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赵刚  张皎  李长宇 《电网技术》2008,32(3):66-69
论述了应用于500 kV川渝输电系统的静止无功补偿器的控制调节策略,对川渝电网500 kV人工单相瞬时接地短路试验中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动态响应行为进行了描述,通过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网大扰动试验验证了静止无功补偿器对稳定川渝500 kV系统电压、阻尼潮流断面有功功率振荡、提高川渝电网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等实际作用。  相似文献   

2.
方琼  盛义发 《机电元件》2013,(1):35-38,55
随着我国电网向大机组、大电网、高电压和远距离输电发展,电力系统的稳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为改善系统电压稳定和故障后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将两种动态补偿装置--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以实时动态方式向系统提供无功补偿。利用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补偿系统仿真模型,验证了SVC、STATCOM对维持电力系统稳定性的作用,并对两者进行了比较,指出STATCOM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大型发电机组调差单元提供的无功调差可以补偿升压变压器电抗,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发电机无功调差功能是励磁调节发电机无功出力的重要参数,尤其是对扩大单元接线的多台发电机运行,尤为重要。依据相关电力行业标准,提出了发电机组在各种并列运行方式下调差系数的整定原则和实用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4.
针对电力系统装置间相互协调运行的问题,对配有电力系统稳定器(PSS)的励磁系统发电机与装有静止无功补偿器(SVC)联合运行的发电厂厂用电系统,分别建立了PSS、SVC和带励磁系统的发电机数学模型并将其离散化,深入研究了PSS与SVC在厂用电系统近距离联合运行中的交互影响问题及提高SVC和PSS运行稳定性的方法。指出了在两者同时运行的情况下SVC控制器的设计需要考虑PSS放大倍数的影响,对SVC的比例、积分系数的改进设计的动态特性仿真表明,可以提高厂用电系统中SVC和PSS联合运行的稳定性。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对离散分析的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着重研究了含500kV交流长线路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了一系列提高500kV线路输电能力的措施。详细模拟了传输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采用不同措施时系统的稳定情况。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增加交流通道的回路数、增加中间开关站可改善网络结构,提高系统稳定性。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动态性能与其安装地点有关,单独使用效果不明显。采用串联补偿器或静止无功补偿器与串联补偿器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扩大线路输送容量。  相似文献   

6.
综合措施提高远距离大容量交流输电系统稳定性水平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对高电压,远距离、大容量、跨区间交流输电系统的暂态稳定、动态稳定性问题,提出了强行励磁控制、电力系统稳定我功补偿器、提出了强行励磁控制,电力系统稳定器,静止无功补偿器,中联补偿、快速切除故障及它们协调作用等多种措施,并以2000年华东系统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阳城送电江苏输电系统所存在的突出的暂态稳定、动态稳定发实有铲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着重研究了含500 kV交流长线路的电力系统稳定性,提出了一系列提高500 kV线路输电能力的措施.详细模拟了传输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采用不同措施时系统的稳定情况.仿真计算的结果表明:增加交流通道的回路数、增加中间开关站可改善网络结构,提高系统稳定性.静止无功补偿器的动态性能与其安装地点有关,单独使用效果不明显.采用串联补偿器或静止无功补偿器与串联补偿器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扩大线路输送容量.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有效调节功率且改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大规模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动态模型。采用基于功率变化率的改进型扰动观察最大功率跟踪算法和定有功及无功双环解耦策略对光伏系统进行控制。通过静止同步补偿器,快速补偿系统无功功率,维持并网点电压稳定。对包含大规模光伏电站的电力系统进行仿真计算,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及其对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针对逆变站消耗的无功功率与电压稳定之间的矛盾,采用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对直流逆变站进行无功补偿,从而在改善系统的稳定性的同时,使逆变侧电压更具稳定性。通过建立含有直流功率调制和静止无功补偿器的系统状态方程,并运用非线性系统理论以及变结构控制理论,设计出了直流与静止无功补偿器的非线性协调控制规律。最后对系统进行仿真,其结果表明该控制规律能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并能进一步改善交流系统的电压,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开发与利用的大力支持,各风电基地风电装机容量不断增加。但是风电基地均处于电网末端,末端电网与主网联系较弱,短路电流水平较低,抗扰动能力低。目前风电场升压站引入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可以有效缓解电网电压波动,提高末端电网稳定性。但是动态无功补偿设备配置及参数设置不合理可能进一步恶化系统稳定性,甚至引发系统低频振荡问题。