经若干道次轧制出成品。成品规格为Φ6~20mm圆钢及螺纹钢、线材等。切分刀的布置如图1所示。切分刀结构及外形尺寸见图2。  相似文献   

12.
板坯轧制H型钢粗轧异型坯过程的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板坯切分法轧制H型钢异型坯进行了有限元模拟。详细介绍了轧制规程、模拟基本参数、有限元模型建立、网格划分。在模拟过程中应用质量放缩、沙漏控制技术,得到了各道次轧件变形结果及轧制力曲线。对轧件的变形和变形区应力、应变场进行深入分析,为轧制大规格H型钢的显式动力学有限元模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战英 《轧钢》1996,(5):20-23
介绍了在角钢轧制中,开口切分孔型的优点和构成,并对开口及闭口切分孔进行了受力 分析比较。通过轧制7角钢的实践,得出采用开口切分孔轧制角钢不仅使轧件平直,而且可提高单 槽轧出量5%,且减轻了主电机负荷。  相似文献   

14.
赵松筠  赵静 《轧钢》2006,23(5):48-51
在进行带肋钢筋切分轧制时,孔型设计中存在形状选择、尺寸计算等难点,为此编制了一套切分轧制带肋钢筋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系统。分析了二切分带肋钢筋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系统的特点及双斜哑铃孔的优越性,并介绍了其轧件面积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四线切分轧制常见工艺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忠峰 《轧钢》2010,27(1):63-65
针对Φ12mm热轧带肋钢筋四线切分生产工艺开发以来遇到的切分道次顶出口、成品道次顶出口、各线轧件尺寸不一致的问题,分析了其形成原因,提出了改进轧辊材质、提高轧辊加工精度、提高导卫安装精度等技术措施,实现了四线切分轧制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6.
吴耀华 《轧钢》2003,20(6):64-64
针对用三切分工艺生产带肋钢筋时,因预切分轧件头部左右弯曲引起轧制故障的问题,选用了新导卫装置。简要介绍了其装置结构及安装注意事项。使用新导卫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黄桂文 《轧钢》2011,28(2):71-72
针对棒材切分轧制中平转立切分活套器和出口导管易发生堵钢事故以及导管寿命短的问题,福建三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棒材厂通过改进,使双线轧件的平转立扭转在全长为3030mm的活套架内缓缓完成,减少了轧件拐弯和上爬的角度,并将双线出口喇叭导管由原带喇叭口的、长850mm的扭转圆导管改成长650mm的方锥喇叭方管,不仅减少了活套器内的堵钢事故,还延长了出口喇叭导管寿命。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新的螺旋钢二切分孔型系统。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计算了两种不同孔型系统轧件的变形与轧制压力,分析表明,改进的孔型系统较原孔型系统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愈来愈广泛地采用切分轧制型材。采用这种轧制法,以后在冷态沿轧件长度方向,将其分开,在精轧道次辗平纵向沟并充满金属,以形成削弱断面。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三辊行星轧机的结构原理、轧制机理及其运动情况,在对三辊行星轧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制造了一种新型三辊旋轧试验机。对试验轧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偏转角α、倾斜角β及轧件的出口直径等参数做了详细设计,可以设定不同的偏斜角和倾斜角进行试验,轧制出不同出口直径的轧件,可以对铝、镁、铅、锡合金及其他材料进行试验。对三辊旋轧披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