因此分析动态无功设备动态调节特性及各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影响,以新疆某地区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电厂引发低频振荡为例,重现了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参数设置不合理引发低频振荡现象。分析结果表明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参数对电力系统动态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电压控制方式及相关参数设置不合理可能诱发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对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提出了相关建议和措施,有效指导了相关参数设置,对风电场动态无功补偿设备运行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考虑风电接入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含风电场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提出了通过潮流计算得到风电场的无功补偿容量,利用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对整个电网进行无功优化的新方法。建立了风电机组的稳态模型,介绍了风电场在电力系统潮流计算中的处理方法。通过潮流计算得到风电场的无功补偿容量,建立以有功网损最小和电压水平最好的多目标无功优化模型,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采用非线性原对偶内点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求解。通过烟台电网的实际计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风电大规模并网对电网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结合河北省南部电网风电场实际运行数据,从波动性、随机性、相关性和互补性等方面分析河北南部地区风电出力特性,比较内陆风风电场与海风风电场的功率特性,为电网大规模接入风电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风电由于其固有的不同于常规发电的特点,给常规电力系统的规划带来挑战,使得电力系统的规划更加复杂。详细分析了风电对传统电力系统规划的影响、出现的新问题以及一些可能的解决办法,对含风电电力系统的规划提供了一些建议并展望了以后的研究,为新时期含风电电力系统的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及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状况,分析了采用自关断开关器件的PWM调制,将直流电逆变为交流电,并通过控制相角进行无功功率补偿和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张海坤 《陕西电力》2006,34(3):81-83
简要探讨了农配网影响功率因数的主要因素和无功功率增大的不良影响,提高自然功率因数的措施,无功补偿的作用、注意问题以及无功补偿的几种实用方法;同时,介绍了电力电容器作为无功补偿的主要设备在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Acrel-3000电力监控软件和ACR220EK网络电力仪表,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分散式采集和集中控制管理原理的配电自动化系统。系统实现了微机在配电室中无人管理的功能,省去了值班人员现场操作断路器的烦琐,提高了供电质量和管理水平,具有简明实用、投资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的补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滕云  赵学强 《华东电力》2002,30(12):61-63
从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电压、线损、谐波及直流输电等方面叙述了无功功率的重要性 ,指出实现无功功率在额定电压下的平衡是保证电压质量的基本条件。从而说明了无功功率的重要性及无功功率控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一种更接近实际燃—蒸联合动力循环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其功率效率特性,所得结论对燃—蒸联合循环的设计和运行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电网的发展,电力系统在高一级电压网络尚未满足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情况下,为了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获取最大网络传输功率,以及满足用户对用电的要求,形成了高低压电磁环网。通过分析冀北电网的具体结构和电磁环网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唐山、承德、秦皇岛(简称“唐承秦”)地区的分区供电方案。“唐承秦”地区存在较多的500/220 kV电磁环网结构,加之地区负荷较重,考虑到安全供电,“唐承秦”地区有必要实行分区供电运行。结合冀北地区500 kV和220 kV发输变电工程的建设项目,将唐山电网分为5个220 kV供电区域的分区供电方案。通过计算和分析电网的电力平衡关系、短路电流、可靠性并进行稳定校核,证明分区供电方案的可行性,以期为冀北电网及其他地区分区供电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张辉 《华中电力》2008,21(1):11-13
低压配电系统中.居民用户普遍采用单相供电,即从配变低压侧引出相线和零线对用户进行供电的方式。由于单相供电网络中一个地理节点包含两个电气节点,而且支路中包含相线和零线,即单相供电是以零线为电流返回通路,因此单相供电网络不宜采用对称系统的潮流计算方法。针对该问题,以地理节点为处理单元,建立了单相供电网络模型。该模型包括支路模型和地理节点注入电流计算模型两部分,支路模型计及了相线和零线之间的互感,地理节点注入电流计算模型计及了零线重复接地。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前推回代算法。采用的模型和方法直接对地理节点进行处理,而不用考虑地理节点中电气节点的细节,不用重新编号。最后,以一个11地理节点的测试系统为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以及潮流算法的快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